朋友圈早已过时,正在被微信账号重新定义。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我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生活片段和想法,欢迎大家关注。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了解的,也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会挑选一些精彩的放到文章里。”
这篇帖子收到了很多新的点赞和评论,还有人给他私信询问如何找到这个公众号。
朋友将此动态转发至朋友圈,并配文:“欢迎关注我们的个人账号!”
标题下,不少朋友纷纷表示支持,并开玩笑说自己也应该有一个个人账号。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我的朋友身上。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开设了自己的微信账户。
这些个人账户通常以低调的方式运营,通常只有少数朋友可见。但从他们发布的内容来看,不少人已经开始在账号上实现自我表达、情感交流和社会价值探索。
所谓微信账号,就是我们在微信上拥有一个账号,一般用于维护私人生活、工作中沟通、记录生活细节等。与微信ID相比,账号往往只有亲密的朋友和家人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热衷于玩微信呢?这些小号有哪些新的演奏方式?
朋友圈早已过时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是朋友圈的活跃分子。他每周至少发布五六次新内容。
她会分享读书笔记、旅行照片、健身运动……偶尔也会在朋友圈发自拍照。
虽然她的帖子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和评论,但我从来不觉得它很有趣。
因为对我来说,这些只是她生命中无数支离破碎的状态之一。当我想了解她的时候,再回去浏览她的朋友圈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些朋友圈更像是生活的任务记录,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引起我的共鸣。
我的其他朋友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我们曾经一起讨论过这个话题:为什么我们的朋友圈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无一例外,大家都认为朋友圈越来越无聊、虚无。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微信账号。
与微信朋友圈庞大而复杂的信息流相比,微信公众号中的信息量要小得多,而且大多是由亲戚、朋友和非常关心自己的人组成的粉丝群体。
在这个小圈子里发布的内容不仅具有较高的品质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发布者当前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态度。
比如,我的一个同学开了一个阅读账号,她经常会在上面分享她最近读过什么书,这本书给了她什么启发,以及她对书中某一点的独特理解。
虽然她的很多朋友也读书,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印象,但这些印象大多是结构松散的流水账。只是对学妹小红书的印象更加有营养和深入。
既然是自己的专属账号,学妹就会更有动力更认真地写作——她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我在一张大纸上写读书笔记,我就很容易变得懒惰。”
除了读书笔记,女学生还在小红书上分享健身、吃喝玩乐等内容。她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每一次更新中都可见一斑。
当别人问她为什么要开小阅览室时,她说:“因为在大阅览室里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事实上,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无压力的空间来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微信公众号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通过创造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我们可以放松身心,做最真实的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挖掘社会价值的新途径
如果说朋友圈过时的本质原因是其信息流过于粗俗、庸俗,那么微信公众号则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自由地构建一个只对自己友好的社交环境,还能发现更多隐藏在朋友圈背后的宝藏——自我价值。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开了一个黄色小车号,叫“疯狂公园”。
在这个公众号中,他主要分享自己的骑行游记、户外活动攻略以及一些关于旅行的独特见解。
尽管现在城市自行车受到很多争议,但民间仍然存在广泛的热情。他的文章总能吸引大批热爱骑行的网友互动留言。
根据他公布的数据,这个小黄车账号目前拥有近10万粉丝。虽然它的阅读量不高,但在自媒体圈子里已经是平均水平以上了。
对于他来说,这个小黄车账号不仅是一个可以带来利润的职业身份,也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媒介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一个普通工程师做大多数人做的事情,但在小黄车账号里,我可以成为另一个人。”
微信账号除了拥有独特的个人IP之外,还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情感宣泄口。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开了一个色情汽车账号,名叫“妇女之家”。在那里,她可以自由地倾诉自己作为一名全职母亲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的痛苦——这种倾诉对女性来说往往很难做到。
尽管很多人抱怨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没有人愿意真正倾听这些烦恼背后的故事。
《女人之家》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不同身份的女性对生活的真实抱怨和应对方式。每期都传达出许多真诚而深刻的信息。
虽然这个账号的浏览量不高,但却给我的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你经常可以在她的评论区看到这样的留言:“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斗争!”
当然,也有人选择使用微信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愿望。
#图文夏季收藏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