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出品
作者 |潘媛媛
编辑|杨进
运营编辑|王益清
想要瓜分美团份额的抖音,在今年一季度似乎陷入了停滞。 4月16日,抖音发布消息称,今年一季度抖音预核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没有进一步抢占美团的市场份额,离全年6000亿元的目标还很远。差距很大。
今年以来,三个月内美团经历了三次极其频繁的结构调整。与此同时,抖音内部也变得更加激进。一线销售岗位的薪资结构由绩效制调整为提成制,提成为核销后销售额的千分之一、千分之三,并对销售予以支持通过更多业务扩张的业绩。有销售人员表示,2022年,美团核销100万元就可以佣金,但在抖音目前的架构下,最高佣金只有3000元。这也被不少BD视为变相降薪。
去年年底,抖音集团商业化负责人朴燕子兼任生活服务业务负责人。随后,4月份,他对生活服务部门进行了重组,进一步提高销售团队的走访效率。据透露,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GMV将达770亿元。据“抖音生活”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同比增长256%。以此计算,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MV将接近2000亿元,接近美团的三分之一。
感受到威胁,美团在2023年已经开始大手笔补贴局面。2023年第三季度,美团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69亿元,同比增长55.3%。一位抖音服务商向搜狐科技透露,美团的补贴大部分用于扶持榜单上的商户。获得美团补贴后,部分商家单包价格比抖音直播便宜50元。
经过两年多的布局,抖音已在本地生活战场站稳脚跟,并迅速扩张。从本土围攻,到与美团的全面攻防战,抖音的本土生活已经进入深水区。
抖音与美团的攻守战
今年1月,美团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发了一封4200多字的内部信,评价2023年将是美团“跌宕起伏”的一年。他直言,“货架+低价”将是未来店内业务的核心定位,也是一切工作的指南。据悉,美团此前佣金与广告收入增速差距约为5%,但2023年抖音发起大规模攻势抢夺美团广告费,佣金与广告收入增速差距达18%。
2023年10月左右,美团感受到抖音的威胁后,开始向商家提供大量补贴。
自去年4月喊出“抖音有,美团也必须有”的口号后,美团直播已成家常便饭。每周五,都会评选平台优质商家齐聚美团官方直播间。 ,平台和商家各补贴一半。某自助餐商家在其公众号上的抖音直播价格为每人259元,比店里便宜了10元。一小时直播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美团提供补贴后,将套餐价格下调至209元/人。美团套餐上线后,抖音套餐销量大幅下滑。
一位商家告诉搜狐科技,目前美团支持的商家在名单上,约占美团商家总数的30%左右。该商家透露,人们会认为,如果收到美团的补贴,就无法在抖音上直播了。但他认为选择平台的逻辑很简单。他会选择目前能够提供最大利益的人。 “我们不会长期被平台束缚,大家都是利益驱动的。”
面对美团的低价策略,抖音并未直接回应。抖音目前的补贴是常态化补货,即根据商户月交易额达到一定数量,给予1%至3%的补贴。去年10月,抖音生活服务宣布明年计划投资5亿元,帮助商家匹配探店员。
两年前,抖音BD牵头,让菜菜说服一家湘菜馆做直播。当时商家的态度是冷漠的。作为服务商,没有标杆案例,也没有收入保障。唯一能让商家信服的方法就是从曝光的角度。首播后,每人70至80元的套餐,四个小时内就卖到了5万元。 “商家看到数据很高兴,但第二个月我们再次联系餐厅时,他们拒绝直播,理由是核销困难,产生新的成本,不划算。”
2022年下半年本地生活轨道步入正轨后,菜菜作为抖音官方服务商,将要求商家提供全网最便宜的套餐。 “如果价格不是最低的,就没有必要开播。”抖音通过引导消费者在抖音上进行低价团购,进入本地生活市场,形成用户对抖音餐饮团购低价的认知。
两年后,商家在抖音上的推广意识已经形成。菜菜认为,美团目前的补贴支出并不是一个长期策略,她感觉到抖音对此并不太紧张。另一家抖音官方服务商大智认为,通过低价增长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抖音不需要大量补贴。 “线下门店可以通过线上低价流量获客,除了低价套餐外,如果消费者在店内购买其他服务,对商家来说也是一种收获,关键是转移订单、增加订单。”
截至2023年6月,抖音到店商家与美团的重叠度约为87%。大智作为抖音官方服务商,对接了家居建材领域的商家。在他看来,抖音的本地生活轨迹可以成为线下门店获客的工具。对于商家来说,基于线下门店引流的逻辑,线下门店正常客流基础不变,通过抖音营销吸引新客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增量市场。
他指出,抖音本地生活目前是围绕POI的热度来运营的。 POI 相当于网上商店。店播、短视频运营、人才矩阵的建立,包括榜单运营,都是为了提高POI的收视率。在他看来,抖音以内容驱动,通过网红和流量打造爆款;而美团做搜索竞价排名和榜单,好评是核心。
商家的选择
美团直播和抖音直播本质上有很大不同。菜菜提到,对于美团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单品解释清楚,因为美团没有推送机制。抖音的推流机制以交易密度和交易订单数作为评价维度。每分钟的交易高峰都能给直播间带来更大的流量。
直播前一周,服务商会安排铺开达人矩阵,为直播预热,等到曝光达到顶峰后再开始直播。根据经验,提前7至10天可以带来最佳的交通引流效果。抖音直播和美团的本质区别在于,内容平台的流量池巨大,在本地生活轨迹上的行动需要考虑流量最大化的可能性。
对于商家来说,抖音自营难度不断加大。有商家提到,防呆编辑工具“云剪辑”已经停止在抖音上运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涌入抖音平台,获得的流量曝光度大不如前。对于商家来说,抖音的运营成本明显高于美团。搜狐科技了解到,抖音的初期成本包括大量引擎、本地垂直广告费、星图服务费、人才机构运营费等。 。海通国际证券研报指出,美团综合佣金率为4%,抖音含内容制作成本的佣金率为10-15%。
核销率低也是抖音生活服务扩张以来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菜菜曾经在抖音酒酒店赛道做过直播。某温泉酒店5月底淡季单期销售额超300万元,但核销率不足5%。
海通国际证券研报显示,抖音整体平均核销率为20%左右,而美团核销率为40%-50%。去年抖音核销率并未大幅上升。菜菜提到,在服务商方面,他们试图说服商户给予优惠,以解决核销率低的问题。例如,如果您在期限内注销,您可以获得额外的礼物。 “但这实际上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菜菜认为,抖音官方验证我不太关心销量,因为还处于规模扩张阶段。但在抖音一线销售的薪资结构调整下,销售工资与核销挂钩较强,或将倒逼核销率上升。
在抖音和美团的争夺战中,商家被“夹在中间”。他们会遇到“二选一”的问题吗?有商家表示,除了补贴外,美团还会对营业额高的顾客提供佣金和奖励。经过综合考虑,部分商家选择停止运营抖音,只保留大众点评作为稳定的经营渠道。不过,也有商家认为,抖音目前是招商促销的重要渠道。 “以前我们主要依赖百度,现在70%以上依赖抖音。”
一些商家为了曝光度和流量,放弃了美团补贴,选择了抖音直播。太二酸菜鱼在抖音首次直播,立即被美团、大众点评下架。有商家告诉搜狐科技,台儿酸菜鱼在获得美团补贴后,仍在抖音上。
抖音外卖送餐难
抖音和美团都困在店内业务,而抖音则在到家业务举步维艰。据报道,2023年1月,抖音外卖GTV不足1亿元,2月降至5000万元左右,3月仅为1亿元左右。美团2023年第四季度的配送服务收入为219亿元。
今年年初,抖音多次传出收购饿了么的传闻。抖音和饿了么均否认了这一传闻。此前有饿了么内部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饿了么不会被出售。抖音还与达达、闪说、顺丰达成合作。抖音的外卖和零售业务都尝试过第三方配送。然而,无法降低的成本迫使两家公司都转向高客单价。由此,抖音外卖放弃了2023年GMV 1000亿元的目标。
菜菜提到,抖音外卖的标杆是开心蛋糕,因为开心蛋糕有自己的配送系统,不需要依赖第三方配送。配送端是抖音外卖最难解决的问题。此前,抖音曾尝试引入云链。简而言之,他们注册了虚拟地址,通过云链进行交付。商家在一个城市部署多个网点,以降低配送费用,但即使商家认为成本不高,也会加入。但实施过程中,分发环节尚未解决。
此前,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商家发布短视频或直播时,可以选择挂载饿了么小程序。用户通过小程序下单,饿了么蓝骑士负责配送。有商家告诉搜狐科技,由于系统无法访问,每个发货环节都需要跳转到第三方小程序,降低了消费者的下单意愿。据悉,饿了么希望通过抖音增加商户规模,抖音则希望饿了么带来更多商户。但不少商户在美团开设了外卖账户,不愿入驻饿了么,导致双方期待的资源互换难以顺利进行。
一位商家认为,抖音外卖本地运营需要商家销售额10%的手续费,再加上平台的佣金和团购达人的佣金,也在10%左右。在“抖音团购专家商家模式”下,商家必然要多付一些钱。例如,60元的订单,三公里内,抖音外卖平台的佣金为1.5元,美团外卖平台的佣金为3.6元,两者的配送费均为8元。音频需要向师傅额外支付6元佣金。该订单在抖音外卖上的成本为15.5元,在美团外卖上为11.6元。以单月1000单销售统计,经营抖音外卖的商家比美团外卖贵了3900元。 “没有专家推荐带来的流量,根本没人下单,抖音首页连外卖入口都没有。”
菜菜还提到,她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抖音外卖直播。 “有的商家会专门将配送托盘与送到店的商品分开放在货架上,配送托盘通常价格较贵,没有价格优势。”
今年2月,有消息称,抖音外卖业务已从本地生活业务线转型至抖音电商业务线,并与即时零售业务紧密结合。经过反复尝试,宅配业务选择暂时退出。去年年底,抖音外卖签约,部分地区不再进行续约谈判。合同期满后,仅保留成都、上海、长沙、深圳、福州5个城市,其他地区停止招商。
收缩与激进扩张并行,抖音将火力集中在商店业务上。另一方面,刚刚进入美团大本营的抖音也需要在新的战场上与老对手见面。 3月21日,快手举办了以“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再做一遍”为主题的本地生活生态大会,表达了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本地生活赛道新增长路径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