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起,商户需使用“商业收款码”
德州新闻网(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楠)
“您好,您消费了13.5元,别再扫微信了,扫这个码吧。” 2月9日,德州经济开发区天宇街一家便利店,收银员指着顾客说道。银行汇总收款代码。
记者走访天宇街发现,无论是餐厅、便利店、时装店等,柜台前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支付码。 “因为消费者消费的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他们使用微信、支付宝、聚合支付码等多种不同的支付方式。”天宇街一家餐馆的老板说道。
据了解,3月1日起,各服务机构提供的个人支付码将被限制用于经营活动,所有市场经营主体将使用商户支付码进行收款。因此,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不少商户就去银行申请收款码。我市多家银行均表示,累计处理的催收码数量较以往平均增加了30%。
记者走访东七里铺便利市场了解到,水果摊、菜摊、熟食摊等摊主虽然已了解3月1日新规,但在微信、支付宝上仍使用个人支付码。 “我们都是小规模经营,如果用银行聚合支付码的话,钱要第二天才能到账,对于我们日常采购和周转资金来说不是很方便。”东七里铺一家水果摊位的摊主告诉记者。
不少商户也表示,申请个人支付码转商业支付码虽然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和商户双方的资金安全。同时,微信、支付宝个人支付码将转变为商业支付码,支付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让消费者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