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中国网3月29日报道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文化和旅游部29日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入境游客支付难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副局长石泽一表示,总的原则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并以现金支付。”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银行支持下,进一步推动入境支付环境优化。
会上,有记者提问:支付不方便是境外游客来华后经常反映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是否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旅游消费场景支付不便的问题?
对此,石泽一表示,入境游客缴费难的问题确实存在。近年来,国内基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移动支付服务渗透率越来越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解决。相比之下,移动支付服务在一些国家尚未普及,外国游客在中国使用传统支付方式不太方便。有人说,这就像中国与国外之间形成的反向“数字鸿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建立了专门协调机制推动解决这个问题。
石泽一介绍,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高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总的原则是“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支付”。大额刷卡支付是根据国外游客刷卡支付的习惯,在景区、酒店等消费场景部署POS机。目前,上海五星级、四星级甚至三星级以上酒店等都对POS机进行了升级改造;多地机场、景区、购物场所也安装了外卡POS机。北京也在加快外卡POS机的升级改造。对于小额扫描,其实国内外都有电子钱包等产品,实现互通在技术上并不困难。目前主要问题是外国游客绑定国内移动支付系统的手续相对复杂。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在会同平台和企业研究解决技术和程序问题。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也在研究如何减少外国游客需要绑定国内登记手续的信息,在保证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小二维码扫描量,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就现金而言,人民币是法定货币,所有消费场所都必须使用。
石泽一强调,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进一步推动入境支付环境优化。推动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旅游休闲街等建立接受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对度假村、文博场馆、娱乐场所、星级酒店、文商旅游综合体等重点文化旅游场所进行便利化升级。引导支持与“吃、住、行、游、购、娱”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化入境人员线上线下购买文旅产品和服务的支付体验。随着一系列支付便利政策的实施,境外游客境内旅游的支付方式将更加多元化、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