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开启信用生态系统级诉源治理新模式

2024-10-23
来源:网络整理

10 月 24 日

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

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

启动信用生态系统级诉讼源头治理新模式

今天,全国首例司法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电子商务领域首例整个交易过程记录在区块链上的诉讼案件在线宣判! ! !

案件简介

被告通过经营电子产品租赁的电商平台向原告租赁手机。双方签订了《用户租赁及服务协议》,约定了货物价值、租金等。被告拖欠租金的,原告有权单方宣告租赁物归承租人所有。 。转售。被告后来只支付了第一期租金。原告向被告发出的通知期满后,双方法律关系由租赁合同变更为买卖合同。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购销价款及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通过平台签署的《用户租赁及服务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原告按照合同约定将租赁物交付给被告,被告应当按照合同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被告仅支付了第一期租金。根据合同规定,原告有权宣布租赁期限提前到期,并有权转售租赁产品。被告应继续履行货款、购买产品及支付违约金的义务。

案件很简单,不就是一起网购合同纠纷吗?有什么特点?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_智能商务是什么_电子商务智能支付

交易双方的行为通过智能合约系统实时记录在司法链中,实现整个交易环节过程证据的自动存储和执行。

裁判总结

本案的关键在于智能合约全生命周期链上证据的司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应当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验证、区块链等方式采集。”证据的真实性能够通过固定、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电子证据采集存储平台认证证明的,互联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

本案中,该平台使用的自动信息系统接入了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所有参与在线订单、签订合同、交付物品、逾期租金、发送通知的各方都在司法区块链上自动处理。证书存储保证了整个电子数据链路的可信性、所有节点的见证性、整个过程记录的可靠性。原告提交了上述相关证据以及司法区块链证书的哈希值作为证据。法院认为,在散列值计算一致并能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前提下,电子数据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 。

法官陈述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增加了交易风险和信任成本。杭州互联网法院对电子商务纠纷的研究统计显示,电子商务纠纷具有案件数量多、诉讼金额小、当事人地域分散、被告出庭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时间成本。以及商家和消费者提起诉讼和维护权利的时间。经济成本。

司法链智能合约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解决电子数据的可信流通问题,为当事人、人民法院及其他业务参与者构建高效的互信协作机制。以本案为例,交易双方的要约、承诺、签约、履约、违约、提醒等行为均通过智能合约系统实时记录在司法链上,实现了自动存入和自动存入。整个交易环节流程的执行。一旦一方违约达到程序预设的标准,智能合约系统自动切换到纠纷解决的司法程序,实现无需人工干预,不受外界因素干扰。

除电子商务领域外,司法链智能合约已应用于金融等其他商业领域。对于守约方来说,司法救济是触手可及的;对于潜在的违约方来说,悬挂的正义之剑产生了司法威慑。司法链智能合约对接人民法院诉前多元调解流程,通过标杆案例的示范效应,在诉前解决大量潜在纠纷,为“治源”提供助力诉讼”;基于司法链智能合约构建的信用惩戒体系,有助于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平台的多方协作和数据共享,构建和倡导网络空间诚信价值观,有效推动诚信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