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万亿元
2024年除夕至大年初八,网联清算公司与中国银联平均每天处理网上支付交易26.3亿笔,金额1.25万亿元。
●本报记者 薛进 黄伊玲
买年货、看电影、吃大餐、旅游……2024年春节前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尤为火爆,不仅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也奏响了消费复苏的强劲音符。与此同时,支付领域也出现不少新亮点:数字人民币成为市民购物支付“新趋势”,境外消费支付数据快速回升。
专家认为,年初支付数据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市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这对全年支付行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日均支付额超万亿
春节假期期间,在湖南怀化洪江市千阳古城,一场别具一格的年货市场正在上演,当地特产、山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琳琅满目。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所有摊位前都放置了移动支付标志。
“移动支付方便、无误。”市场内一家小吃摊的老板罗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古城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使用移动支付,让我们省时省力,而且只需要不用担心做零食。”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除夕至初八期间,网联清算公司和中国银联日均处理网上支付交易26.3亿笔,金额1.25万亿元。与2023年春节假期相比,日均增长分别为18.6%和8.0%。其中,餐饮、住宿、旅游、零售、影视娱乐等支付场景尤为火爆,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同比大幅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假期期间,各地特色经济全面开花,表明国内消费仍有巨大潜力可挖掘,经济复苏趋势明显,支付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数字人民币促进消费
除了信用卡和移动支付数据前景广阔,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成为市民购物支付的“新趋势”,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春节消费季的用户粘性。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等地多个热门商圈发现,不少商户,从个体小商店到大型百货商场,都接入了数字人民币交易系统,并在支付柜台放置了数字人民币标识,为顾客提供支持。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多个试点地区在春节假期期间推出了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并与相关银行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进一步“飞进寻常百姓家”。例如,深圳市光明区近期发行了题为“龙年福禄光”的数字人民币红包。
此外,电影《最强春节电影》也有数字人民币的助力。春节假期期间,11家金融机构投入数字人民币观影消费补贴超3000万元,通过全额折扣、优惠券、数字红包等方式为观众带来购票优惠。多家参与机构提供的观影优惠和补贴将持续到3月底。
跨境支付大幅增长
跨境旅游消费支付也成为龙年伊始支付领域的亮点之一。专家认为,跨境移动支付服务日益成为改善国际旅行体验的关键。
“内地游客在香港市区购物相当方便,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而且汇率直接。没想到的是,在南丫岛的小商店里也可以用微信支付另外,还可以用大众点评团购。”春节假期去香港旅游的北京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
支付宝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用户春节假期海外购物数量已达2019年同期的107%,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40%。随着出境游的强劲复苏,用户偏好更加多元化,移动支付场景更加普遍和多元化。目前,支付宝在港澳商户覆盖率超过90%;香港特区优化口岸通关政策后,春节假期期间,支付宝用户在港消费交易笔数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45%。数据显示,境外支付笔数春节期间微信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近2.4倍。
分析人士表示,在支付机构不断优化支付体验以及春节期间丰富多样的营销活动的推动下,支付数据强劲增长,彰显了跨境支付消费的发展潜力。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