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公民无需再到线下网点或登录专门网站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记者昨日从榕树多家银行获悉,手机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已上线。即日起,市民可使用常用的手机银行查询相关信息。
今后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又称公民的“经济身份证”,是征信机构依法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后,向合法信息查询者提供的个人信用记录记录。它的用途很广泛,在申请信用卡和各种贷款时都可以使用。甚至一些招聘的公司和一些旅行社在申请出境旅游签证时也会要求提供个人信用报告。
由于个人信用报告的重要性,之前的查询流程相对繁琐。一是携带身份证原件到个人信用记录自助查询机,系统将自动打印个人信用报告;二是次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并通过身份验证。收到短信通知后,您可以登录征信网站查看您的个人信用报告;三是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查询网点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申请表》,提交查询申请,现场进行查询。 。
今后,公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将更加方便。记者昨日从多家银行获悉,包括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均已推出手机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与过去相比,不需要任何纸质材料,整个流程电子化;步骤简单、方便、省时。市民只需打开常用的银行APP,在查询栏输入“个人信用报告”,按照提示验证身份信息,即可申请查询。一般情况下,两小时左右系统会提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成功,7天内即可登录手机银行APP查看。信用报告包括个人信用记录、非信用交易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内容详细、全面。
查询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请勿频繁查询。
据悉,作为一项服务项目,通过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不收取额外费用。
但市民切勿因手机银行不收费而频繁查询。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询问次数越多,说明被询问人的债务压力越大,潜在风险也越高。”榕树银行多位风控经理表示,市民的每一次询问都会被记录并显示在报告中。因此,短期内查询过于频繁的人可能会被金融机构认为存在信用风险,银行在放贷或申请信用卡时会持谨慎态度。
那么,通过手机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安全吗?
对此,银行人士表示,整个查询过程是在个人手机银行环境下进行的,符合各项信息安全标准。具体来说,客户提交的查询申请将直接传输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系统),获得的报告将被加密压缩并直接发送至客户的电子邮箱银行保留的地址。请勿拦截、查看相关内容,信息安全可靠。同时,建议公民注意自身信息安全,不要随意向他人或机构提供信用报告,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开放网络环境下查询、保存信用报告,防止信息泄露。另外,信用报告信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与查询的银行渠道无关。公民发现信用报告内容不正确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征信服务网点提出异议申请。
福州晚报记者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