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第二年、第三年续保新能源车保险时,遭遇保险公司变相“拒绝”:如果出报价单,必须全额购买驾驶座保险,保险金额必须增加。附加险对应的保费为数千元,直接增加了整体保费。有消费者感叹,买车险给了他们一种“配货”体验。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对于系统性风险评分较高的订单,保险公司出于担心高风险率、高赔付率的考虑,往往不予承保。一些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搭售”销售来提高整体保费。 ,保单是否可以通过承保的方式签发。业内人士认为,车险中的商业险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新能源车险业务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放弃一些高风险业务也是可以理解的。解决新能源车险领域的痛点需要行业生态的改变和时间的打磨。
系统评分影响承保意愿
“首年保费4000元左右,今年有几家保险公司拒绝投保,能提供报价的,保费翻倍了!”武汉一位深蓝色车主无奈感叹。他正准备第二年购买汽车。购买车险时,支付宝等保险平台并没有提供报价。询问了周围的销售人员后,报价均未低于8000元。 “我出过事故,也有过几次交通违规,没想到买车保险这么难。”
“有一家大公司没有给出报价。投诉后报出价格,但溢价9700多元。”上述车主说道。他提供的报价显示,在价值近8900元的商业保险中,驾驶座保险的价格超过4000元,而且报价单上的金额无法调整。
上海一位海豚车主表示:“我去年买的新车一年跑了不到3万公里,几大保险公司都拒绝投保,不拒保保费8600多元。司机和车上乘客的责任保险费为3600元。”
“能买就买,但要加座位保险,要1000多元,不划算,建议看看其他公司。”北京一位新能源车主近日也被销售人员“劝阻”。
“有时候客户反映座位保险太高,我们会向公司申请,但一般不能降低,如果降低了,我们就无法下单。对于风险评分高的客户来说,出现座位保险被扣的情况并不少见。”座席险调整为两三千元。”某大型财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系统会自动判定对于风险评分高的车主无法报价。这类车主有几个特点:出过事故、交通违法次数多、行驶里程高。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有车险评分系统,涉及多个维度,包括车型、保有量、里程数、历史保单、违法行为、年龄、性别甚至信用信息等,作为独立评分的主要依据。定价以及保险费水平。决定性因素。如果分数超过一定值,则座位保险和其他保险需要更高,否则保险不会通过。
业内人士表示,交通违法、事故、高里程等特别容易引发保险公司高风险评分。交通事故的违规行为也会影响“与道路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滑动比例”,从而影响最终的保费。
买家和卖家各有各的忧虑
从车主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保险已经成为汽车保养费用中最大的一项支出。在燃油车时代,车主们经常会计算自己的燃油费用。购买新能源汽车后,每年的充电费用相比燃油费用大幅降低。然而,很多车主省下的钱却被转到了保险上,这是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心病。
保险公司也有担忧。拒保的原因并不是保险公司不重视新能源车险业务,而是现阶段承保新能源汽车的行业仍在亏损中挣扎,综合成本率超过100 %。综合比率是保险公司计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它是衡量财产保险盈利能力的主要标准。 100%代表盈亏线,超过100%代表亏损。
“新能源汽车保险的高赔付率,让一些车主没有办法投保。以前,保险公司经常主动联系车主推销保险产品;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主发现,当他们主动联系车主时,他们会发现,联系保险公司,却被拒绝。这背后的现象是,保险公司承保越多,赔得越多。”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车险运营的底层逻辑围绕概率、损失和赔偿。油车的事故概率和损失金额经过大量数据验证,是比较确定的。新能源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和损失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同等级别的事故,新能源汽车一旦涉及电池、雷达等,维修成本和损失都会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平均赔付金额将会更高。业内人士透露,新能源汽车的平均赔付比燃油车高出至少50%,这进一步加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
行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损耗率明显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大量特定车型用于网约车,整体赔付率进一步上升,相关车型的保费也会上涨。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保险虽然增加了杠杆和投资属性,但本质上是一群人互相投保,同一型号、同一地区会一起投保,如果赔付金额很大,整个池子就会被保险。”虽然你没有出事的话,个人系数会减少,但如果其他人使用这个模式违反规定,出事了,系数就会增加,你的保费也可能会增加。”
促进行业内数据共享
如何让新能源车主车险价格不再担忧?
与以往传统车险领域的改革不同,新能源车险的短板和问题很难单靠保险监管和行业本身来解决。相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行业生态系统相关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创新,推动酝酿更好的保险体验、更好的定价机制、更可持续的车险商业模式。
专家建议,从上游角度看,车企应优化车辆设计和维护,增强车辆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增加标准件和通用件的比例;鼓励建立社会化新能源汽车维修厂,加快形成售后良性竞争格局。这降低了维修成本,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索赔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以及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故障率和事故率有望下降,新能源车险整体保费将会下降。这是一个大趋势。定价方式创新和费率改革目前备受期待,而上述改革以及利用保险新业态打破旧生态都离不开数据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定价的作用。
多位专家建议,未来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汽车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共享,重构承保定价模型,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价,实现车险保费降低。 “车企共享驾驶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可以让保险公司拥有多元化的定价模式,让不同风险等级的车主享受到合理的保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不少新能源车企正在探索在保险理赔方面更加主动,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寻求保险业务牌照。车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车企直接做车险的优势在于拥有车辆和机器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区分低赔率车主和高赔率车主。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定价基础,也可以避免承担太多低利润或高风险的业务。
专家建议,未来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汽车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共享,重构承保定价模型,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价,实现车险保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