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搜索营销:品牌增长新引擎,你还不知道吗?

2024-10-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筹学会”(ID:),36氪经授权发布。

前两天,有朋友告诉我,支付宝有星巴克的“羊毛”可以收割。只需在支付宝搜索“星巴克”即可获取新品优惠券。

这并不是支付宝今年第一次利用搜索闹事。

前段时间情人节,用户在支付宝搜索“你在吗”随机获得一首情歌?去年5月20日,支付宝引导用户搜索“嘿”,做了一波“我喜欢你”的藏头诗营销。

支付宝“力推”搜索的意图可以说非常明显。

你可能不知道,从去年开始,很多品牌都在利用支付宝搜索来增长,比如:

喜茶两个月搜索量超过400万次,累计用户数突破800万;

奈雪的茶通过搜索在两个月内额外销售了 20 万杯茶,带动会员在两个月内增加了近 8 倍;货拉拉30天内日均交易额环比增长667%,其中大部分来自搜索;

……

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盯上搜索的不仅仅是支付宝,微信搜一搜也在加大关注力度。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包括故宫、人民日报、肯德基、哔哩哔哩等在内的96个品牌通过搜索结果产生了约4000万个红包封面,平均每个品牌的流量增长了约50倍。该事件。

难道支付宝和微信的下一场大战即将开始?这次你在寻找吗?

01 微信搜索 vs 淘宝搜索

与我们熟悉的百度搜索不同,支付宝和微信搜索的重点不是内容,而是“服务”。

2018年,微信搜索(2019年底更名为搜一搜)先后在内部测试“品牌搜索”和“功能直达”能力; 2020年,搜一搜升级“品牌官区”,全面开放“服务搜索”:

相应地,2019年8月,支付宝“服务直达”搜索服务开始公测; 2020年8月,支付宝“品牌直通”向全行业商户开放。

可以说,双方都对服务搜索赛道虎视眈眈。

什么是服务搜索?简单来说,当用户搜索某个服务时,搜索到的结果是具体的、直接的服务:

例如,如果用户想找到某种服务——快递、叫车、摄影等,平台就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商户。

例如,用户想要搜索精准的品牌服务——星巴克、喜茶、海底捞等,平台也提供了相应的品牌入口。

然而,对于这两种搜索服务来说,支付宝和微信搜索存在很多差异。

1) 搜索结果

以打车服务的搜索结果为例。支付宝搜索的推荐标签是“Used by”

左边是支付宝,右边是微信

在品牌搜索的结果页上,支付宝不仅在顶部推荐了官方小程序,还分别推荐了饿了么和口碑的“送货上门”和“到店”本地服务。关注微信的搜索结果是来自朋友圈、公众号、搜狗百科、知乎、甚至企查查等平台的内容。

左边是支付宝,右边是微信

可见,虽然双方都在做服务搜索,但支付宝更加纯粹。

2)品牌配置

开通支付宝“品牌直达”小程序的商户可以选择4个服务作为展示位置,让用户快速了解品牌服务。

微信搜一搜的品牌页面主要聚合了品牌自有的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入口,以快捷功能和公众号的形式呈现。如果是零售餐饮等有线下门店的行业,附近的门店也会有展示。

据微信官方介绍:

过去,由于商家同时运营多个小程序,场景分散、波折,导致客流流失巨大。基于此,品牌官方区的快捷功能有效实现了路径聚合。

以屈臣氏为例,“进店”对应屈臣氏云店(官方小程序)首页,“试用”对应屈臣氏种草俱乐部小程序;同时,官方公众号也不止一个。借助搜一搜官方品牌专区,屈臣氏搜索用户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微信搜一搜还新增了“单品官方专区”,帮助品牌推广单品——用户可以搜索单品,直接进入产品页面。

3)营销玩法

在营销玩法上,双方可谓各出招。

例如,微信搜一搜就有“优惠券”、“直播预热”、“红包封”等多种吸引流量的方式。

以优惠券为例。用户搜索品牌即可领取优惠券,然后在商家小程序下单时使用。据称,部分商家实现点击率提升2倍、核销率提升3倍。

三种活动方式,图片来源:微信搜一搜助手

除了开头提到的优惠券、热点营销等方式,双11、双12、五福期间,支付宝还会利用搜索为品牌引流。例如,五福期间搜索某个品牌,即可获得专属福字。

4)流量策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生态的搜索逻辑是“去中心化”的(由商户独立运营),而支付宝则遵循“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流量机制。

支付宝搜索引擎_给我搜索支付宝_支付宝搜索喂什么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支付宝会对搜索操作表现好的用户提供额外的流量激励政策,比如底纹词推荐、相关搜索推荐以及一些平台重点活动(如“支付宝城市周”)。

02这场战斗谁能获胜?

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PRO上,微信团队宣布微信搜索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用户已经逐渐养成了通过微信搜索的习惯。

官方的说法是:

搜一搜希望成为帮助优质内容、服务和品牌高效连接用户需求的桥梁。

近两年,“直达服务”一直是微信搜索的重点。

支付宝也在增加其搜索服务。从去年2月开始,搜索团队扩大,5月,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斌调任支付宝搜索产品经理。支付宝拿下“服务搜索”的决心显而易见。

那么这场战斗谁能打得更稳呢?

我们分别看一下搜索服务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1)服务“供给侧”

首先,我们看一下服务的供给端。

根据支付宝去年3月公布的官方数据:

目前,已有超过170万家第三方商家通过小程序进入阿里巴巴生态,涵盖本地生活、出行、零售快消品等生活方方面面,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据今年3月发布的《2021全景生态流量洞察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数量已突破300万个,阿里巴巴小程序数量(支付宝小程序于2019年9月升级为阿里巴巴小程序)是200万+。

从小程序数量来看,微信略胜一筹。

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在支付宝上提供服务和在微信上提供服务有什么区别呢?哪个平台更值得投资?

支付宝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平台集中的流量,对于已经入驻饿了么、口碑、网红等平台的本地生活商家来说,是一个相对便捷且盈利的选择。桃仙达。 。

此外,支付宝自身的会员和信用体系也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获取会员。

例如,奈雪的茶采用支付宝的“轻会员”,让用户无需缴纳会员费即可凭芝麻信用积分享受会员折扣,解决了“付费会员阻碍用户开卡、免费会员降低会员价值”的会员体系问题。会员”。

通过支付宝的“轻会员”体系,用户可以享受5元无门槛、满35折6折、满50折8折等各级优惠券,可以满足新用户、重复购买的需求,以及集体饮茶。

由此,奈雪的茶小程序日均订单量翻了一番。申请轻会员的用户比未申请的用户下单量增加了42%,单价上涨了68%。

但微信生态系统的搜索流量价值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从上一篇文章可以看出,用户在微信搜索不仅仅是一次性服务,还可以关注公众号、视频号,实现用户留存和重复访问。

例如,商家通过微信搜一搜收到优惠券后,可以通过设置服务消息提醒并保存到卡包中,与用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提高优惠券核销率。

相比之下,支付宝虽然也可以通过生活号接触到用户,但大多数用户没有在支付宝上接收消息的习惯,因此接触到他们的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支付宝凭借自己的口碑、饿了么等产品,对于已经进入阿里巴巴联盟的商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微信生态则是民间玩家不可错过的阵地。

2)服务“需求方”

在需求端,核心是用户心智。

虽然网上有很多关于百度的感叹,但不得不说,说到全局搜索,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百度”。

但由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孤岛效应,我们也习惯了一些应用内搜索习惯——淘宝搜索商品、大众点评搜索餐厅、小红书搜索种草攻略……

说到搜索服务,大家似乎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除非是开头提到的情况,因为有“收获”或者有一些有趣的玩法。

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目前用户搜索服务的心智还不是很健全,品牌和平台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教育用户。

在这一点上,微信的优势似乎比支付宝更加明显。

主要原因是微信搜索不仅仅停留在搜索框,聊天界面、文章、朋友圈甚至#都开始教育用户在微信上进行搜索。

正如该负责人所说,用户已经逐渐养成了通过微信搜索的习惯。只要服务供给能跟上,用户很快就会习惯在微信上搜索服务(但平台也需要权衡内容和服务的搜索结果比例)。

03结论

在去年3月10日举行的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时任CEO胡晓明表示,

新的数字生活服务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的互联网红利。

他还宣布,支付宝将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并设定未来三年与5万家服务商合作,帮助4000万服务业商户完成数字化升级的目标。年:

彻底释放支付宝生态红利,让端内流量更具普惠性,给商户更多曝光机会,实现“好服务=好流量”。

而“帮助商家数字化运营”也是微信的目标。

搜索作为平台连接用户和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未来双方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吸引更多商家入驻,还是教育用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这场战斗将会有多么精彩,值得期待。

参考:

潘栾,《支付宝的供给侧改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