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2017年,携程因无证经营多用途礼品卡而被律师举报。举报原因是携程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非法开展预付卡业务。随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受理了该报告。
至于携程,早在2013年,携程董事长梁建章就公开表示,携程将与美国运通竞争,进军移动支付业务和消费小额贷款业务。 2014年,携程计划申请支付牌照。
随后,携程以其子公司上海华诚西南旅行社有限公司为主体申请了支付牌照,并已通过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认证,但最终未获成功。
“必须有合规性考虑。”王鹏博说道。他还指出,携程此前曾泄露不少二次清算的嫌疑,即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上的清算资金支付给某个人或某个公司。公司或个人向商户结算货款。获得支付牌照或许就能避免这样的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4日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明确表示:“从事金融业务必须接受监管,必须持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近也表示,“做金融的人都需要一张牌照,才能实现监管全覆盖”。支付牌照对于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旗下子公司,将支付业务、信贷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形成业务闭环。业务流程难以渗透、速度缓慢,容易引发风险和风险。”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对金融业务的风险本质和业务边界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希望此类机构提高定位,积极配合监管,切实整顿过度行为。 “扩大信贷业务范围,消除利用支付拓展跨金融业务的风险隐患。”范一飞表示。
“正如范总所说,如果未来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必须牌照的话,牌照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商业基础设施。”王鹏博说道。
巨头“抢购”牌照,B端市场或潜力巨大

除了合规和携程业务考虑外,王蓬博还指出,携程目前正在做一个整合整个航空和旅游行业的信息流整合平台。支付牌照可以帮助携程整合自身产业链。 “支付是一个基础,可以帮助这些互联网小巨头整合自己的产业链。比如,携程如果没有支付牌照,就无法整合产业链上游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那么携程在票务代理和景区方面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
自2010年央行加强牌照管控以来,开展支付业务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但自2016年以来,央行原则上停止发放新的支付牌照。截至2020年6月,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的支付牌照总数仅为237张。
目前,现有牌照大多由预付卡发行和持有,且多为本地预付卡发卡受理牌照。与收单业务密切相关的互联网支付仅86笔,手机支付35笔,银行卡收单交易仅54笔。互联网巨头想要进军第三方支付市场,只能选择收购。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8年共发生支付牌照销售案件62起,其中2016年数量最多,达到24起。进入2019年以来,支付牌照销售开始引起互联网巨头的关注,包括拼多多、字节跳动、京东数科、携程等
从目前的支付格局来看,根据光大证券(行情、诊断股)(股吧)的研究报告,微信和支付宝作为传统支付行业的巨头,牢牢掌握了C端的优势。据艾瑞咨询统计,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2019年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达到54%,位居区域第一,财付通市场份额达90%以上。份额为39%。 “凭借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我们预计双头垄断格局将持续下去。”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图|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报告
与C端支付领域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牢牢控制不同,To B企业服务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空间。据易观预测,到2024年,国内企业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商户企业服务收入将占支付机构总收入的40%以上。不仅市场空间巨大,企业服务领域细分赛道众多,而且更加专业化、垂直化。 B端企业服务市场或将孵化更多行业龙头。
“传统商户企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企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深入行业场景,了解行业场景的痛点,并提供目前,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将重点从C端市场转向B端市场,以各类增值服务为突破口,探索更加全面的企业服务模式和服务。寻找B端企业服务市场新机遇。”王鹏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