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低价引流诱导升单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4-10-26
来源:网络整理

近年来医美行业日益火爆,消费规模逐渐扩大,医美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也随之增多。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医美行业涨价、无资质行医现象时有发生。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从线上到线下,一些医美机构隐藏着优惠券核验、退款、店内预约、面诊、真伪验证、治疗、消费等全链条“套路”。评估。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线上低价吸引顾客,线下诱导订单

2023年底,家住上海的余女士在某直播平台参观了该平台认证的医美机构直播间。凭着“限时销售”、“现场核实”、“售后无忧”以及主播的承诺,她花了近4000元,下单了“超声波枪+水灯”套餐。名义售价8000元。原本以为自己捡到了代理公司的“羊毛”,结果去店里享受服务时,却被工作人员催促,要额外点1000元的“水灯”来搭配原来的套餐。

花了5000元,现场体验很差。不仅美容前根本没有任何验证,原本应该一小时完成的过程也被耽误到了四个多小时。 “你花钱买了课,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于女士说。

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北京市民郭女士也被骗。她在直播平台上购买了售价2000多元的“超声波大炮”美容服务。当她去店里购买时才得知,所谓的“超声炮”服务分为200发、500发、900发等多个类别,她只购买了最低套餐。想要达到美容效果,就只能现场升级,价格更高。 。

纵观各大医美机构在直播平台上的团购消费评论,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服务环节都隐藏着层层“套路”,包括“以不合理为由诱导、强迫顾客改变计划”。等待时间长”和“如果他们想验证真伪则退款”。已成为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对待低价团购客户的招数。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线上低价流量+线下诱导增加订单”已成为一些医美机构利用信息差异获取客户营销的“新策略”。

消费者很难拒绝术前促销

微信引流主动被加是真的吗_线下引流加微信_加微信引流是什么意思

医美直播违反医疗广告规定、低价兜售劣质服务,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2023年底,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各大平台严格管理医美营销模式。曾经繁荣的医美“新赛道”看似已经退火降温,但实际上分流流量的新“变种”仍在层出不穷。

记者在一些网络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医美的短视频和“草根文章”比比皆是。博主的文章和视频除了展示医美前后的“对比效果”外,还常常附有销售链接或店铺地址。许多未经卫生部门批准的“黑医美”企业也利用平台的漏洞,通过微信群、QQ群等做广告,吸引流量。

“一些医美机构利用网络平台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想要享受服务时,就会增加面对面咨询,提出各种涨价要求,比如增加用药剂量或频率等。如果消费者拒绝,一些不法医美机构还会出售不合格的药品以降低成本。”北京一家医美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医美项目多为注射、激光等侵入性治疗。 ,而顾客在医疗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另一方面,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很多人缺乏信心拒绝术前销售。

信息不畅导致消费者难以追究责任

北京嘉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占认为,商家和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消费者很难证明商家有虚假宣传、欺诈等违法行为。 “商家在使用直播术语时取证存在困难,在没有原始信息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手机截图很难获得司法批准。平台往往需要提供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或沟通记录。”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医学美容是一种医疗服务。每个客户的基本条件和需求都不同,不可能提供全面标准化的服务方案。这就为非法经营和“商业套路”提供了生存空间。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消费者来说,很容易被平台的订单量和折扣金额误导而冲动下单。消费者也很难了解机构和人员资质是否齐全,药品和设备的运营是否合规。结果,他屡屡被“套路”。

赵展认为,医美机构的“低价分流+线下增单”不仅是不良的商业行为,还涉及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等问题。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和互联网平台要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