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红包首秀被吐槽 官方发声明道歉 今年春节抢红包成新色彩

2024-10-27
来源:网络整理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10点、下午4点、8点,支付宝发放了一轮红包。 QQ明星晚上8点发红包,微信朋友圈已刷新支付宝密码红包……昨天,互联网巨头抢红包。战斗十分激烈。

有趣的是,昨天上午,支付宝首个红包“雨”发布。网友吐槽,摔碎了手机屏幕,却只拿到了“海外游”和“玛莎拉蒂”的5元和15元现金券。昨天中午,支付宝官方就此发表声明致歉。昨天下午发出的红包终于靠谱了。红包虽然不大,但中得1-5元的网友不少。温州网友表示,这还不够,给朋友发红包来争夺会更好玩。

支付宝红包登场遭批评,官方发表声明致歉

这个春节,除了吃饭、打牌,还有一件事:抢红包。如今,抢红包被互联网赋予了新的色彩。这里支付宝扔出了1.56亿元现金红包,微信也跟进扔了5亿元。百度、QQ手机、陌陌、微博都“不缺钱”,纷纷加入抢红包的战斗。昨天,支付宝红包登场,记者抢到了0.58元现金红包和3元一鸣奶吧代金券。

支付宝官方此前宣布,今年春节期间将送出6亿元红包。昨天上午10点整,支付宝发放第一轮红包后,不少网友吐槽,“差点把屏幕摔碎了,却什么也没拿到”。

昨天,根据新浪微博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没有抢到第一轮支付宝红包的网友比例占88.7%。从确实抢到红包的网友反馈来看,大部分都是阿里巴巴的产品,比如快的打车发放的代金券“走啊”。有网友抱怨:以体验出境游为名,只送5元代金券,很难看出诚意。有网友只收到了玛莎拉蒂15元的优惠券,表示压力很大。

昨天,记者经历了一场抢红包大战。上午10点,支付宝红包页面出现一个不断变换位置、消失的游戏角色,“戳我,快点戳我”。记者果然差点把手机屏幕摔碎,最后抢到了一个红包:0.58元现金红包和3元一鸣奶吧代金券。本来我觉得这样抢红包的成果不好意思分享,但当我打开朋友圈和微博时,我发现这比那些出境游的5元券靠谱多了。

“我抢到的是亚洲游优惠5元的红包,你说我去亚洲会在意这5元吗?” “如果我能买一辆玛莎拉蒂,我还关心你的15块钱吗?”昨天上午10点后,微博和微信都充满了抱怨。

也许是网友们骂我太严厉了。昨日中午,支付宝就此发布官方致歉声明。支付宝在声明中表示,上午10点的活动因参与人数过多触发了限流保护机制,导致不少用户没有收到红包。支付宝清点后发现还有300万现金红包没有发放,于是决定将这300万现金红包添加到下午4点的活动中,并在预算中追加1200万元,累计下午4点的活动花费2500万元。人民币现金红包。同时,支付宝还表示,下午活动将取消购物红包。 2500万元红包全部为现金。

果然,昨天下午4点,记者尝试抢红包时,确实抢到了一个2元现金红包。经过一番调查,不少网友还抢到了5-15元的现金红包。与早上大部分都是现金券的情况相比,确实有所好转。

瞬间被密码红包淹没

昨天,微信达人林小姐表示,“今天,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在发支付宝密码红包。虽然今天这​​个支付宝密码红包没有推出,但今天却把抢红包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你看在我看来,今天支付宝密码红包价值17元,微信红包价值10.2元,还有微信‘幸运’彩票被抢了两次。”

支付宝发微信红包在哪_微信发红包到支付宝_用支付宝发微信红包

据了解,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密码向微信好友、微信群发送支付宝红包。朋友们只需输入支付宝钱包中的密码即可前往支付宝抢红包。绕过重重“封锁”后,支付宝密码红包成功“逆袭”,成为今年最火的红包游戏。

记者发现,昨天支付宝密码红包成为各个微信群、各种聚会的神器。无论是部门聚餐、公司年会还是朋友聚餐,发出密码红包让大家抢几乎是活跃聚会气氛的必备。有用户表示,密码红包既考验智力又考验记忆力,而且互动性更强、更有趣。

审查

“抢红包”只是一种娱乐方式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红包大战”可视为互联网大战双方提升自身短板的一种手段。效果如何,目前还很难下结论。虽然双方都如此投入游戏,但这绝不是一场“生死战”。老实说,确实如此。移动支付用户和市场份额的争夺在较小程度上只是双方之间的较量。对于广大网友来说,这将是一部买得起、难得的娱乐剧。越多,越快乐。

提醒

抢红包要小心

网友们在抢“红包”的同时,也要小心谨慎。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瞄准流行的“抢红包”游戏,将手机木马伪装成“红包”。这不,有媒体报道有人抢500元红包,偷走了1万元。

近日,某手机安全中心截获一款名为“红包小偷”的手机木马,伪装成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盗取手机用户的银行卡号等信息,甚至拦截手机中的新短信。电话并控制手机的外部使用。发送私信。如果手机感染了该木马,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短信完全控制受影响的手机。不法分子通过盗取支付信息和支付验证码短信,可以实现欺诈交易。由于手机用户无法收到银行账户的动态短信,因此不知道被骗钱后钱已经转出。

“红包小偷”木马会伪造钓鱼界面,诱导手机用户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并通过短信发送至木马指定的号码。因此,在打开来历不明的“红包”以及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等敏感信息时需要小心谨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