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从前两天开始,就有很多人踏上归途。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6日,预计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1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6.5%。10月5日,预计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1万人次。社会跨地区人员流动将超过2.84亿人次,返程客流开始逐步增加。 10月6日,预计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将继续高位运行,约6100万辆次。预计广州、上海、长沙、苏州等城市周边路网车流量较大,热门城际通道主要集中在无锡至苏州。 ——上海、珠海——中山——广州等。预计易发生拥堵的高速公路慢行路段主要是京港澳高速郴州段、徐江衡阳段。广高速、广澳高速中山段、沉海高速汕尾段、南通段。容易拥堵的时段是上午9-11点和上午16-19点
其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73万人次,计划增开旅客列车1432列。国庆假期运输开通以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六天突破1700万人次。 10月6日,返程客流达到高峰。各地铁路部门及时在热门方向、时段、区间增开旅客列车,增加运输能力。
公路方面,公路车流量继续保持高位,回程车流量集中。
民航方面,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全国民航也开始进入返程高峰。 10月6日,全国民航预计运送旅客234万人次,航班有望得到保障。节前5天,民航共运输旅客1140.39万人次,日均客座率87.7%。 10月6日,国内航线计划航班数超过1.7万架次,进出港航线计划航班数超过2600架次,全国民航旅客量预计将超过230万人次。 5日热门国内航线包括上海至北京、北京至成都、上海至广州、北京至广州、北京至深圳、成都至上海。
如果假期结束后没有按时返回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可以克扣工资吗?
如果劳动者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应简单地扣工资或视为旷工。他们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助理法官王家轩,分析了复工后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问:员工不能按时返岗,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扣发工资?
![]()
答:如果劳动者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不应简单地扣工资或视为旷工。他们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员工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但以事假为由履行了休假手续。根据《工资支付条例》,用人单位不得在职工事假期间支付工资。但如果劳动者已办理请假手续,用人单位不应将其视为旷工。
第二种情况,员工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却要求用人单位扣除年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障职工享有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时间同等的工资收入。因此,依法享有年休假的劳动者,无法按时返岗的,可以申请休年休假,用人单位应当照常支付工资。
第三种情况,劳动者没有按时返回工作岗位,也没有按照用人单位的休假制度办理休假手续。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按旷工处理,但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向员工发出返岗通知,明确到达时间,告知其如有特殊情况,需补办休假。并告知其逾期不得离境。返回工作岗位的后果;二是发出返工通知后,通知期限届满,职工仍未返岗的,可以按照单位规定和考勤规定,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第三,将《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邮寄给员工“簿”,并保留相关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未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则很可能被视为劳动关系继续存在。在此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等法律义务。
此外,对于非自身原因无法按时返岗的劳动者,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安排劳动者暂时在家办公。但是,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工资。如果公司想降低工资,必须与工人达成协议或事先履行民主程序。否则,很可能构成非法减薪,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为避免劳动者返岗困难,用人单位能否在节后安排年假?
答:《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考虑职工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以延长休假的形式安排员工享受统一年休假。
用人单位应在放假前明确告知员工年休假安排。他们可以以通知、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公布,注明具体休假日期和天数,并要求员工确认并接收。因年休假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已明确告知员工年休假安排的,将承担无法举证的法律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用人单位有权对年休假进行统筹安排,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意愿。职工对年休假时间有异议并有特殊原因的,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