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今天了~”
期待已久的旅行终于来了!
但出发前
突然得知航班延误或取消
对方也准确报备了您的个人信息
“好心”为你申请赔偿吗?
注意!
这很可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近期全国类似诈骗案件多发
而被骗金额达1000余元。
让小飞警带你识破此类骗局!
案例1
诈骗手法:告诉人们购买航班延误保险并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卡。
乘客王某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告知他航班延误改期,可领取300元延误险。随后,在对方的指导下,王某下载了一款服务软件,并打开了软件中的手机界面共享开关。
随后,骗子以“微信、支付宝等账户余额不能超过300元”为由,要求王某将余额全部转入其银行卡,同时还给了他一个打包好的二维码,用于填写个人信息。完成输入验证码等相关操作后,王某发现卡内的2万元已被他人转走。
案例2

诈骗手法:出发前一天“航班取消”,声称是“客服”来办理赔偿。
卢乘客在前往国内机场途中接到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诈骗电话。打电话的人告诉卢,他的航班被取消了,他现在可以办理退款和索赔。
陆某信以为真,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一个名为“云服务”的软件。得知其账户余额不足,对方引导卢某下载了一款贷款APP。卢某在贷款APP中向自己的银行卡贷出8500元后,扫描骗子给出的二维码,转给骗子。我花了5999元,被骗了。
常见骗局
1.冒充身份:诈骗者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声称航班延误、取消或变更。
2、信息准确:可以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航班等信息,增加信任。
3.提供赔偿:诈骗者通常会提出给予受害人一定金额的补偿或补偿,以诱使他们进行下一步。
4、诱导受害人下载软件或分享屏幕:以验证账户信息、畅通理赔渠道等为借口,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应用或分享屏幕,从而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代码和其他信息。
5、转账验证:诈骗者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如验证账户安全、解冻卡、刷卡交易等,最终转移受害人的资金。
机场警察提醒
1、出行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订购机票。使用其他非官方渠道可能会导致个人航班信息泄露,甚至可能遇到钓鱼网站,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2、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更、机票取消或变更等的短信或电话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网等多种渠道进行核实,切勿轻信陌生号码或点击短信链接。请勿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