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弄盲”支付宝密码领取万元红包后被抓。律师:是主观故意的,应该追究责任。
红星新闻《红星新闻》公众号 04.2021:28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塘厦派出所抓获一名“盗取”万元支付宝密码红包的犯罪嫌疑人。据了解,过年期间,犯罪嫌疑人通过“屏蔽”支付宝密码,收到了发给家人的1万元红包。
对此,有网友表示,密码红包是公开的,不应该构成犯罪。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不当得利,支付宝平台也存在规则漏洞,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那么,“盗取”密码红包是否违法呢?为此,红星新闻记者咨询了多位律师。律师表示,通过猜测支付宝密码“窃取”红包是否构成盗窃罪,首先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具有主观恶意、非法占有。当对方要求时,他没有归还财产,而是将其转为自己所有。这已构成盗窃罪,应追究其责任。
嫌疑人被抓获。据驻马店广播网报道
活动回顾
支付宝密码“混乱”
女子获新台币1万元红包
据驻马店广播网报道,王先生在大年初一通过支付宝设置了一个密码为“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的红包,给父母发了2万元红包。但他的母亲收到1万元红包后,又被不明身份的用户拿走了1万元。王先生曾在支付宝平台给外省用户留言,要求他回国,但对方没有回应,于是他报了警。
2月26日,外省账户持有人梁某被南宁铁路公安局贵港站派出所民警抓获。 3月1日,据警方调查,梁某供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已被前女友林某使用,分手后并未收回,对“盗用”红包一事毫不知情。 。
4月9日,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林某抓获。林某坦言,元旦无聊,想抢别人的密码红包。进入“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后,他居然抢到了一个万元的红包。看到王先生在平台上的留言后,他心存侥幸,没有退回红包。
据了解,支付宝密码红包是一种允许用户通过输入特定密码来接收或发送一定金额红包的支付方式。用户点击发送带密码的红包,根据提示填写红包数量,选择幸运或平均金额模式,并设置红包密码。然后点击将钱放入红包中。支付完成后,将密码分享给收件人即表示发送成功。
支付宝密码红包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用户收到支付宝密码红包时,除了输入特定密码外,没有其他要求或身份验证,即任何人都可以参与。
因此,该案一经报道,立即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这是平台规则存在漏洞。犯罪嫌疑人猜对密码后收到的红包属于合法所得,不构成犯罪。但也有网友认为,这相当于猜出了别人的银行卡密码,拿走了别人的钱,属于不当得利,属于犯罪行为。
律师解读
犯罪嫌疑人有主观故意
平台也存在规则漏洞
据悉,犯罪嫌疑人林某已将1万元红包全额返还,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盗”密码红包违法吗? 4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咨询了多位法律专业人士。
“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盗窃罪,首先要看其当时的主观意志。”四川易商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晓明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的盗窃过程应该分阶段评估,即在使用密码领取相应红包后,在这样做时,需要判断她是否有任何主观贪污或盗窃的意图。 “如果她有正常的猜红包机会,只是简单地猜出了红包密码并收到了红包,就不能认定她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构成犯罪行为,但如果对方获得猜测红包的机会或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密码,则可能构成盗窃罪。”
林晓明律师表示,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受害人或者警方介入后能够退还不当得利或者赃款,那么就不构成犯罪。但从目前案件披露情况来看,犯罪嫌疑人拒绝返还委托人要求的红包,证明其具有贪污、盗窃的主观故意。 “我个人认为,嫌疑人应该以涉嫌盗窃的罪名承担责任。”
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也告诉记者,盗窃实际上是为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将他人拥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犯罪嫌疑人一直在春节前后进行操作,犯罪嫌疑人试图收受不属于自己的红包,可见犯罪嫌疑人在本案中具有主观恶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此外,犯罪嫌疑人拿走王先生的1万元红包,要求归还时未归还,转为自己所有,构成盗窃罪,数额较大的,应当判处有期徒刑。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四川省律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冯军律师也表示,虽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盗窃罪,但支付宝平台的规则漏洞也是重要因素嫌疑人的成功。
“密码红包会被推送给不特定的人数,而密码是唯一的‘解锁工具’。任何解锁密码的人都可能误认为红包可以直接拿走,并误认为自己的行为但平台规则并未对红包的最终归属作出详细说明。”冯军律师表示,如果少量红包被除本人以外的人拿走。红包主人不小心,红包就会丢失。业主一般不追究案件;但对于金额较大的红包,主人一般不会轻易放弃。 “公安机关报警后,会认为‘隐藏’密码的人已涉嫌盗窃。”
冯军律师表示,从这一点来看,平台管理者也难辞其咎。 “如果红包最终难以追回,平台管理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最终法律判决平台无明显相应过错,则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程序上,仍应加强相应的设置管理,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红星新闻记者罗梦洁实习生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