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被哥伦布杀死?三联生活周刊揭示背后惊人真相

2024-10-29
来源:网络整理

《三联生活周刊》第1058期援引伦敦国王学院地理学教授科赫的话,得出了一个颇为震惊的结论——崇祯皇帝是被哥伦布杀死的!

哥伦布来过中国吗?原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蜂拥而入,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疾病。当时的传染病夺去了90%的美洲原住民的生命,劳动力减少,耕地消失,重新长成森林。森林一旦恢复,就会加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研究指出,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地表平均温度下降了0.15摄氏度,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中国也未能幸免:粮食歉收引发民不聊生,使本就摇摇欲坠的明朝雪上加霜。任何一根稻草都可能压垮整个帝国。

假设异常气候是结束明朝的利刀,那么铁观音是否会是极端气候后诞生的“新物种”呢?

据乾隆年间的《安溪县志》记载,从1718年到1723年的五六年间,一向冬季炎热无霜的福建安溪,连续经历了五次严冬,其中有四年大雪。 1723年正月,“平原积雪一尺余,山上数日不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霜冻期。长期的极端气候必然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物种。只有适者生存。

如果换成现代农业环境,茶树大多是通过插条“克隆”的。虽然成品性能稳定,但无法承受突发的极端气候或疾病。通常,一个物种的一些看似无用且变化无常(不稳定)的基因在育种过程中会从该物种中“协调”出来,从而导致性状的趋同。然而,他们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也趋于一致。由于“香蕉灭绝危机”近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当植物的自我克隆达到一定程度时,一旦某种病原体或疾病出现并通过相应渠道感染,就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毁灭性灾难。整个物种的灭绝不再是幻想。

幸运的是,1723年当时的农业技术还比较原始。茶树大多靠种子繁殖,其变异的本能能够适应安溪的冰冻岁月。现在举世闻名的铁观音茶树很可能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变异”的。

幸运的是,1723年当时的农业技术还比较原始。茶树大多靠种子繁殖,其变异的本能能够适应安溪的冰冻岁月。现在举世闻名的铁观音茶树很可能就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变异”的。

◬ 铁观音母树的诞生地

不知是不是巧合,铁观音茶树是1723年被茶农韦银​​发现的。相传观音是被梦引导的。

去年春天,老魏带我去了魏氏铁观音茶树的发源地——安溪西坪松林头的石坑。铁观音的母树生长在一个不太深的石缝旁边,母树下面是一块形状像大乌龟的岩石。一侧,一条清澈的溪水从山顶直流而下。过了大龟岩后,分成几条小通道。瀑布顺山而下。如果从远处拉远,画面就像一只背着铁观音母树的巨龟,在群山环抱的山谷里守护着这棵神圣的茶树。这里气温宜人,山风凉爽,山涧水汽迷蒙。真有道教名山之美的感觉​​。

魏老说,他的祖先魏殷曾经在梦中寻找茶树时迷路了。后来,观音出现,在地上指出了一条金线。铁观音母树的位置恰好在黄金线下方。巧合的是,在母树上方的岩石地面上,确实有一条由不同材质的石头拼成的白线,通向母树所在的地方。如今,铁观音母树的发源地依然保持着幽静的环境,周围都是压条法繁殖的老观音茶树。据说,用这些老茶树泡出来的铁观音,味道很特别。它与现代采摘育苗方法泡出的茶无论是香气还是风味都有很大不同。

◬ 铁观音母树上方的岩石地里有一个传说。

老魏就是魏跃德,魏印第九代孙,国家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物质传承人。他仍秉承魏氏泡茶祖训,遵循传统。老魏的高档茶多采用压条法繁殖的茶树制成。他曾开玩笑说:“分层就像是吃母乳长大的,而切割则更像是被收养的孩子。”虽然都是无性繁殖,但母树压条生产的茶,风味浓郁,风格接近母树,而割条生产的茶就逊色很多。 。

◬ 魏跃德,传统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有幸用切条、压条的方法制作了老魏家繁殖的铁观音茶绿:切条的茶绿虽然能经受剧烈的摇晃,但青味浓郁,直到成品后才显出清透的花香;紧压绿茶第二次摇晃后,浓郁而清澈的栀子花香扑鼻而来。这种花香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茶叶准备好并溶解在茶汤中。除了香气之外,成品茶汤醇厚滑爽,内质丰富厚实,层次感胜过插枝——或许这就是老味铁观音独特的关键。

◬ 紫芽铁观音

遗憾的是,老魏式铁观音对茶树和工艺的要求比较高。普通的原料经不起如此繁重的手工,而内在品质不足的则无法支撑如此高度的发酵。另外,北方偏爱绿茶风格的市场引导,几年前,铁观音转型为绿茶(生茶),也为如今人们认为铁观音刺激、伤胃的负面评价奠定了基础。 ,并使身体感到寒冷。如果你看看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数铁观音产品,这样的负面评论无疑是公平的。然而,如果我们看看传统的铁观音茶,强调绿茶要彻底煮熟,不留任何刺激性物质的余地,这似乎是一种误解。

一如既往,我们更愿意选择一条偏离市场潮流、传达一个地方传统魅力的安静路径。铁观音历史悠久,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没有好茶是不可能的。但坚持传统的成本较高,产量不大,价格也不便宜。传统工艺已经如此。更何况我们还要放弃方便、生产率高的切割方式,而坚持相对传统的分层方式呢?

2018年,我们首次推出“安溪铁观音·瓶中露”,受到茶友们的一致好评。我们也听到反馈:茶很好,但还不够。因此,我们特地带来了新版本“木箱包装,限量保存”,方便您既喝又保存。

◬ 2019年“安溪铁观音·瓶中露”为三联出品,木盒装。

并非所有的茶叶都能安全地经受住木盒中时间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坚持用传统压榨法泡茶的初衷之一。我有幸喝到了老魏“收藏”的40年老茶,惊奇的是茶的活性能保存至今;而据老魏介绍,经过反复筛选后选定的铁观音风格也是“风雨四十年”。茶的味道经得起储存。

在这个快钱的时代,你依然可以静下心来泡好茶,无论是为了自己的要求,还是为了满足高端顾客的口味,或者基于你对观音的信仰,我相信都不是无意义的。

《安溪铁观音·瓶中露》

正宗紫芽品种 2019 年 传承人制作 木盒装

《生命节限时特辑》

点击⬆️图片即可享受限时10%折扣

消费满300日元以上立减30日元

2016年,三联生活周刊内部孵化了一个小项目:三联爱茶。在现代茶文化与新生活理念相结合的当下,我们将以健康、好茶为标准,为读者提供美味的中国味道。

8.12 — 8.18生活购物节

更多风情、新茶、美器,尽在三联生活市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