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智能手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短时间内给智能手机充电更多电量,成为很多人的迫切需求。一般来说,手机的有线充电功率越高,电池充满电所需的时间越短。我们用一组实测数据来说明这一点。
实际充电测试,更快的有线快充确实有必要
以内置电池的智能手机为例,在33W、44W、55W、66W有线充电功率下,30分钟充电容量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当智能手机有线充电功率超过66W且电池容量在30分钟内时,不到30分钟即可充满。
当智能手机有线充电功率达到120W时,内置Pro经过测试,21分钟即可充满电池。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智能手机的有线充电功率越大,充满电所需的时间越短,越能较好地解决充电问题。人们利用碎片时间为智能手机充电。焦虑。
那么问题来了,智能手机需要多少有线充电功率才能将充电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呢?智能手机充电电源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智能手机的有线充电功率真的越大越好吗?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一一解答。
比快还快! 135W充电功率确认商用
120W并不是商用手机充电的最高功率。在2月17日即将发布的红魔7系列手机中,充电功率已飙升至135W。配合165W氮化镓充电头,官方工作人员实测,电池充满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之内。
如果笔者加上尚未商用的150W快充和200W快充,那么手机自然可以在10分钟内充满电。以2021年小米展示的200W有线快充为例。官方宣称8分钟即可充满电,可见充电速度有多快。
手机充电功率并不是越快越好
看完前面的内容,你可能有一个感觉:手机的充电功率应该越快越好。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手机的充电功率并不是越快越好。
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及国际部总裁、品牌总经理卢伟冰曾发表文章谈到手机快充面临的5大技术问题,如下:
1、电池容量损失:充电速度越快,电池容量损失越大。初步估算,100W快充的电池容量比30W PD快充少20%左右。简单来说,就变成了。
2、技术实现(技术架构):主要采用超高压充电方案。该方案对电线要求不高,但存在能量损耗。这些损失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导致手机发热。
3、性能:如何让100W充电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长久可持续。
4、安全:主板/电池/充电器等需要多重保护。
5.覆盖多种充电场景:考虑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场景,以及充电器兼容性。
在这5大技术难题中,普通用户关心的是充电功率与电池容量的矛盾,以及安全问题。充电功率越高,电池的实际可用容量就越小,从而影响手机的电池寿命。为了保证续航,我们也看到一些旗舰手机虽然配备了大电池,但并没有数百瓦的快充。以moto Edge X30为例。内置大电池,但只有68W快充,没有100W级别的快充。这是考虑到100W级别的快充和长续航无法同时实现。矛盾。
至于安全问题,消费者不必担心。手机厂商在更高功率快充方案商用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以某厂的125W超级闪充方案为例。它采用三个并联的电荷泵(也称为开关电容电压转换器)来减少负载,再加上多极双6C电池,以及十个新的电荷泵。温度传感器严格控温,确保高速充电安全不烫手。
更快的充电有什么意义?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手机的充电功率越高越好,因为它影响电池的寿命。那么问题来了,更快的快充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笔者看来,更快的快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碎片化充电时间的需求,实现“五分钟充电,玩2小时”。比如你早上有急事出去了,你的手机电量就低了。恰巧你的手机支持100W以上的快充功率。只需5分钟即可充近一半电量,10分钟可充80%电量。给手机充电,只需要刷牙、洗脸、吃早餐,手机就充满电,想想就安心。
电池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快速充电和电池寿命之间的矛盾。过去,120W快充通常只能配备高端电池。后来电池技术进步了,120W快充可以配备先进的电池。最新的一款是红魔7,即将商用。系列手机,直接配备了135W快充+电池的组合,可见更高的快充和大续航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我们需要更长的等待电池技术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