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一生中是否曾为某件事而奋斗过?
如果问宋代文人,答案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欧阳修: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我真想说我绝望了,那我就应该为退休而奋斗。毕竟我已经连续三年给皇帝写退休申请了。
司马光:我的《资治通鉴》数百卷,没有一个字是草书的。这还不算绝望吗?
苏轼:我的猪肉、荔枝、生蚝都值得我吃,呵呵。
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为了退休、为了事业、为了吃饭。这并不奇怪。
但这一次米芾站了出来。
他说:我也曾为自己的生命、为石头而奋斗过。
你知道米芾是谁吗?
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因曾居襄阳(今湖北襄樊),自号“糜襄阳”,与苏东坡并列“宋四家”。
作为书法家,米芾7岁学习楷书,10岁写碑文,他的《书素帖》被称为“天下第八行书”;
▲ 北宋米芾的《蜀素贴》(局部)
作为画家,米芾创造了米芾的云山。他在画山水时,经常用墨色勾勒出一种模糊空灵的意境,影响了后世画家。
米芾身上有几分“狂”。虽然世人称他为“米甸”,但归根结底,我认为这个“卞”的本质仍然是“疯狂”,尤其是如上所述,他为石头而战。命运很能体现他的“疯狂”。
为什么是石头?
事实上,米芾不仅是一位书画家,而且还是一位收藏家。他的藏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字画,二是石头。
这块石头不只是一块简单的石头,而是从各地采集来的讲究精品的奇石,其中就有一块用奇石制成的砚台。
米芾对这些石头做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有一次,宋徽宗召见米芾,想要欣赏他的草书。
米芾一边写着,一边偷偷地看了一眼宋徽宗的端砚。写完后,他无耻地对皇帝说:“这砚台我都用了,怎么还能让领导用呢?”
宋徽宗笑了,将砚台送给了他。米芾高兴得手舞足蹈,不顾砚台里的墨水弄脏了自己的衣服,抱着砚台跑回家了。
连宋徽宗都不得不感叹米芾真是个白痴。
五十岁左右的时候,米芾得到一块紫金砚,爱不释手。
▲ 北宋米芾的《乡村石领带》
这时,他的老朋友苏轼重逢,想借紫金砚玩几天。然而,好戏却没完没了。苏轼告诉儿子,他死后会用这块方砚陪葬。
米芾听后退出了。你陪葬了我心爱的紫金砚,为何不陪葬在我身边?你说什么?
他很快就写了字帖:哦,像紫金砚这种常见的东西,就应该在世间代代相传。怎么能放在你已经证果的身体里呢?
▲北宋米芾的《紫金研究论文》
“苏子瞻拿了我的紫金磨成的,他让儿子放进棺材里,我现在就有了,你别留着了,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去活下去呢?”具有本初妙觉的清净圆满性。”
《紫金研究站》
言语还算委婉,但已经看得出来,米芾对这砚台是真的爱到了疯狂的地步。除了总是与朋友、领导争夺这块石头外,他还曾连续三天怀着砚台睡觉,甚至跪在石头上。说了类似“二十年来我一直想见师兄”之类的话。
你觉得米芾的行为很奇怪吗?
当然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疯狂”根源其实是他对万物有灵论的信仰。砚台和石头都是有灵性的,所以米芾和他们可以结为兄弟,同眠。
有人分析,米芾喜爱石头是因为地理的影响。襄阳山清水秀,奇石林立。许多诗人都曾写下歌颂襄阳石的诗篇。赏石氛围浓厚。每年都会举办穿天节采石活动。让我们一起加入吧。我在河里摸索着,寻找灵石。
或许不仅仅是襄阳,整个荆楚大地都相信万物有灵。
荆楚之地水系发达。 《水经注》记载,有名的湖泊约有三十个,无名的湖泊不少于数千个。因此,荆楚又被称为“江国”、“泽国”。
水为万物所包围,生活在水系发达的地区,人们不可避免地变得像水一样浪漫灵活,对自然产生拟人化的想象。
从“兰花狂人”屈原,到“茶狂人”陆羽,再到今天,人已不再是古代的那些人了。 “狂”的方向各不相同,也许是“笛狂”,也许是“演奏狂”,但都在同一个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出声音和地面。
古老的乐器和传统的歌声在他们的嘴里和手中再次奏响,在每一寸屏幕的直播间里。
我们来谈谈竹笛吧。
如果说骨笛是这种乐器的起源的话,它已经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了,而竹笛,顾名思义,就是用竹子制成的笛子。
很多人认为竹笛很难学。演奏时的角度和速度很有讲究。这取决于天赋和努力。
@女博士后佳佳(地缘)可能两者都有一点。她从小学习竹笛,大学时在父亲的培训学校教授竹笛。
2020年疫情期间,嘉嘉被困在武汉的家里。她摸索着开了一个抖音账号和直播间。没想到,短短5天,她的粉丝就突破了10万。随后,佳佳从直播间走向各大城市的地标,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旅”。
在佳佳最近发布的视频中,她穿着汉服站在异国街头吹笛子。她还有趣地用笛子换糖果和奶茶。评论区纷纷调侃:“你为了笛子真是辛苦了。”
有时候糖和奶茶是换不来的,但嘉嘉确实凭借她的笛声获得了观众的很多好评和关注,而且她还用收到的奖励来支付了博士的学费。
与佳佳的古风相比,王小雷的抖音更加接地气。
你为什么这么接地气?看看他的ID就知道:@国乐唢呐|王小磊。
我们都知道唢呐是一种“横着走”的乐器。唢呐是一个团队,可以与整个乐队竞争。
但在加入抖音之前,王小雷虽然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当了十几年的唢呐演奏家,但他实在没想到直播间里有这么多人喜欢唢呐,每天给他留言希望他能弹奏并唱歌。那。
唢呐陪伴了他这么多年。他曾在音乐学院靠教授唢呐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现在他也通过唢呐直播被观众认可和关注。结婚后,他有了两个孩子,小费的收入也可以贴补家庭的收入。
给观众演奏久了,他也发现唢呐不仅有自己幽默的特质,真正演奏起来的时候,也能让人落泪,尤其是在他的主打歌曲《渭水秋歌》下,这让一大批陕西人爆发了。 ,思乡之情充斥了整个评论区。
这就是唢呐的力量,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力量。
每当我们谈论中国音乐时,就少不了古筝。
据说,一千年琵琶,一万年古筝,可以拉一辈子二胡。
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拉一辈子二胡和秦筝,但她能拉一辈子古筝。
@勤政是荆州人。他身上沾染着水般的热情和柔美,他演奏的音乐也悠扬优美。也因为疫情,开始了线上教学。在她的主页上,你可以看到她在各种比赛中的优异成绩以及她对古筝的热爱。
因为直播的机会,她认识了很多可以互相切磋的古筝爱好者。她收获的70万粉丝中,还有可以在线聊天、解决生活烦恼的良师益友。
她表示,每一个视频、每一次直播,不仅充满了音乐,也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许当时你什么都看不到,但有一天,沙子会聚成一座塔,它会产生你无法想象的力量。
如果说弹奏、演奏乐器的情感是通过音乐的声音来表达的,那么唱歌时的情感表达就更加考验演员的歌声、旋律和面部表情。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黄梅戏是《神仙赛》。缠绵的曲调立刻将你带入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世界。
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徽歌黄梅戏,《神仙配》也是他们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观众总感觉经常看。
@湖北黄梅戏院 慧歌黄梅戏就在湖北黄梅戏院后面。它每天在直播间唱歌、交流、教授黄梅戏。有时在舞台上表演的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有时没有服装、没有道具,直接在直播中。偶尔张开你的声音,一旦你张开嘴,观众仍然可以沉浸在场景中,就像坐在剧院里一样。
直播奖励是观众递给他们的“戏票”,是对演员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支持。
目前,他们在抖音上已经获得了13.5万粉丝和92.5万点赞。黄梅戏从村里简陋的舞台,到雄伟的剧场,再到毫无门槛的直播间。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在一场表演上停留几个小时。分分钟,也是一场文化复兴。
去年以来,公开数据显示,抖音非遗直播日均直播1617场,直播打赏总收入增长5倍。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众一直都在,只是缺少一个展示的舞台。
抖音正在提供资源和流量支持,帮助戏曲、民乐等非遗开辟云舞台。从“斗有好节目”到“斗有中国音乐”,今年抖音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播沙龙”。上次在湖南停留,听了潇湘之声,风就吹到了湖北。
据统计,全省非遗直播已超过17万场,观看人数超过8.4亿人次; 1.6万名湖北非遗主播在抖音直播,带来演艺内容超过297万小时。其中,64%的主播获得了观众的打赏和支持,主播数量同比增长44%,点赞数同比增长49%。
▲ 左右滑动查看“抖音非遗推广官”海报
文化本身至关重要。我们所做的浏览、点赞、打赏,不是为了从0到1,而是从1到无限,让曾经没落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聚光灯。
▼
先于米芾的王维,路过襄阳时写下一首诗:“襄阳风日留一醉,留一山老翁。”
襄阳风和煦,阳光明媚。我愿在这里醉一场,陪伴山人。这里的山翁大概指的是襄阳的地方官员。
你说王维想留下来是因为襄阳风景优美,是因为酒太香,还是因为仰慕“山人”?
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答案。就像我们点进直播间一样,我们可以停留在主播、乐器或音乐本身。
坚持这个行动是最重要的。
停留的人越多,文化的印象就越持久。
这或许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