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的区别:交易主体、支付结算与物流

2024-10-30
来源:网络整理

说到电子商务,我们都明白。熟悉的电商平台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这些都是国内电商,但说到跨境电商,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跨境电子商务是属于不同关境的贸易主体达成交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运送货物完成交易的国际商业活动。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支付结算、跨境物流。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的区别就体现在这里。

以B2C出口电商为例:

(1)关境不同的交易主体:关境不同意味着与国内电子商务相比,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中将面临许多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海关手续、贸易政策等问题。例如:进出口关税问题、报关、检验检疫等。

(2)支付结算:费用高、回收时间长、汇率风险大。

①国内电子商务:国内电子商务拥有成熟的支付结算系统,多采用网银支付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方便快捷、费用低、支付周期短(多为支付宝、微信等)。 15 天内)。

②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支付体系相对不成熟,特别是B2B大规模贸易支付。大多数支付是通过此类国际支付工具进行的,手续费高达交易金额的3%-5%。存在汇率风险,付款周期可长达1-6个月。跨境电商卖家的资金压力更大。

(3)跨境物流:物流时间长、成本高、服务水平低、丢包率高。

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的区别

1、业务环节的差异

跨境电商支付手续费标准_跨境电商支付手续费怎么算_跨境电商支付手续费

跨境电商业务环节较为复杂。需要经过通关、检验检疫、结汇、出口退税、进口征税等环节。

货物运输方面,跨境电商出口通过快递方式进行。商品销售给国外消费者需要更长的时间。由于距离远,货物容易损坏,各国快递能力也比较有限。积累越来越多的包裹也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国内电子商务发生在中国,商品通过快递送到消费者手中。距离短,到达速度快,货物损坏概率低。

2、交易主体差异

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一般是国内、国内企业对企业、国内企业对个人或国内个人对个人。跨境电商交易的主题肯定是关境之间。

可能是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境内企业与境外个人、境内个人与境外个人。贸易主体遍布世界各地,消费习惯、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各不相同。这就需要跨境电商对各国流量的引入、各国的推广营销、国外的消费者行为、国际品牌建设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复杂性还很远。远远超出国内电商。

3、交易风险差异

国内企业产权意识薄弱。大量无品牌、劣质商品和假冒仿制品充斥跨境电商市场,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营商环境和法律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很容易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国内电子商务活动发生在同一国家。甲、乙双方对商标、品牌等知识产权有统一的认识。因侵权引起的纠纷较少。纠纷出现及时,处理时间更短、更便捷。

4.适用规则的差异

跨境电商需要适应比国内电商更多、更细、更复杂的规则。首先是平台规则。除境内平台外,跨境电商经营者还可以在境外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每个平台都有不同的操作规则。

跨境电子商务必须以一般国际贸易协定以及双边和不断变化的贸易协定为基础。跨境电商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国际贸易体系、规则、进出口管制和政策的变化,对进出口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来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