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支付公司卡友支付决定暂停存量银行卡收单业务,曾交易量排前十

2024-10-30
来源:网络整理

从早期的高起点开始,再经历业务扩张和股权变动的起伏,如今老牌支付公司 Pay决定暂停现有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撰写者 |张浩东

出品|支付百科

今日,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卡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友支付”)将完成资金结算工作。这也意味着,曾经在支付行业拥有辉煌过去的持卡人支付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不久前, Pay发布暂停支付业务的公告。因公司经营决策调整,决定将现有业务经营至9月30日,并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业务进行有序退出和清算。 2024年9月30日后,暂停原现有商户银行卡收单业务。由于国庆假期,清算工作将于2024年10月8日前全部完成上一序列待清算资金后完成。

01

交易量一度跻身前十

Pay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早期作为中国银联控股旗下子公司,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 2009年,卡友支付股权重组后,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6月, Pay首次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允许其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牌照的支付机构之一。

2017年6月,乐付支付续费失败并退市后,多家POS公司接管了原有的支付业务,其大部分核心团队并入卡友支付。接手乐福支付部分业务后,卡友支付交易量大幅增长,翻了数倍,一度跃居支付机构交易量排行榜榜首。

作为曾经在商户数​​量、交易量、综合能力上跻身前十的大型收单机构,卡友支付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然而,接管乐付支付业务对于持卡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据《支付百科》介绍,收款方虽然拥有一定规模的商户资源和业务量,但存在假冒商户过多、外包服务商管理混乱等问题。承接方的素质和资源可能会因为这些“病态”商户的素质和资源而影响其自身的经营风险。

比如卡友支付在接手乐福的支付业务时,可能就因为在消化整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潜在风险,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所以就可能将这些风险承担了。

乐盟支付宝刷脸支付_乐收刷脸支付_乐富刷脸支付

一方面,假冒商户可能导致交易数据不真实,影响支付公司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外包服务商管理混乱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客户投诉增加。

2018年7月,持卡人支付因多次违规被央行处罚,责令退出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目前业务覆盖天津、山东(含青岛)、四川、北京、云南、青海、深圳等地。持卡人支付的经验也促使其他支付机构更加注重合规运营、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

02

股权转让涉及纠纷

2015年9月,大华智能通过收购持有卡友支付30%股权。当时,大华智能希望扩大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此后,大华智能持续推进持卡支付股权收购。

卡友支付原控股股东海航集团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为了偿还债务、减轻财务压力,开始处置非主业资产。其支付牌照资源成为出售对象之一,卡友支付也在其中。

2017年,大华智能以36元(1.11亿元)收购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卡友支付23.52%股权。

就在大华智能收购卡友支付第一笔股权两年多后,2018年1月,大华智能宣布将卡友支付100%股权出售给南京明鹏,其中包括其已持有的30%股权。 %股权及未过户到公司名下的其余70%股权,持卡人支付了7.38亿元人民币取得100%股权。

据企查查了解,福州大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仍为卡友支付第一大股东。据大华智能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协议签署后,南京明鹏向大华智能支付了3.46亿元。但由于大华智能的一些情况,持卡人支付股权转让未能如期进行,双方随后达成和解。半年报还显示,持卡人支付由南京明鹏管理。

近年来,支付行业的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一方面,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从集中存管到业务合规检查,一系列监管措施要求支付机构不断提高合规水平。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不容低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支付方式不断涌现。从移动支付到刷脸支付再到掌上支付,从大型支付巨头到新兴金融科技公司,支付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低下的支付机构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请添加最新商家微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