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电汇(电子汇款)是常见的跨境汇款方式之一。是指银行通过电报、电传或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网络()等方式指示代理行将款项支付给指定收款人的汇款方式。电汇是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汇款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进行国际资金转移时,电汇都是可靠的选择。但在填写信息时,汇款人需要填写收款银行代码、收款人姓名、收款人账号等信息。很容易被填写的内容弄得眼花缭乱,尤其是代码(CODE)。 。
那么什么是代码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
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际支付清算快速增长,对各国之间的金融信息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美国、加拿大和欧洲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于1973年5月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其职责是设计、建立和管理全球金融信息网络,以便利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路由。成员之间的财务信息。虽然赞助国是美国所有,但并不属于美国。它是一个中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它是国际银行之间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国际网络。该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金融机构为金融行业提供安全消息传输服务和相关接口软件,支持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结算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被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银行使用。
它不是为用户持有资金或管理账户,而是提供一个信息网络来沟通和交换标准化的金融消息。
它不是支付清算机构,而是标准化的消息传输机构,即金融机构之间、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支付机构之间的金融信息传输的通道,包括支付指令、信息确认等。通过消息。最大的竞争力在于其布局的高效全球网络。它是国际银行之间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国际网络。
如何理解全球银行如何运作并链接全球金融体系?
该系统的本质实际上是银行之间发送、接收和传输信息的系统。它是一个通信网络。据2012年估计,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信息系统,每日交易量超过6万亿美元。尽管它与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紧密集成,但它本身并不进行任何资金转账。其实它根本不赚钱,但它自己能赚钱吗?当然这是赚钱,而且本质上是一个赚钱的企业。从本质上讲,它基本上只是一个银行到银行的邮件系统。它本身提供了一种标准化语言,各机构可以使用该语言相互传达付款指令和其他信息。
消息使用名为 FIN 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同时起源》展示了尽管国家之间关系紧张,但这些相互竞争的企业实体和利益在历史上如何走到一起解决共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之间通过银行转账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和机制。在我们了解国际结算体系之前,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它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是有帮助的,因为该系统不是从头开始或凭空创建的。这些银行系统的假设源自一些预先存在的通信网络和系统。或者交换(如果我们想要正式的话)曾经是(现在也是)二战期间开发的传输数据的原始方法之一。尽管该系统本身起源于军事领域,但它很快被金融机构采用,使其系统能够进行国际通信。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它已经老化,无法适应传输需求的激增和时代的需要:它无疑很慢(每秒传输字节),缺乏格式化标准(限制了自动化的可能性),而且与不断发展的威胁所需的安全性一样高效(毕竟,其安全缺陷本质上已成为威胁)。通过电话网络提供目录)。大约在同一时间,在非货币化的推动下,国内电子资金转账系统开始出现。 (想象一下:无纸化电子存款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发的。)当然,区别在于电子转账实际上是转移资金的。但他们经常使用消息来获取有关他们需要发生的事情的信息 - 这使得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经过一系列研究和大量讨论,1973 年,一组银行成立,专门作为比特币的替代品。
三年后推出时,它包括一个消息传递平台、一个用于验证和路由消息的计算机系统,并建立了一套银行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来自22个国家的500多家机构已联网。如今,与 200 多个国家的 11,000 多家机构建立了联系。仅 2015 年,网络上就发送了 61 亿条 FIN 消息。
它是如何运作的?
主要用于信息流的传递,不涉及清算,不影响资金流动,但国际清算几乎不可避免。
以人民币跨境清算为例,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银行在境内代理行开立清算账户(即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通过代理银行模式进行跨境资金清算时,境外参与银行首先通过系统接收和支付资金。信息传输至国内代理银行。境内代理行代表境外参加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同业支付系统或同业清算系统办理资金划转。境内代理行借记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完成与境外参加行的资金结算。
根据公布的数据,在全球支付货币按金额统计的排名中,美元和欧元占据主导地位。据最新统计,今年1月,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达到3.2%,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四位,仅次于美元(39.92%)、欧元(36.56%)、英镑( 6.30%)。
1980年与香港连通。1983年中国银行加入,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员银行。 1985年5月13日开始使用该系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我国所有能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地方银行银行已加入。互联网已成为国际结算、支付结算、外汇资金交易、国际汇兑等各类业务系统的主要通信渠道。
该组织于2015年12月牵头启动了GPI项目,相关银行也加入进来,该项目就是“全球支付创新”项目。该项目通过与参与银行合作制定新的跨境支付标准协议(SLA),有效解决跨境支付的痛点。 。跨境汇款业务占全球国际结算量的80%以上,在国际业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项目于2017年11月正式投产,随后,项目二期的两个功能分别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月扩展上线,这两个功能分别命名为gCOV(持仓支付追踪功能)和gSRP(汇款止损功能)支付和召回功能)分别。 [1]
银行识别码:申请加入该组织的各银行必须按照该组织的统一原则提前指定其银行地址代码,经该组织批准后正式生效。银行识别码(BIC,相当于各银行的ID号)由八个或十一个可以被计算机自动解读的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用于在报文中清晰地区分金融交易中的相关信息。不同的金融机构。 [1]
11 位 BIC 可分为四部分:银行代码、国家代码、区号和分行代码。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其银行识别码为。
→BKCH----银行代码
→CN--------国家代码
→BJ---------区号
→300--------分行代码
进行电汇时,汇款行根据收款银行代码发送付款报文,即可将款项汇至收款银行。它的原名是BIC,但BIC这个名字的含义太宽泛,我担心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另一种银行识别码系统。因此,渐渐地大家就开始称呼BIC码了。如果银行的BIC只有八位数字且没有分行代码,则其初始值为“×××”。如果您想查询某家银行的BIC号(代码),可以在该银行的网站上查询,或者拨打客服电话查询。
一般企业在使用企业服务时,都会需要银行联行号码,这个号码也有些不清楚。银行联名银行号码为“支付系统银行号码”。联名行号是附属银行营业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及各专业银行系统中用阿拉伯字符表示的联名银行代码。它是地区性银行的唯一识别标志。用于组织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系统\全国支票影像系统(含部分城市同城票据自动清算系统)等跨区域支付结算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由12位数字组成:3位银行代码+4位城市代码+4位银行号码+1位校验位。例如深圳中国银行3,104是银行代码,代表中国银行,5840是深圳,最后五位是序列号。银行联行号是银行进行跨行转账的必要信息。可以帮助系统识别对方银行并完成转账操作。用户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第三方网站、银行官网等渠道查询银行的联行号码。用户在进行银行转账时,还需要注意检查对方账户信息、填写正确的转账金额等细节,以确保转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银行间号码主要是用于国内银行间转账和汇款的代码,而代码是用于国际银行间转账和汇款的代码。银行间号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和分配,代码由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设计、建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