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创新宣讲方法 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2024-11-04
来源:网络整理

一百年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血、汗、泪写成的。它充满了苦难和荣耀,充满了曲折和胜利,充满了奉献和拼搏。丰收……”每天早上8点,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的扩音器就会准时响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志良讲述感人的故事标准“苑曲方言”讲述党的故事历史故事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些风雨飘摇、披荆斩棘的动荡岁月。

当地的声音将党的信息传播到人民心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运城市创新宣传方式。在充分利用活跃红色资源的同时,也兼顾了“线下”和“云”。已向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派出传道人600余人次。等地,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有针对性、有针对性、互动式的宣传。同时,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充分利用LED电子显示屏、交通护栏、社区公告栏等载体,拓展在线直播、音频收听、村级大喇叭等渠道。 ,让党的声音“飞”进千家万户。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一次性”宣传变成“裂变式”宣传

“有远大的志向去牺牲,就是信仰;敢于教日月改天,就是力量。” 8月15日,黄河之滨的临猗县丹子镇霍村村委会大院里,30余名青少年代表围坐一圈,一场党史学习教育交流活动开始了。青年党校讲师以“学习党史,振兴乡村”为主题,与青年财富领袖进行了热烈交流。他们紧紧围绕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谈方案、谈思路,制定规划,为农村各项事业更好发展提供建议。

一次又一次的疑问引人深思——“抗美援朝精神是什么?” “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红色精神、革命精神?”

一次又一次的呼吁令人兴奋——“你怎样,中国就怎样。” “有志青年要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地沟通,群众才能听得懂,党的历史才能飞进千家万户、飞进群众心中。”深入浅出的讲道,进一步坚定了丹子镇党委书记王泽的心。信心。

一场又一场的讲座,把党史学习教育带入千家万户,既是深入的理论指导,又是强大的思想动员。

生动的诠释是最感人的。如今,运城市各县(市、区)宣传团各具特色。垣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史宣传团成员由原来的乡镇党支部成员扩大到各村优秀党员、文明党员。户代表、境外成功企业家、党史专家、劳动模范、退役军人代表、民间艺人等300余名“讲师”,用《原曲溪》、《三句半》、《红》小戏”、“方言”到“短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传达党的声音,使教育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层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报告会。时间更加灵活,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接地气。 “传播给你身边更多的人。

从“被动”聆听到“互动”沟通

“快点,要迟到了,‘夜校’今天要学党史。” 8月20日下午6点,盐湖区西安张更村农民夜校,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教室”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

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批注中将西张庚农业技术夜校介绍为“群众性农业技术夜校”。新形势下,西张耿村继续发挥“夜校”作用,开设党史专题课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等党员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群众关注,邀请老党员、老教师、各类先进人物等,以讲党史、讲变迁、歌颂党情、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

“在夜校不仅可以了解党的发展历史,还可以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课堂上,党的红色故事与村务结合,关系到每个村里的事。”我们,每个人都饶有兴趣地听着。”村民王敏军一边做笔记一边说道。

“讲授党史不仅是给群众讲课、养精蓄锐,也是我们基层干部讲日常生活、倾听群众心声的场所。我们必须结合党史学习,做好我们的党史学习工作。”工作在群众心中。”西张耿村干部任瑞青说。

据了解,西张耕村农民夜校教学班将“党史学习教育+群众座谈会”有机结合起来,探索群众“有要求”、干部“听命服务”的新模式菜”,让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任务成为贴心的联系服务。用实际行动学习党史、了解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努力为人民办实事。

将宣传延伸至基层“末梢神经”

天气炎热,人们想在家听党史课。他们应该做什么?上班族工作繁忙,无暇专心学习党史。我们应该做什么? ……

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实用”,运城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山西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随时随地听音频、看书,实现学习便捷多元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丰富学习方式方法。

平陆县公安局利用平台资源开展“每日成语”学习会;芮城县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组织学习答题“比赛”,活跃学习氛围;运城市委组织部、运城市委党校联合录制《第二十五期《党课开课》微党课视频系列通过“学习强国”山西学习平台广泛传播》 “运城党建”公众号等载体,受众超过10万...

拓宽学习教育传播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面广、受众面广、青少年接受度高等优势,广泛运用新媒体传播党的声音。通过县级综合媒体进行20余场讲座、报告直播,吸引6.7万余名网友在线收听报告、网上留言互动。挖掘整理河东大地上党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发展史,录制《走进河东“西柏坡”》系列节目,通过广泛传播增强教育效果。河津市、万荣县等制作《礼赞中国红》《飘扬的红旗》等短视频在“运城党建”、“今日运城”客户端以及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引起广泛关注。全市农村扩音器也响起,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打通了党的历史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虽然课程以“微党课”形式授课,但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以党史为线索,坚持问题导向,就党的百年历史热点问题进行问答,深入浅出、有血有肉,有效解决问题基层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单一、渠道闭塞、方式枯燥。 “周围神经”延伸至底层。

讲座就像播撒在河东大地的“红色种子”,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推动运城市全面振兴、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 王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