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抖音上最容易创建的账号,也是最难创建的账号。
许多人想创建一个食品帐户。毕竟,吃饭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食物的受众如此广泛,消费如此频繁。
今天村长就来和大家聊聊食物的类别以及可能的方向有哪些。
注:这里先说明一下,这里的美食包括线上线下产品,还有餐饮、零食等产品。
01 菜谱教程号
这是做粮食账的同学最容易想到的。
对于稍微懂点烹饪的人来说,教菜谱的成本是最低的,也是可控的。
只要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刻意买几千块钱的龙虾,普通菜50块钱就够了,视频就是菜谱。
我之前就告诉过大家,五年、十年之后,人们仍然对如何做番茄炒鸡蛋、酸辣土豆丝感兴趣。
但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形式创新。如果没有形式上的创新,这种菜谱教学很难普及。
02 美食店号
如果你不会做饭,那就负责吃饭。
所以,美食探索也是一种方式。一方面,用户对线下美食非常感兴趣。毕竟视频教程大部分都是家常菜,线下餐厅的食物会更丰富。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商家来说,也有促销的需要,尤其是同城的商家。
很多人会说美食餐厅的价格相当昂贵。事实上,根据你的饮食方式,其他人坐在车里可以吃上数百万美元。
其实就看你愿意在这件事情上花多少钱了。比如每天200个的标准,一年也就7万到8万个。与正规团队建账号相比,并不算多。
03街边店铺号
我单独提这个,是因为很多人一想到好吃的东西就会去各种好的餐馆。比如大众点评的评分很高,一些有钱人喜欢去顶级的豪华餐厅。
但其实,这些美食在街边的小店、小摊,或者藏在某个菜市场、公园的一角,也能满足大家的味蕾。
关于街边小店,我见过两种模式:
一种是To B,就是采访各种路边摊商,了解他们如何赚钱,然后提供培训和特许经营,比如Bill 之类的。
第二个是To C,就是只找街头小吃,有烤香肠、炸豆腐、烧烤、炒饭等等,比如在1000个摊位上吃。
其实这样的账更有趣。每个摊贩都有自己的故事,能拍到100个、300个摊贩,就能让你体会到全国巡演的味道,丰富账号的内容。
当然,我们还得给它添加一些亮点。比如自带饮料的女生,或者长腿紧身裤的微胖女性,更容易吸引网友的目光。
04食品评论号
如果您不想自己制作或不想去商店,还有另一种方法。
只要自己买食物拆箱审查,无论是面包、饼干等零食,还是牛肉、螃蟹等生海鲜。
关于好产品的开箱评价,我之前已经跟大家讲过很多了。有类别、推荐、专业机构等。
与教菜谱相比,开箱食品的一个好处就是新产品会层出不穷。
家常菜谱上不需要搞新花样,但食物上会有更多创新。
所以有时候,如果一件物品选得好,拍得好,它可能会大受欢迎。
05单品产品编号
第五种是比较商业化的,就是自己可以得到很好的货源,更了解产品的优势。
制作美食单品账号时要注意三点:
首先,价格合适的话,一定要吃套餐。没有套餐就卖不出去。
二是批量拍摄。一种食物,你要想出100个场景,100个单词,每天更新3-5条。
三是正常直播。带单品就要充分利用平台的流量,从短视频、直播到流媒体等等。
06 美食挑战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美食领域账号,结合了店铺探索+挑战+用户互动。
粉丝设定话题,博主选择挑战,然后去找商家帮忙做饭。
这种美食其实可以理解为创意菜肴,但内容对博主和餐厅厨师都提出了挑战。
问题有趣、找店时遇到的情况、博主吃美食的经历等都是视频内容的亮点。
其实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方法,那就是吃。
无论是去大城市吃饭,还是去农村吃饭,比如海哥测量地球的视频风格就是这样,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不过这样的拍摄方式非常考验博主的能力。
不仅是一件不要脸的事情,关键是成功率很低,需要大量时间,更适合全职工作。
不像逛商店、做饭、推荐好产品,你可以随时自己做。
当然,赚钱的门槛也很高,所以你可以看到,顶级主播很少,但比一些动辄上百万的博主赚的钱还要多。
07 记录生命数字
最后分享另一款,比较休闲,属于Vlog类型。
第一个是每天下班或者下班后记录自己吃的东西。这不是教导或刻意推荐,而是将烹饪、生活、工作融为一体。
二是根据某个主题去做,比如做不同花样的便当盒,或者20块钱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
但这样的账号最大的问题是增加关注者和变现速度慢。对于性感的女孩来说比较容易,但是对于男孩来说就很难了。
除此之外,食品领域还有其他玩法,比如专门针对人群的、减脂减肥的、给孩子做辅食的、到农村去做饭给孩子吃的。农村留守老人等
事实上,很多成分和产品的本质并没有太大变化。核心是形式、人员、场地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