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联合湖南潇湘支付、华为上线潇湘卡银联支付随用随充功能,解决用户烦恼

2024-11-04
来源:网络整理

4月8日,中国银联联合湖南潇湘支付、华为推出“潇湘卡”银联支付“随充随充”功能,解决用户使用移动交通卡时余额不足,需要临时充值的问题。

“免充值”模式并非首创,京东交通卡已有先例

如何理解“随用随充”功能?

众所周知,移动交通卡的使用方式与普通实体卡相同。使用前还需要对手机交通卡进行充值。只有卡内有一定余额才可以刷卡乘车。 “随充值”正是为了解决每次卡内余额不足时需要临时充值的不良体验。通过签约银行卡的“自动扣费”,达到随用随充的目的。

简单来说,“随充值”功能除了开卡服务费外,还需要额外充值一定金额(潇湘卡30元)(目前大部分手机交通卡免收开卡费) )。激活该功能,可以表示“当手机交通卡内余额低于30元时,每次消费后自动充值”。

因此,30元可以理解为“随充随充”的“门槛”门槛。无论激活前还是激活后,只要你激活了“随用随充”功能,就意味着你的账户里就有了这30元。低于30元的门槛费用将尽快自动补充。

事实上,“用完即充”的“免充值”模式并非首创。早在2019年底,华为就与京东金融、北京交通卡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京东交通卡”的产品。 (详情见:京东交通卡悄然上线,首创NFC免充值模式)

当时的“京东交通卡”采用了同样的免充值模式,只不过建立了一个名为“通行押金”的概念,但只设定了10元的“门槛”门槛,导致消费者在看到这款产品后第一次,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

“随用随充”可以说是对当时“免充值”模式的改进和升级。抛弃了繁琐的“流量押金”描述,提高了门槛,保证单次购买30元的门槛足够。乘坐所有公交车、地铁的费用,避免了人工“押金呼叫”操作。

为什么不使用实时扣除?事实上,移动支付网当时就已经解释过,无论余额是30元还是10元,都是因为交通部的规定要求刷卡账户里必须有“钱”,所以刷卡即可识别卡。至于定多少钱,一方面是合作伙伴之间商务谈判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信用担保的平衡。

京东华为pay支付_京东使用华为pay支付_京东怎么用华为钱包付款

“自动扣缴”合法吗?央行有规定

可能有人会说,最怕这种“自动扣费”的操作。就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伸进你的钱包。既然可以扣除一点,那么也可以扣除很多。

事实上,“自动扣除”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平时使用的乘车码自动扣款、购买视频会员时选择的自动续费扣款、信用卡自动还款等,都属于“预扣”的范畴。对于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此类业务也称为“收款业务”。

2020年10月26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托收业务的通知》(银发[2020]248号)。通知所称托收业务,是指经付款人同意,收款人委托收款机构按照约定的次数、金额等条件,从付款人的开户机构向收款人扣划付款人账户内的资金,并收款人 开户机构不再与付款人进行支付业务进行交易确认。因此,托收业务适合收款人固定、付款频率或金额等条件事先约定且相对固定的特定场景。

从事收款业务的收款机构是指根据收款人委托,向付款人开户机构发起付款指令并完成相关货币资金划转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取得网上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银行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获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的银行支付机构。取得网上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可以为网上商户提供收款服务,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可以为实体商户提供收款服务。

至于催收业务的适用场景,通知文件也有明确介绍。详细信息请参考下表:

移动交通卡的“随充值”功能显然也是“代收业务”的一个应用场景。

延伸:八达通的“自动增值服务”可否借鉴?

交通支付领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小额、高频次的出行场景,是移动支付非常重要的试验场。虽然二维码、手机交通卡等移动支付​​逐渐普及,但事实上,“交通卡”的使用率仍然很高。

京东怎么用华为钱包付款_京东华为pay支付_京东使用华为pay支付

交通卡在乘车时刷卡的体验较好,但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充值”操作,这无疑不适合“先乘车后付费”和“随走随充”的体验。移动支付时代。

香港八达通在这方面做出了创新。它推出的“自动增值服务”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充值问题。

「自动增值服务」是指当您的八达通储值为零或负数,或储值加上备用余额仍不足以支付所需费用时,八达通读写器会自动为您的八达通增值。充值,充值金额由客户申请时设定(可选港币150、250、500或1,000元),金额将从您指定的信用卡账户中扣除。每张八达通每日只可自动充值一次。

虽然申请八达通「自动增值服务」的程序稍显复杂。一方面,您需要年满18周岁,并拥有相应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卡。另一方面,您需要填写信息并向金融机构提交申请,然后等待两到三周。赞同。最后,在审核通过后,你仍需携带该卡并使用指定的NFC设备、八达通PC读卡器,或亲临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启动充值服务。

至于自动充值的钱是如何充值到卡内的,根据移动支付网络的说法,应该是在消费终端刷卡时,终端检测到卡内余额不足后进行的充值操作。

那么,内地卡公司是否也可以借鉴八达通的“自动增值服务”呢?

移动支付网络认为难度相对较大。一方面,这是因为八达通在香港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家卡公司而存在,而且作为一家支付机构而存在。除了交通支付之外,它还有无处不在的零售商户。全港约有一间零售店支持八达通。另一方面,该功能需要卡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在刷卡后实施信用扣除。但由于交通领域线下支付、线下消费延迟结算等问题,存在一定风险。大多数通卡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去扩建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

最后,二维码覆盖了中国大陆的交通支付领域。其先乘后付的支付体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充值的麻烦,而且二维码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当然,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交通支付领域经历了卡、异形卡、移动交通卡、二维码等多种形式的支付工具。未来创新肯定不会停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