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本地生活业务:赵佳臻带队,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4-11-06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 |晚的

作者 |迟到的队伍

从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项业务将由拼多多联席CEO赵家桢(昵称:东灶)负责主导。他是多多买菜推出时负责开城市的第一任省区长,并带领多多买菜多次获得业绩第一名。之后,赵家珍调往特木负责招商工作。接下来,赵家珍将同时负责特木和多多买菜本地生活业务。目前还不清楚他将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本地生活业务。

在拼多多内部,本地生活被视为多多买菜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在电商市场放缓、淘宝、京东围攻拼多多、社区团购增长触及天花板的背景下,拼多多希望将2024年国内业务增长的一部分押注于多多的本地生活业务买蔬菜。

此前,拼多多已抽调人员组建研发团队,效仿美团开发嵌入APP和小程序的新系统,希望能在春节前上线。招商方面,拼多多希望重用多多买菜3000余人的BD团队,在店内餐饮、百货、酒水、旅游等品类上进行招商,但团队的具体策略仍在研究中。讨论。

拼多多原本进军本地生活业务的计划是主动进攻,而不是防守。多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告诉《伴侣》,在此前的计划中,多多本地生活业务上线后,拼多多希望用三个月的亏损来冲击美团的主营业务。如果美团因压力而萎缩甚至放弃,美团精选对拼多多来说将是利好。

自2022年中多多买菜全国市场份额超越美团精选以来,一直稳居第一。但在拼多多内部,这个2020年推出的战略项目并不能令管理层满意。据上述人士透露,拼多多核心管理层的一名成员曾在内部表达过对多多买菜发展的不满,消耗如此巨大的资源,最终面临着低客单价、低毛利的业务——即使成为第一,多多杂货至今尚未实现整体盈利。

多多买菜人士将此次进驻当地生活的举动解读为多多买菜与美团优选之战已定。很多员工投入的精力有限,新业务可以提高人的效率。

在拼多多,大多数员工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他们多次搬家,从国内主要电商网站到多多买菜,再到一年多前上线的特木。现在留在多多买菜的,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向。

三年过去了,社区团购已到瓶颈

2020年到2022年,中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社区团购,总投资数千亿打造全国次日达配送网络,试图在万亿零售市场分得一杯羹,但他们都低估了转变供给、刺激需求的难度。在支付了数百亿元的损失后,不少大企业黯然退出市场。

表现最好的美团和拼多多迄今已吸引超过8亿用户参与社区团购,但其社区团购业务尚未盈利。

2023年,两家公司都采取了一系列实现盈利的举措。多多麦菜在多个省区负责人调任特木后,将近30个省区拆分为78个业务单元,试图精细化运营以追求盈利。美团精选做出了一系列管理调整,试图让业务更加灵活。它还发起了多项活动,希望增加市场份额并赶上多多买菜。

多多买菜运营流程_多多买菜小程序开发_多多买菜业务流程图

多多买菜目前的亏损率为个位数,已接近盈利。美团付出了更高的损失。其2023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亏损153.9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团精选。接近美团的人士认为,美团优选很难实现此前设定的2024年底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两家公司都提出了通过社区团购业务改造农业、重塑供应链的目标,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前拼多多生鲜行业专业人士吴克,用两年时间参与,让拼多多主站生鲜销售额增加近百亿元。在他看来,商业公司改造农业面临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问题是它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涌入市场并改变整个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多多买菜在团单、单价、商户数量等方面都遇到了瓶颈。在每年亏损数百亿的美团的竞争下,多多买菜虽然已经接近盈利,但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整体利润。

如今,多多杂货需要突破瓶颈,交出更好的业绩,以满足管理层的期望。美团优选面临着继续投资还是止损的抉择。

走进本地生活,拼多多低价逻辑遭遇挑战

在过去一年的本地生活大战中,抖音掌控​​了流量,抓住了过去几年大量连锁品牌拓展获客的需求,将本地生活网络拓展到全国各地,依靠代理商拓展市场,丰富货源。

美团正在尝试利用专家分发工具“美团圈”和直播工具“抱团团”来应对抖音的冲击。同时,调整商户资费,放宽各环节门槛,加大对用户的补贴力度。

一些美团员工认为,抖音已经到了分水岭,核销率已经到了瓶颈,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未来想要做大,抖音需要继续在供给和评价系统上投入,花费更高的成本来换取更小的利润增幅。这或许不是抖音想做的生意。

《晚报》获悉,美团内部的乐观判断是,抖音抢走了美团一定数量的商家,但对美团GMV的影响低于市场预期。有美团人士认为,虽然抖音抢走了美团的部分市场份额,但抖音也在帮助美团教育下沉市场。随着用户逐渐成熟,美团可以弥补下沉市场流失的用户。甚至获得更多的成长。

在抖音发力本地生活之前,中国本地生活市场约有4000万商户,其中1200万商户纳入美团点评,约400万商户选择在美团上投放广告或参与促销活动。下沉市场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抖音到来后,美团开始考虑2019年前后主动放弃的这部分市场。

美团对于拼多多可能到来持谨慎态度。一位参观过美团店的人士认为,多多买菜和美团点评的底层架构和产品差别不大。它们都基于货架逻辑。他们的地面部队的扩张能力比抖音更强,这对美团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多多买菜选择在优势市场试点本地生活。 《水》了解到,此前多多购物选择的贵州、辽宁、山东等省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60%—70%。拼多多希望在优势市场开拓有购买力的用户。

走进本地生活,拼多多的首要任务是寻找更多商家入驻,鼓励商家参与活动。在目前已发布的投资公告中,多多买菜将其优势概括为0佣金。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只需联系采购与销售的简单对接。这与拼多多以往的商业逻辑一致,就是尽量降低门槛、降低费率、扩大供应。

多多买菜业务流程图_多多买菜小程序开发_多多买菜运营流程

多多买菜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重用当地3000多人的BD和运营团队,完成门店扩张和运营,迈出融入当地生活的第一步。

但拼多多过去在平台电商逻辑上的成功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复用到线下本地生活业务上,是一个问题。

拼多多过去在其主站、多多买菜、特目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制造业的过剩产能。大量中小品牌和白标商家被淘宝淘汰,需要寻找销售场所。多多提供了这个机会,这也导致他们不得不在这个平台上提供更低的价格来获得更多的流量。

对于到店商家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线下客流,每天能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抖音和美团上卖更高的价格,商家可能不愿意把机会留给主打低价的产品。拼多多的价格很高。

2020年多多买菜上线时,包括拼多多COO顾萍萍(昵称:阿布)在内的管理层每天、每周都会关注各种运营数据,并提出具体策略。去年,顾萍萍等管理层将注意力转向特木后,关注多多买菜运营的频率已经下降到几周甚至几个月一次。

拼多多希望重用多多买菜现有人员,拓展新业务,不仅寻找新的增长可能,也能突破这个3年的老业务。

这一次,多多麦菜走进了当地生活。从启动投资到停业仅用了半个月时间。目前尚不清楚业务暂停的原因,但拼多多已经将目光投向本地生活战场。

“世界上的一切都与速度有关”,但“十起事故中有九起都很快”。资本泡沫时代已经过去。融资和估值在账面上只是暂时的。营业额属于平台,只有利润属于您。公司存在的价值在于持续创造商业利润,而不是创造账面估值。正如我常说的:“与其长得快,不如活得长”!

2022年12月疫情政策调整后,洪水淹没全国,并没有导致房地产和股市大幅反弹。中国概念股的悲剧、中国故事、中国事故。

2023年,负财富效应下,主流消费仍将谨慎,但并非没有亮点,服务业将大幅反弹。

2023年,拼多多市值将超越阿里巴巴,2023年即将赴美IPO。中国企业本土化的故事已经结束,未来属于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故事。

值此2024年新年之际,东哥为大家带来一份电商和消费互联网从业者必听的年度总结报告,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业务,做出更好的企业决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