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腾讯封禁抖音等相关产品三年,涉及数亿用户。最初封禁微信的原因是“短视频整顿”,但在整顿期间,腾讯本身就推出了十多个短视频产品。互联网有记忆。这个事实依据是腾讯无法否认的。腾讯所谓的“恶意陷害”毫无根据。
2、腾讯所谓“违规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不属实。真实情况是,腾讯认为用户的头像、昵称等用户数据属于腾讯的“商业资源”,并据此认为,除非腾讯同意,任何其他产品即使得到用户授权,也不能使用这些与用户相关的数据。数据,否则将构成腾讯所说的“非法使用”。同时,腾讯的产品、游戏及其投资公司可以“合法使用”这些用户数据。腾讯对用户数据的垄断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3.一些专家和法院确实支持腾讯关于个人信息属于腾讯商业资源的主张。本质是,这些专家、法官认为,腾讯对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的权利高于用户本身。天津滨海法院也因此对我作出了判决。四朵山和抖音发布了诉讼禁令。我们认为用户拥有绝对、完整的权利来控制自己的数据,这应该远远高于平台的权利。用户数据不应该成为腾讯的“私有财产”。
4、微信和QQ作为月活跃用户分别超过12亿和6亿的国民级社交产品,不仅拥有完整的用户好友关系,而且已经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市场”主导”产品。基础设施。腾讯限制用户通过微信、QQ分享抖音内容,无疑构成《反垄断法》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当前,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我们也希望这起诉讼有助于明确平台经济如何规范竞争,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
我们对可能旷日持久的诉讼持乐观态度,因为我们对正义和时间持乐观态度,而这两者都是像腾讯这样的垄断企业永远无法垄断的。
对于抖音起诉腾讯垄断一事,腾讯2日早些时候通过鹅肠黑板新闻官方微信账号回应:
我公司尚未收到抖音起诉我公司的相关材料。
腾讯及其产品遵循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理念为用户和第三方产品提供服务。字节跳动的相关指控纯属失实、恶意陷害。
包括抖音在内的字节跳动旗下多款产品均通过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非法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违反平台规则。他们已受到法院的多项禁令,要求立即停止侵权。

字节跳动及相关公司也存在不少侵犯平台生态和用户权益的违法行为。我们将继续诉讼。
两大巨头的矛盾由来已久
据北京海淀区法院官方账号显示,早在2018年5月17日,抖音就以“微信公众号虚构视频来源”为由起诉腾讯。
2018年6月1日,据腾讯微博消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因认为抖音、今日头条恶意诽谤商誉,提起不正当竞争纠纷。由此,北京微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上法庭,要求两家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1元。
此后,双方不时陷入起诉或反诉的“斗争”。
上个月,字节跳动副总裁谢欣在微博上表示,由于微信开放平台缺乏开放性,“飞书文档”微信小程序在审核过程中卡住了近两个月。

谢欣表示,在此过程中,腾讯并未给出任何回应或理由。它只是说“此应用程序正在接受安全审查”,并没有进一步进行。
反垄断是大势所趋
2020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指出,红包补贴、品牌封杀、“二选一”、“大数据杀熟悉”、搜索剥夺、流量限制、技术障碍等可能成为滥用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平台经济场会适得其反。垄断案件不一定需要对相关市场进行界定。
2020年12月14日,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实施严厉处罚。
虽然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执法没有先例,但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2019年共立案侦查垄断案件103起,结案46起,罚款没收金额3.2亿元。其中,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案件36起,占比最高,达35%。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近15起,占比最低。
来源丨相关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新华财经
编辑丨吴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