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赞歌还是诋毁,张小龙的矛盾之一就是他希望延续自己想要延续的东西,比如极简、克制、用完即走、美美哒,但时代和商业都没有还没有回复。 。
2016年12月28日,PRO版微信公开课在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场举行。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披露了小程序。图片/CFP
每日人员/ID:
文/朱六地 编辑/金河
张小龙保持着一贯的沉默。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64.7%的微信小程序用户选择回归原来的手机APP。
小程序于1月9日亮相,一个多月以来,经历了围观、追捧、坎坷。有人进来,有人出去。我们就像看肥皂剧一样猜测小程序的每一个细节。
无论是赞歌还是诋毁,张小龙的矛盾之一就是他希望延续自己想要延续的东西,比如极简、克制、用完即走、美美哒,但时代和商业都没有还没有回复。 。
唯一的例外
小程序上线当天,张小龙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2007年1月9日”,图为新品发布会。
张小龙微信朋友圈截图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旧金山莫斯康会议中心发布了苹果的第一款机型。小程序于1月9日上线,张小龙以此方式向乔布斯致敬。
半个月前,他第二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并发表演讲。他再次谈到了自己的产品看法,并透露小程序即将上线。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张小龙”三个字带来的压力。
这意味着张小龙对小程序寄予厚望。
今年年底,张小龙将迎来他的第四个生肖年。 1969年出生,与雷军、汪峰、陈一洲同龄。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太大变化。他脸上的皱纹似乎没有增加或减少一半,仍然穿着他最喜欢的蓝灰色套头衫。
这让人想起微信朋友圈的主色调,以及微信的起点腾讯广州研发院内部装修的主色调。
如果你留意朋友圈点赞的“红心”颜色,你会发现张小龙其实很早就抛弃了大多数人以往思维中的粉色,逐渐让观众接受了更加极客的蓝灰色。
这些特征无一不透露着:极简主义是张小龙的产品哲学。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是:极简主义是互联网上最好的审美。在吴晓波的新书《腾讯传》中,对方问他微信的设计理念从何而来?答案又出现了。
与年龄的增长相比,张小龙内心的变化更值得关注。广州亚运综合体育场内,原本说话不带任何情绪的理工科男子开始谈论天气,随后是一段长时间的空白。
他突然伸手摆弄耳机,神色既兴奋又紧张。这和之前那个大胆写下对饭否的想法的男人完全不同。
事实上,这并不是张小龙第一次带着小程序亮相。在去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宣布微信将推出一个名为“应用号”的项目。
他的再次出现,更像是对那次公开课的回应——张小龙表示,“申请号”更名为“小程序”。
但这根本不是张小龙的正常情况——微信团队几乎从不向外界透露未完成的功能或产品形态,小程序是唯一的例外。
在微信从无到有的发展岁月里,张小龙写了2359篇很少有人读的饭否日记。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热爱游戏、气质略带自嘲气质、不起眼的ID“”(张小龙英文名广州的意思),就是张小龙。
张小龙《饭否日记》截图
但说到小程序,此前被舆论贴上“低调”、“沉默寡言”标签的张小龙,却转变成了急切又略带骄傲的风格。
一个佐证的例子是,去年11月18日凌晨,张小龙在朋友圈晒出了小程序,“(这是)程序员的一小步,程序的一大步”。附图为一部屏幕破损的三星手机。桌面上摆满了各种正在测试的微信小程序。
在小程序发布前的这堂公开课上,“程序员”罕见地进行了长达76分钟的演讲,回答了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小程序?
程序员的初心
小程序到底是什么?当腾讯公关带着这个问题来找张小龙时,希望他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一个产品从诞生到进入市场,如果简洁有力,比如“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更容易触达用户。
微信小程序于2017年1月9日上线/CFP
张小龙的回答是:“小程序是一种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程序。它实现了让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或搜索的方式打开应用程序。也体现了用完就跑的理念。这个概念是用户不必担心安装太多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无需安装或卸载它们。”
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表达清楚。更通俗的解释是小程序具有app的部分功能。您可以通过微信或扫码进入小程序,获取打车、购物、查询下一班车到站时间、免排队购票等服务。如果说微信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那么小程序更像是人与物之间的连接。
新媒体观察家魏无悔评论说,小程序是微信的初衷。但如果我们回到张小龙本人,这也隐含着他的另一个更私人的意图。
早在2012年5月23日凌晨2点11分,张小龙就在饭否上写道:PC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二维码。
虽然微信的成功给张小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将其推上了产品神的宝座,但直到小程序的诞生,五年前的预言才似乎成为现实。
这一意图可以进一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后。最先晋升为第一代中国知名程序员职位的人包括求伯君、王江民、颜源潮……其中就有张小龙。
那还是一个程序员单枪匹马打天下的英雄时代。有了看似武功秘籍的源程序,他就可以开公司,成就事业,名利双收。
与很多程序员的梦想类似,张小龙不仅想写程序,还希望写一个运行程序的程序——操作系统。
他的事业和名声来得很晚。直到1997年1月,他花了一年时间编写的免费软件(QQ邮箱的前身)发布,并迅速积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万用户。
2000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张小龙是网络时代的悲剧人物。
多年后,张小龙在华科的同学回忆起他的过去:他不起眼的外表并没有给异性留下深刻的印象——张小龙还自嘲说,直到2011年同学聚会,班上还有一个他不喜欢的女孩。认出。当时,他的班只有33人。
但一旦见到节目组,他们就将他视为一流的高手。他还擅长网络、通信和数据库管理,并且一直扮演技术顾问的角色来解答疑难问题。
成为腾讯副总裁后,张小龙开始怀念自己当程序员的日子:“那段时间特别珍贵。因为你可以进入一个异世界,在虚拟世界中构造一个完全虚拟的产品。”
现在,张小龙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计划,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他说。
小程序几乎是目前最接近操作系统的东西。
《膜拜张小龙邪教》
距离张小龙宣布小程序正式上线已经一个多月了。小程序和张小龙一起经历了围观、追寻、坎坷。
2月,第三方机构 (艾媒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网民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称,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应用开发者关注度大幅提升至 94.9%。
但只有9.2%的开发者继续开发小程序,35.2%的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并打算放弃,33.9%的开发者短期内不考虑开发小程序。
回到张小龙最重要的用户:70%以上的小程序用户添加的小程序少于10个。 64.7%的小程序用户在体验过小程序后选择回归原来的手机应用,只有11.5%的用户继续支持小程序。
腾讯仍将小程序视为“明星产品”并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变化。张小龙的微信团队也回应称,小程序并不是很多外界粉丝最初理解的“风口”或“巨大流量入口”,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创新的产品,对其前景非常看好。
这与6年前微信诞生时的场景完全不同——上线90天,就获得了400万用户; 433天后,用户数突破1亿;目前活跃用户数约为8亿。
2016年1月11日,广州,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表演讲。图片/CFP
依托已成为移动社交界王者的微信平台,生来就带着光环的小程序表现平平。看来,这是张小龙成为产品大师以来遇到的第一次挫折。
在产品世界里,媒体曾总结过以张小龙为代表的程序员共有的一个“主义”——对自己和人充满困惑,并试图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手段来应对。
2012年7月,张小龙甚至在腾讯内部发表了长达8小时20分钟的长篇演讲。他很少谈论欲望、性、暴力、哲学、艺术和产品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微信如何应对这种困惑。 。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几乎没有被打断。这场马拉松式的演讲让张小龙成为了新一代产品经理的偶像。搜索引擎上至今仍能找到不少“乞求”张小龙八小时演讲视频的帖子。
“张小龙教”的信徒因此将张小龙视为圣经,称张小龙为“接近神的人”。因为微信很好地实现了这种回应,让人们摆脱孤独,与人、与世界产生联系。
不过,张小龙的第二个创新小程序,主推离线连接和即时使用,希望实现人与物的连接。但由于其封闭性,并未收到任何回应。有人用“走下神坛”这个词。四个字来形容张小龙。
腾讯产品经理尤洛(化名)很平静:“以前的神明和现在走下神坛的人,都只是外界给予的好坏名声。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产品的成败很正常。”更何况,还不能谈失败。”
他是一个矛盾体
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很难捕捉到张小龙在社交媒体上的想法。自1月9日讲话以来,他在微信朋友圈中没有说过或写过半行文字。
他并不是不知道外界如何看待他。
就像2011年,微信诞生后,各种抄袭KIK、KIK的指责纷至沓来,但张小龙一直保持沉默。
但在微信更新3.0版本后的启动页面上,很快出现了一条“回应”,是一张迈克尔·杰克逊的照片和一句话:“你说我错了,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这就是张小龙的对抗。
2016年1月11日,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分享微信价值观图谱/CFP
同为产品经理、比张小龙大一岁的周鸿祎曾向《博客世界》描述张小龙内心的自信和自豪——在腾讯接手QQ邮箱的初期,毫无起色。也有人质疑他,但他不服气,想重新开始。证明你自己。
“就像一个习武的人,一开始并不是武林高手,但他躲在山里苦练武功,久而久之,内力就增强了。”周鸿祎说道。
后来,惊心动魄的微信诞生了——这也是张小龙的对抗。
这位产品经理身上还夹杂着一种矛盾而奇妙的气息——他是一位资深摇滚音乐爱好者,一位中年文艺男,情感细腻,视产品为艺术品。
比如,他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卖掉它时的感受:“在我心里,它是有灵魂的,因为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塑造它那一刻的意识。我突然有一种后悔的冲动。” ”。
虽然在没有明确入口、不起到流量分配作用的小程序诞生后,张小龙自身的文艺气质却被一些人指责成为产品商业化的障碍。但如果你仔细阅读他的演讲,你会发现他在面对产品时坚持理性。
“做产品最需要理性。那么在理性的基础上,你可以了解更多的文艺或者人文元素在里面。但它一定不是主体,不是基础。一个产品有很多层次来看待它,而人文只是它的一方面,很多时候是无法放大的。”
当他第一次回应微信是否是克制产品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你需要非常克制去做某件事,那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行为。”但我认为,当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们不必压抑自己,切断很多我们想做的事情。”
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合理性。合理性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那么,小程序合理吗?
2016年12月28日,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上演讲 图/CFP
在微信诞生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张小龙说:“你能感觉到现在社会有一种趋势,或者说人中间有一种趋势,它像潮水一样朝某个方向走。这种暗流是最切割的。” - 边缘和最流行的趋势。”
对于张小龙来说,小程序所代表的方向可能是未来一场革命的暗流。
大家互动
您看好微信小程序吗?
人民网文章为人民日报原创。尊重原创,如有侵权必究。
“李白:我有点厌倦了杜甫对我一生的热爱。” |每日签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却没有王伦送我的礼物深情——《赠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