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热闹而安静的方式来到这里,拥有 25 年历史的 IBM 中国研究院最近落下了帷幕。
IBM 是一家被称为“蓝色巨人”的美国老牌科技公司,上月底悄悄关闭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研究院。在 IT 界,这无疑是一件大事,但实际上,IBM 关闭中国研究院的事情进行得如此低调,以至于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为什么“蓝色巨人”关闭了中国研究院?有观点认为,近年来,IBM 业绩低迷,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研究院没有盈利能力,因此出于“战略调整”的考虑而关闭。说
白了,IBM 已经变得更加紧密,不想继续“筹集”这个无利可图的中国研究机构。
在商业中,利润最大化是每家公司做出任何决定的根本起点。然而,上述分析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科技公司的崛起,国外科技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结果,一些外国公司无法生存,最终不得不亏损。
IBM 中国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这些领域都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重点关注。无论是技术层面的研究进展,还是商业层面的落地,中国本土科技企业普遍都比较好。
事实上,之前失去中国的美国科技巨头,包括 eBay、亚马逊、甲骨文等,都面临着来自中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一场又一场无形的战斗,也见证了中国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IBM 中国研究院成立于 1995 年 9 月,是全球 12 大研究机构之一,也是 IBM 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家研究机构。2008 年,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IBM 中国研究院也成立了上海分公司。
在过去的 20 年里,数百名研究人员在 IBM 中国研究院工作,其中大多数拥有中国和世界各地顶尖大学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在鼎盛时期,IBM 中国研究院是许多中国 IT 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地方。无论是薪水还是职业自豪感,都是中国科技公司无法给予的。
IBM中国研究院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环境治理、电力能源、物流、医疗健康、金融等行业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例如,诞生于 2011 年的“”项目,一个集成了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自动推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程序,在美国的一档电视问答节目中一举击败了两位人类冠军,一举成名。
这个“沃森”项目蕴含着 IBM 中国研究院的智慧。
后来,IBM 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签订合同,将 应用于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做出诊断。2019 年 2 月,“沃森”也登陆武汉市第四医院,接受癌症患者的诊治治疗。
然而,IBM 在中国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2017 年,腾讯发布了首款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腾讯米影,主要用于食管癌、肺癌、糖尿病、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辅助诊疗,可以帮助医生在数十秒内智能判断病灶结果。
自发布以来,腾讯“米影”已部署在江西、辽宁、重庆、四川、河南等地的医院,辅助医生阅片近 3 亿张,服务超过 160 万患者。去年疫情期间,腾讯的“米影”也应用于湖北省多家医院,帮助医生数倍提升诊断效率。
看看其他领域。
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落地场景。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 IBM 提出的。然而,IBM 在中国一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努力并不顺利。
2018 年,有媒体报道称,IBM 在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比如南京的智慧交通项目,遇到了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最终基本退出。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在杭州的智慧城市项目使杭州成为中国最智能、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从改善交通拥堵到整个城市的运营治理,杭州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
目前,阿里巴巴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已在长春、石家庄、泰安、汕头、福州、澳门等城市复制,甚至走出国门,落地马来西亚等国家。
由此可见,IBM 中国研究院,面对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应用部署上,无法获得任何便宜。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失败并出于各种原因选择退出,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它们都在中国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在他们退出的背后,有一家、两家甚至很多中国公司强势崛起。
早在 2019 年,两家美国科技巨头就从中国市场进行了重大撤退。
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公司“ ()”。同年 5 月,甲骨文关闭了其中国研发中心并解雇了近 1,600 名员工。
甲骨文之所以陷入这样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它误判了云计算的行业趋势,而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百度等中国公司则抓住了机会,继续蚕食甲骨文的市场。
例如,阿里巴巴最初使用 的数据库,但在时任 CTO 的王健的领导下,成功开发了云数据库系统“阿里云”,现在占据了国内数据库市场的 40%。
随着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等更多云服务产品的推出,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
第二个是亚马逊,一家深耕中国 15 年的美国电子商务巨头。2019 年 4 月,亚马逊宣布将不再在中国国内市场开展业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市场,亚马逊为何要离开?
因为我不能再这样做了。在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围剿”下,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到不到1%,网站长期无人看管,即将“长”出蜘蛛网。
这与 2006 年美国在线拍卖和购物网站 eBay 在淘宝的猛烈攻击下选择退出中国的情况相同。亚马逊和 eBay 真的可以说是一对难缠的兄弟。
早在 2016 年,共享经济的代表公司美国网约车应用“Uber”因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干脆将自己“卖”给了滴滴,从此彻底消失在中国用户的视野中。
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仍然生存良好的美国科技公司,如苹果和特斯拉,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虽然他们在中国市场上有竞争对手,但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技术方面还没有超过他们。 和品牌。
比如苹果的iOS操作系统、芯片、软硬件生态,就连扛着国产手机第一旗帜的华为,相比之下也未必占上风,甚至任正非都表示“好用”;再比如特斯拉,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号召力,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上世纪 90 年代左右,IBM、、 和 等美国科技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市场,随后相继在中国设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以推动产品或服务的本地化。
这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占据了领先地位和主导地位。掌握新技术、新模式的美国科技公司,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新一轮的全球扩张,开拓新的市场。而中国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
当时,中国也将美国和美国的科技公司视为重要的学习对象。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有一句经典话: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向先进企业学习。这句话后来被解释为: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葫芦,抽出最好的勺子。
例如,成立于 1995 年的雅虎,带动了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网易、新浪、搜狐的成功,也被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效仿。
学习和模仿一般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常常模仿,永不超越”,另一个是“胜过青”。
好在,中国企业有很多失败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模仿,但第二种结果的失败更多。今天,雅虎已经倒闭,但网易、新浪和搜狐在经历了风雨后仍然活着。
其他企业,包括上述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滴滴等,在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共享出行等领域,也从过去的跟风模仿走向了引领和超越。
这也是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的失败和中国企业的不断崛起所体现的时代发展新趋势。
日前,就在IBM中国研究院关闭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科技公司自己设立的研究院传来了好消息。
阿里巴巴达摩院成立于 2017 年 10 月,迄今已设立 14 个实验室,三年多时间,在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 60 多项“世界第一”,发表论文 1000 多篇。
这样的比较真的很感人。
当然,中国的科技公司还是有短板的,美国的科技公司还是有“杀手锏”的,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
预计下一个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电力和计算机,可以在中国和中国的科技企业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