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明确自2022年3月1日起,禁止将个人收款码用于商业服务,禁止将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支付。 -脸部集合。据了解,央行新规并没有完全禁止支付码的商业用途。个人可以申请将支付码变更为商业用途,但相关部门仍在研究变更标准。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条码支付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条码用户请参见特殊商户管理。 《通知》要求,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特约商户相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收藏条码开展经营活动。相关代收服务。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租赁、采购商品、接受劳务、广告、促销产品、纳税等。但日常生活及非商业性消费活动中的个人支付条码不需要设置。由特约商户管理。
使用“码标签”或印刷封装二维码的商户需要向支付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换为商业支付码,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 ”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在回答记者有关《通知》的提问时表示,《通知》要求个人静态采集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异地采集。非面对面采集,必要时实行白名单管理。防止个人静态支付条码被出售、出租、出借,构建赌博活动网上充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