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报价
魏诗真的来了。
9月15日,当人们打开微信朋友圈右上角的拍照按钮,准备发送照片时,却意外发现,除了“拍摄”、“从相册选择”、“取消”三个选项外,还有是一个额外的新选项:“用显微镜拍摄”,下面标有“促销”一词。
这意味着任何使用朋友圈功能的微信用户都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找到“用微视拍摄”按钮——如果他/她还没有下载微视,只要点击这个选项,微视就会下载直接弹出页面。
发朋友圈的功能选项几乎是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入口。现在这个入口已经成为微视“限时促销”的工具。此外,微视还开通了朋友圈分享链接——只要注册微视账号,就可以通过微视将拍摄的视频分享到朋友圈。
从打开朋友圈功能、发现“微视”,到下载微视、发布微视视频到朋友圈,微视功能是围绕微信朋友圈诞生的,从无到有,形成了“闭环”。
与此同时,在腾讯视频热播的清宫伦理剧《如懿传》中,与剧情相匹配的微视频情境广告频繁出现——妃子与皇帝通过微视频远程交流。这让微视获得了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的广告曝光率。
伟石一下子就“红”了。
App分析师App显示,《微视》的下载量在iOS免费排行榜上的“摄影和视频”类别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全民短视频应用”抖音,排名第四的是快手。据《分析工具》统计,8月19日至9月14日,微视日均访问量维持在6万-8万次。
毫无疑问,拥有10.4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给微视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腾讯视频等腾讯产品的助力,也增加了微视的曝光度。
微视是腾讯旗下的短视频产品。它诞生于2013年,原本是一个“8秒视频”的发布和推荐工具,但在腾讯内部一直不温不火、默默无闻,更不用说被大众广泛熟知。 。随着今日头条明星级短视频工具抖音的火爆以及腾讯投资的短视频分享平台快手的崛起,腾讯感觉自己在社交领域的根基已经松动,仅靠微信是不够的。 。
这也引发了2018年4月至5月围绕微信朋友圈抖音分享功能突然爆发的“头条腾讯大战”。此后,腾讯大幅加大对微视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姓“微”,但微视和微信在腾讯内部并不属于同一业务部门。微信隶属于微信事业群,运营中心位于广州。在本次战略调整中,微视从网络媒体集团(OMG)转入社交网络集团(SNG)。
鉴于微信团队的运营独立性较强,以及腾讯内部各业务部门很少相互合作的“特殊”文化,微信可以在朋友圈最重要的入口处添加微视的限时促销,并动员促销如果没有腾讯高层的直接推动,微视其他腾讯内容流量门户网站的崛起是不可能的。腾讯内部对微视的资源倾斜已经比当年的《王者荣耀》还要重。
“你可以认为微视向微信要资源,高层决定给,但怎么给微信说了算,入口的位置也由微信主导。”一位微视内部人士表示。透露给品万。该计划于上半年提出,最终于9月份实施。
微信养微信
腾讯必须有自己的短视频产品——它是社交网络的未来,但微信可能不是。
事实上,“逃离朋友圈”的声音早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人们花在社交和娱乐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抖音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产品。不可否认,它也成为了一种威胁,转移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它会成为社会的替代品吗?腾讯不会押注这个未来,只能改变它。 “凡是与社交相关的事情腾讯都会做,即使无法取代微信,但如果大家的社交聊天都转移到其他地方,对腾讯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一位微视内部人士对品玩表示。
为了堵住用户逃出腾讯的路,微视被赋予了“入门”级的推广资源,并利用微视重新激活了人们的微信朋友圈。 “两个事物的结合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的效果,它可以被视为这次合作的汇聚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标榜是合作,但实际上是微信在用资源和流量来“养育”新生的微视。微信的规模和范围太大了。或许四五线城市的微信用户中,还有一些从未使用过抖音,甚至接触过短视频。虽然这群用户并不是微视的主要目标。
但即使排除微信的10亿用户和抖音的3亿用户,在腾讯看来,剩下的7亿都是不可分割的市场。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邱梦辰认为,通过微信门户导入的流量对微视的影响可能不大。 “一些普通人(非专业内容制作者)日常所见的东西,其实没有人会喜欢,甚至没有人愿意看。”
微信的这个流量入口是给绝大多数普通人(非专业内容生产者)的。 “如果这个基数太大,就会稀释平台上唯一专业MCN产生的优质内容,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建立有粘性的内容生态。”邱梦辰告诉品晚。
花钱、资源、明星
腾讯在微视身上投入了流量、资源和金钱,希望它能够成为抖音甚至快手的竞争对手,但这件事并不是资源和金钱那么简单。
一位抖音内部人士告诉品万,“抖音前期确实是靠运营做的,前期没有投入,全靠精细化运营。”公司的产品策略更加注重运营。比如,对待华达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教育和创作上;在调整产品bug的过程中,我和一位时差专家一起工作,基本上修改了一个版本并再次测试。专家们也非常配合,有一种共同创造一个游戏和这个产品的感觉。 ”
微视内部人士认为,“抖音的运营做得比较好,因为在微视之前,抖音已经做了一年了”。问题的本质在于时间窗口,微视拥有“先发优势”。到目前为止,短视频市场已经被后来者赶超。是否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故障,或者返回时是否很难从起点恢复运行。这本身无法确定。
卫视今年更加注重名人的引进。这就是它由于后来者劣势而采取的操作方法。抖音无疑是流量最大的平台。对于网红和视频内容制作者来说,抖音是他们的首选,因为他们首先要赚钱。如果说抖音的运营主要是以网红和KOL为主,那么微视现在关注的则是聚焦明星,花钱签约明星,利用明星力量与草根网红竞争。
据抖音内部人士向品万介绍,抖音内部操作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一方面,合作伙伴了解平台的期望,很容易在标准上达成共识。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内容生态不是靠钱就能搭建起来的,也不是靠入口就能进入的。 “运营、预算、合作伙伴选择,这些标准在早期阶段也在内部发生变化。”
一位在抖音上制作科普内容短视频的朋友告诉品玩,他曾尝试将抖音上的一些内容搬到微视上,但很快就放弃了。 “除非招募MCN,否则他们很难给出任何推荐。”他推测这可能与算法机制有关。他的抖音粉丝一个月就破百万了。
但微视内部人士认为,这与算法和机制无关。 “这不是分布问题,而是容量问题。微视的用户数量没有抖音大。”在算法方面,他表示平台并没有特别的流量倾斜。现在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算法)都差不多。
在技术层面,抖音作为“头条”产品,以算法和内容分发为核心优势,能够准确识别一个人需要什么、想看什么,然后推送最合适的内容。与今日头条相比,腾讯的算法能力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要知道,腾讯目前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而是不同的业务部门独立运作。微视只能使用SNG( )的技术架构。不过,从腾讯云的一系列动作来看,短期内腾讯或许也有打造技术平台的想法,或许未来会像阿里云一样,打通整个技术体系。
有哪些机会?
对于短视频用户来说,心理上一直被抖音占据,甚至认为短视频产品只有抖音和非抖音两类。
考虑到后来者的劣势,签约明星制作内容无疑是短时间内快速吸引大量用户的一种方式。与网红、KOL等具有受众喜好等不可控因素的网红、KOL相比,网红内容的制作成本在时间和专业性上都具有很大优势。拥有自己流量的明星,仅仅通过每天发布的帖子,就会吸引大量粉丝观看。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也是最自然、最牢固的关系链,会迅速增加这部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除了联动自家造星综艺《创造101》,微视还邀请黄子韬/张杰等明星担任代言人,周杰伦的新歌《下课等你》在微视首播。明星资源无疑会很快赢得粉丝。虽然签约明星资源的成本远高于网红或内容制作平台,但节省下来的是内容投放的时间和试错成本。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有投资就能看到流量的生意。
如今,微视还推出了“拉长腿”、高能舞蹈工作室、视频追踪、歌词字幕、AI美颜滤镜等功能。这些技术手段是提升平台UGC内容的关键因素。它已经成为了短视频产品应有的样子。
让微视中文化,这或许也是腾讯今后最有可能在短视频领域取得领先的机会。不过,微视目前的界面仍然是和抖音一样的“滑动滑动”模式。
对于微视的未来,或许现在还不是明确方向的好时机。得到微信的支持,接入微信确实给出了一种可能性,这意味着有机会捕获超过10亿的用户。至于你拿到之后如何消化,给你之后能不能抓住流量,还需要时间去检验和修正。也许到了成功的那一天,人们会在战略决策层面上谈论它。但或许,它的初衷只是一个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