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发布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涉假冒苹果蓝牙耳机案

2024-11-10
来源:网络整理

南都讯记者赵青实习生马新宇通讯员陈康秀王雪4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第一批)。其中一起案件涉及假冒苹果蓝牙耳机。

苹果公司是“”和“PRO”商标的权利持有者,该商标已获准使用在耳机等产品上。

被告人罗某洲、马某华等人生产假冒苹果商标的蓝牙耳机并对外销售牟利。该案涉及一款假冒苹果蓝牙耳机,与苹果手机连接后,弹出窗口中显示“”或“Pro”。销售额高达2210万元。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使用”不限于将商标使用在商品、产品包装、容器等有形载体上,只要是用于识别商标注册人的行为即可。在商业活动中商品的来源,就构成了商标。使用。

蓝牙耳机的消费者需要通过蓝牙配对来寻找设备。识别蓝牙耳机产品的来源不仅仅是通过产品包装,更重要的是通过设备找到正确的配对项来实现蓝牙耳机功能,识别蓝牙耳机产品的来源。

蓝牙耳机连iphone_蓝牙耳机苹果连接手机没有声音_苹果蓝牙耳机怎么连接手机

被告生产的假冒苹果蓝牙耳机在配对、激活过程中,在手机弹窗中向消费者展示“”、“Pro”商标,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自己购买的产品是假冒苹果蓝牙耳机。链接到的产品是由苹果公司制造的,导致对产品的误解和来源的误认构成了刑法规定的“使用”商标。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一审判处被告人罗某洲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判处被告人马某华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80元;其余六名同谋被判处两年徒刑并处罚金。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含义】

蓝牙耳机苹果连接手机没有声音_苹果蓝牙耳机怎么连接手机_蓝牙耳机连iphone

物联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该案是一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新型商标犯罪的典型案件。

本案明确了以移动数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智能识别为代表的新型商标使用方式的认定司法标准。穿透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表象,准确把握商标犯罪实质,利用新技术打击。该犯罪行为对于类似案件的判断具有典型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