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网站建设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文结合教学目标,对《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在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网站建设与维护;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方法 文件识别码:A1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站已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单位形象的重要标志。网站建设和维护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学习和掌握网站建设和管理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站建设与维护”涉及到很多工具和技术。在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网站、网页等概念并已熟悉数据库技术的前提下,要使学生快速熟悉各种网站建设工具,掌握各种网站建设技术、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关键。 2 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置 《网站建设与维护》是我校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网站建设的步骤,规划和设计网站,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能够综合运用静态网页技术和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创建网站,掌握网站测试和发布方式,熟悉网站推广和维护技术。
本课程全面介绍网站规划设计、建立与配置、制作与测试、发布与维护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网站建设基础知识、网站规划设计、网站建立与配置、网站制作技术、小型网站建造。实例、网站测试与发布、网站推广与维护等。 网站建设基础主要讲授网站的基础知识、网站分类及特点、网站架构和网站建设步骤。网站策划与设计主要教授网站栏目策划、网站目录结构设计、网站风格设计和网站设计。导航设计、网站建立与配置主要讲授注册域名的申请、网站空间的申请、IIS以及安装与配置。网站制作技术主要教授网页设计、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脚本应用和网页编程技术ASP.Net。一个小型网站建设实例以留言板网站为例,介绍如何综合使用、、、脚本、ASP.Net,开发动态网站。网站测试与发布主要讲授网页测试、访问方式的选择以及网站发布。 、网站推广与维护主要讲授网站推广与推广、网站更新、网站备份、网站恢复、网站管理与维护的一般方法。本课程以一个小型网站建设实例为中心,结合静态网页技术和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详细讲解Web应用的构建和维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利用多种技术独立搭建和维护网站的能力。 3 教学方法与实践 《网站建设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它涉及到很多工具和技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学生能够整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技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 3.1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利用案例组织学生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以“空谷幽兰的网站”为案例,在课程第一课向学生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学完本课程当然,他们能学到什么技术,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 “空谷幽兰网站”是一个小型的个人网站。网站共有8个栏目:首页、精美图片、精美文章、幸福微笑、留言板、网站链接、网站简介及后台管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空谷兰花网站”是一个小型网站,涵盖了本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和技巧。它有使用该软件制作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以及使用该软件制作的精彩图像。网页的布局和静态网页的制作就完成了。使用ASP.Net为网页添加动态特效并实现留言板和后台管理功能。
“空谷兰花网站”是一个有趣的网站,也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易于学生接受、易于实施的网站。第一堂课对该案例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理解。对目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案例分解为各章节对应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 3.2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项或多项具体任务,以每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为线索,巧妙地在每一步中暗示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而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在第一课就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大任务:参考《空谷幽兰网站》创建一个动态网站,并实现网站的发布、更新和维护。这个大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又细分为九个小任务,包括:网站规划设计、收集信息和资料、申请注册域名和网站空间、搭建Web服务器、制作动画、图像的使用和处理、使用使用ASP.Net开发Web应用程序,使用脚本为网站添加特效,并发布和维护网站。
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展,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一完成九个小任务,从而最终顺利完成大任务。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这一具体任务展开的,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每项任务的同时不仅掌握了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知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3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并在项目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教与学”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完整的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最终项目评估的整个过程。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人网站、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之一,或者开发其他类型的网站。但网站的实现必须能够涵盖本课程所包含的重要知识点和关键技术,例如动画的运用、网站图片的制作或处理的运用、表格或图层的合理运用等网页,并使用 CSS 样式表来控制网页的外观。 、使用SQL创建后端数据库,使用ASP.Net实现对数据库中记录的访问(如浏览、添加、删除、修改功能),合理使用内置对象等。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项目的最终评估,作者为他们提供了项目评分标准。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技能。 3.4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指大学实验室在时间、空间、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实验学习和研究的教学方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除了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的上机时间供学生练习。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方式。本课程有一个以“动态网站制作大赛”形式的开放实验项目。有兴趣参加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指定机房上机练习。本项目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动态技能。网站制作层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行科学实践,培养拓展自身能力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3.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1)建立了“网站建设与维护”教学网站,并在大纲上发布,电子课件等都放在网站上,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在线学习。网站还具有在线考试和留言板功能,让学生可以在线测试自己的知识,在线回答问题。 2)建立一个FTP服务器,将本课程用到的软件(如IIS、.Net、.NET 2003、SQL 2000、8、MX 2004等)以及一些好的学习光盘放在服务器上,以便学生可以下载使用,也方便学生保存作品。 3)向学生推荐好的学习网站(如)和资料库网站(如)。 4 考核方法的改进 由于《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实践性较强,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建设和维护网站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笔试考核模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需要将考试的重点转向对学生实际技能的考核。对学生成绩的评价采用平时+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
常规成绩占30%,每日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提交、电脑实验等进行评分;实践成绩占70%,实践成绩以学生学期末完成的作品为准。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操作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结束语 《网站建设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为主动,采取有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谢庆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应用[J].工业与技术论坛,2007(10).[2]吴连贵,亦喻。高职院校《网站设计》精品课程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7(9).[3]徐元琪.浅析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学报中山大学学报,2005,25(04).[4]乐文兴.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06).和论“和” 康美娟(的,,):“和”是一个非常和,“和”的和在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