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蛋仔派对,家长该如何应对?

2024-11-1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杨明

这个暑假,很多家长都因为孩子沉迷游戏而犯愁。

勤勤六岁的女儿正在乡下爷爷奶奶家避暑。他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回去看她。他发现孩子对一种叫“蛋人派对”的游戏很着迷。 “我开始玩半个小时,然后每天玩两次。”三个小时里,如果不让她玩,她就会哭,不吃东西,解释为什么孩子们都在玩,她却不能玩。”

勤勤对此感到非常不解和担心:不仅女儿沉迷于“蛋男孩派对”,他身边的其他孩子和未成年人也沉迷其中。 “当孩子们在一起聊天时,如果没有这个游戏,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相比琴琴女儿的“上瘾”,她还担心未成年人大量“氪金”的问题——《街点商业》编辑有一个11岁的孩子,正在小学读五年级。学校在重庆。住在同一小区的一位同学今年偷偷用父母的手机充值,在“弹子党”消费了3万多元。经父母投诉申请退款,仅退还3000多元。

《蛋人派对》是网易旗下一款类似秋豆的游戏。去年5月开始公测,今年春节期间成为爆款产品。日活跃用户数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网易游戏历史上最高的月活跃用户数。游戏。

那么,“蛋男孩派对”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呢?而还有什么比未成年成瘾和氪金更可怕的呢?

01 “防沉迷系统”不防守?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在玩‘蛋仔派对’,想方设法充钱的也不少。有的同学用零花钱、压岁钱,有的则用长辈的手机充值。”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方式偷偷支付。”小学五年级的乐乐说,“有的要几百元,有的要几千甚至上万元。”

乐乐的一位同学在“蛋男孩派对”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用爷爷的手机号码注册了一个账户,并表示自己每隔几天就花钱开盲盒、买皮肤。 “盲盒抽奖一次是60个蛋币,也就是6块钱。很多时候,抽到100多块钱,就抽不到想要的物品了,还想抽更多。”

这一说法得到了乐乐老师《极限生意》的证实。

“学校里不允许带手机,上课时手机和手表都会交给老师保管。不过从孩子们的聊天中我们可以知道,班上很多学生都在花钱玩这个游戏,可能是在开始之后春天开学,”老师说。虽然老师和家长都进行了沟通,但不少学生还是一有时间就偷偷玩“蛋人党”。

“蛋男孩派对”在未成年人中有多受欢迎?从网易的财报中可以得到一些印证。据《格隆汇》今年3月1日报道,网易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弹子党”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3000万大关,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甚至小学生成为其忠实用户。玩家。

这是一款标记为“8+”的派对游戏,玩法与 Fall Guys 类似。虽然游戏按照年龄分类,8岁以上都可以玩,但大量未成年人、小学生沉迷游戏、花钱玩游戏,仍然给很多家庭带来困扰。

黑猫投诉平台截至目前已有8000余条有关“蛋男孩派对”的投诉; 《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大象报》、《江》等主流媒体近六个月也发表了近百篇相关报道。

例如,今年4月20日,重点新闻网站“中国产业网”报道称,1月至4月中旬,滨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收到有关“鸡蛋派对”游戏的投诉多达5000起。 。 “鸡蛋派对”经营地点位于杭州市滨江区。

无论是用户投诉还是媒体报道,大多都指向未成年人沉迷、诱导充值、不退款等问题。涉案金额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孩子在iPad上玩《蛋人党》,充值6000多元,提交材料后,平台不同意退款,称除非有视频监控,否则无法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孩子充电。” 7月26日,有网友投诉儿童偷偷充值消费,平台要求的证明材料过于苛刻。再说了,有多少成年人会玩“8+”的卡通游戏呢?

游戏平台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期限、时长、付费条件等早已有相关规定。 2021年8月30日,史上最严格网络游戏防沉迷新规实施。未成年人每周只能玩3个小时的网络游戏。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访客体验方式)向未实名注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从相关投诉和身边大量案例来看,小学生已经成功绕过了《蛋童排队》的防沉迷系统。

“在游戏注册、充值、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平台不会对未成年人进行任何身份认证。”一位家长表示,9岁的孩子春节期间拿着手机,在iPad上登录“蛋人党”后,已经连续使用了六个月。他们都在默默地充电。 “消费后,支付记录被偷偷删除,大人很难察觉。”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没有进行过一次人脸识别认证。”上述家长无奈地说。

据“吉子德商务”核实,进入“蛋男孩派对”主界面时,系统提示您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以确定是否纳入防沉迷控制。随意输入其他成人身份信息后即可顺利进入游戏。不会进行二次验证,也不会限制游戏在线时间。

支付宝手机充值卡_kacn支付宝充值_骏卡充值 支付宝吗

从支付角度来看,购买皮肤或抽盲盒时,可以选择支付宝、微信支付、花呗、云闪付、QQ钱包、君卡等支付方式——无需短信等二次认证身份验证消息。 。

简单来说,如果绕过实名制,充值、消费就“畅通无阻”。如果家长不小心,孩子可以通过指纹支付、偷看密码、偷偷转账等多种方式完成充值消费。

这意味着,史上最严格的网游防沉迷新规实施两年后,《蛋男孩党》依然没有“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验证设置。即使未成年人冒充他人身份登录进行购买,平台也没有任何身份识别措施,根本无法起到任何防沉迷作用。

02 “绑定”奥特曼诱导消费?

据网易此前官方宣传,其开发了基于大型深度学习模型的AI未成年人保护系统,拥有AI识别未成年人保护系统以及针对未成年人玩家非理性消费的干预模型。 “包括面部识别在内的技术已经应用于网易游戏的大部分产品中。”

在网易日活跃度最高的《蛋仔党》中,AI人脸识别等更先进的防沉迷系统为何无用武之地?

有游戏行业人士分析,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网易“深知”“弹子党”的主流用户群体是小学生等未成年群体。一旦AI人脸识别等技术加强,就会流失大量用户。

另一方面,“蛋男孩派对”是连丁磊都没有想到的“摇钱树”。毕竟网易此前在大DAU领域并没有成功案例,而监管收紧的结果就是很多小学生不会充值氪金,这将直接影响网易的营收。

七麦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2月,《蛋仔党》仅在iOS上的收入就达到2734.4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超越《原神》,为网易游戏收入贡献约5%。收入在%左右,是网易重要的“摇钱树”。

事实上,从“蛋男孩党”的商业模式来看,很难排除“诱导消费”的嫌疑。

“操作门槛低,游戏模式简单,注重社交,覆盖尽可能多的年轻用户。比如6岁的孩子就可以轻松上手。这就是《蛋男孩派对》传播度高、DAU大的原因。”游戏行业专业人士的分析。

在产品创意和营销策略上,《蛋男孩派对》的想法是,一方面利用CP组队、公屏聊天增强社交功能,另一方面塞满小学的所有元素。学生的爱情走进了自己的天堂。倍增的用户粘性是很多小学生欲罢不能的核心。

通过社交功能,“彩蛋党”成为小学生等未成年群体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他们找到认同感、结识更多同龄人的重要原因。

“被同学骗了之后,我就疯了,每天都想和他们玩几个小时。”一位小学生说,暑假接到电话时,总有同学可以一起聊天、玩耍。小游戏、团队竞赛、搭建自己的地图和赛道,甚至一起看风景,都可以在这里与同学和朋友进行密切的社交互动。

“同学都花了钱,我也得花点钱,不然我还怎么交朋友,和同学一起玩。”这也成为一些小学生在“蛋男孩派对”充值氪金的原因。

在玩法类型上,《鸡蛋派对》强调派对乐趣和适合小学生的可爱卡通风格——这样的设定对于大多数成年玩家来说有点幼稚,但对于2000年以后出生的未成年群体来说,却非常有吸引力。 。

为了抓住更多未成年人的心智,“蛋男孩派对”还与熊、喜羊羊、奥特曼等未成年人喜爱的卡通人物、卡通IP进行联名,吸引更多未成年人消费。

例如,8月11日至8月31日,《蛋男孩派对》推出“奥特曼盲盒”活动,可以花钱打开盲盒,抽出迪迦、零、泽塔等游戏角色——无论是无论是奥特曼动漫还是奥特曼卡片,它们在小学生中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显然,暑假期间推出“奥特曼”活动和“蛋男孩派对”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小学生消费氪金。

“因为想要一辆迪加,所以我开了170多个盲盒。”被父母发现后,从小就迷恋奥特曼的12岁小斌在“表白”时感慨道:“丹寨手术,我真的懂了。”小学生。”

03 什么比充氪金更危险?

作为一款操作年龄门槛为“8+”的休闲游戏,《蛋男孩派对》最危险的其实并不是未成年人充值氪金。

骏卡充值 支付宝吗_kacn支付宝充值_支付宝手机充值卡

“蛋仔党”公共频道聊天是很多小学生最喜欢的聚会场所。但从《极限商界》的观察来看,这也是一个很可能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地方。

“姐,你的对象不会吃醋吧?”、“你要把我秃头吃了”、“你在电话里和那个男人说得那么暧昧”、“你吃我什么?”、“有人和你发生性关系吗?” 、“看看干​​净不干净,不干净就来找我”、“如果你要找对象,就来我的庄园吧”……

这样的词语显然不适合出现在未成年人大量的游戏中。但这是《集智商报》8月21日12时10分至15日在“蛋男孩党”公众频道观察到的情况。该言论出现的时间仅有几分钟。

虽然频道顶部有“举报不良言论”提示,但上述大规模、“边缘”言论却能在《蛋男孩派对》中大量出现并刷屏。该平台显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和过滤作用。

这正是《极地商业》几分钟内观察到的情况。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不少网友和家长的担忧。

例如,4月24日,有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截图,称有人在“弹子党”公然发布“约会X”,但平台并未处理。遇到这样的人,就只能举报身份证照片了。”

此外,不少用户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发布截图,抱怨自己在“蛋男孩党”中遭遇“低俗内容”的“性骚扰”,或者在公共频道遭遇大量粗俗聊天、脏话辱骂。问题。

“如果未成年人充值消费氪金,可以将部分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进行监管,家长可能会勉强接受。”不少家长表示,但《弹子党》所表现出的“低俗公共聊天环境和内容”,却显然是运营团队无法推卸的“不作为”。它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比氪金更大。 “这对父母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从结果来看,用户的反馈和投诉全部落空。 “游戏中很多都是没有世界经验的未成年人,举报评论将不被接受,也无法举报相关玩家。”小红书上,有用户愤怒提问:“蛋男孩党”为什么不能封禁相关账号? ?

“网易作为游戏厂商,应该不断完善社会责任,加大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少家长认为,至少AI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未成年人的二次身份验证。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强对公共聊天渠道内容的监管和实时过滤,打造健康的聊天场所。”

如果大量使用粗俗语言,平台也难逃监管不作为。那么游戏的“天堂模式”两人模式的潜在影响也不小——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经常与其他人组成“情侣”或“CP”,厌倦了一直在一起在线。我很担心。

“对方是熟悉的同学或者朋友,还是未成年的孩子,还是大人?完全不清楚。”上述家长说道。

“DD(滴滴,给我发私信)是合伙人,“CPDD(找人组CP)”是《蛋党》中常见的“团队暗号”——其实从官方宣传来看,几乎在所有社交平台上,网易都设置了材料和活动,鼓励年轻人召集朋友组队,一起玩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CP”团队的火爆,催生了《蛋男孩派对》游戏中大量的陪伴现象。据《蓝洞商报》报道,有人订购蛋头小人玩,花费1万元; 《》之前也报道过,玩“蛋人党”的价格是每小时68元,有的“老板”喜欢同时喊三声。我们一起玩吧。

从“集结商”的核实来看,“弹子党”公共频道中可以任意发送“玩伴”相关内容,平台不会对此进行阻止。

律师们早就指出,玩伴野性成长的危害性很大,可能滋生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据《2022年中国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我国19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1.86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17.6% 。其中,9岁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机拥有率达到97.6%。

或许,这就是《鸡蛋派对》以00后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原因——先占领未成年玩家心智后,当他们逐渐长大,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时,或许还能继续收获回报。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群体也在不断“更新”,不断为厂商带来用户。难怪网易将《蛋男孩派对》视为自己“下一个十年的希望”。

但在《鸡蛋派对》中,网易主打大DAU和商业营销,却在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保护上明显欠缺。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对于网易来说或许得不偿失,而且存在不少隐患。

“保护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一刻也不能放松。”有业内人士指出,《鸡蛋派对》依靠小学生迎来“新机遇”后,网易如何采取更主动的姿态来提升内容?监管和规范游戏健康发展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