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已经过去近半个月了,但余热尚未散去。与一些快递公司延迟近半个月向急切的网购者发货相比,顺丰完成了又一个双十一。 “快递。但顺丰速运除了忙着送货,其实自己也在卖货。今天我们
双十一已经过去近半个月了,但余热尚未散去。与一些快递公司延迟近半个月向急切的网购者发货相比,顺丰完成了又一个双十一。但除了忙着送货,顺丰其实也在卖货。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顺丰速运自建电商平台顺丰优选在双十一期间的表现。
双十一期间值得关注的垂直电商公司是黑马顺丰速运。
据顺丰速运及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顺丰速运双十一首周转化率突破29%,销售额增长2672%,订单增长1727%,网站流量增长456%,单当日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比价网站乐购的监测数据也显示,顺丰速运的订单量增速仅次于天猫和京东,且订单量增速高于京东。
品类差异化是其成为黑马的首要原因。
由于是由物流公司衍生出来的电商业务,顺丰速运自去年5月31日上线以来受到广泛关注。顺丰优选的主打品类是“吃”:定位中高端市场,主打“进口食品”和“国内外原产地直购食品”。共有9大类,70%以上为进口食品。所有品类均纳入双十一促销范围,但主要品类为生鲜食品、母婴食品、酒类饮料。
相比之下,天猫、京东、易迅等其他主流双十一玩家在这些品类上显得较弱甚至空白。这些品类的商家在双十一的话语权太小,参与的强度也较小。 。
发挥顺丰速运的配送优势,形成品类优势。
顺丰速运主打的“生鲜品类”对物流的要求极其强烈。为了保证生鲜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必须采用全流程冷链物流。如果商品质量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订单完成率,消费者不会购买;而酒类由于单品价格较高,对防震包装要求较高。 ,严重损坏会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通过与顺丰物流紧密结合,顺丰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优势,制造壁垒。过去,更好的物流是锦上添花,但现在,当价格、品类、支付、订购体验逐渐趋同时,物流将成为制胜法宝。
在B2C市场,京东斥巨资打造了自己的仓储物流团队;易迅的一日三送模式;还有苏宁易购的线下资源,这些都是天猫这样的平台无法比拟的。不过,由于这些企业定位于3C、家电、图书或百货,并不关注生鲜、酒类等更“重”的市场,这让顺丰有机会被优先选择。
天猫双十一移动专线物流直接与顺丰速运合作。如果顺丰速运无法到达,将使用EMS。这一选择反映了中国第三方物流的格局。阿里巴巴卖家物流的80%被四通和亿达瓜分,而顺丰通常只拿到10%。很简单,顺丰速运的价格让卖家难以承担,但其服务和速度自然具有与价格相匹配的优势。对于手机这样的贵重物品,选择顺丰自然会给您带来更好的物流体验。
顺丰更青睐跨境整合,京东进军食品领域
顺丰速运在物流领域已形成品牌,中高端市场定位逐渐清晰。顺丰速运面向中高端用户。顺丰速运2009年意外卖出五芳寨粽子超100万个,2010年卖出超500万个粽子,此后陆续销售大闸蟹、月饼等时令食品。在这个过程中,其快递员也演变成了“客户代表”,既担任送货员,又担任推销员。目前该系统已迁移至顺丰速运。主要产品仍为食品,但线上销售渠道较多。
事实上,这样的举动并不是顺丰的第一次。在电商流行之前,EMS就开始在中秋节代理名牌月饼,集销售和配送于一体。现在,当你走到邮局大厅时,你可以看到中国邮政已经开始利用其商店出售礼品和有机蔬菜。这种围绕目标客户跨界经营的思路很自然:满足客户的周边需求,并且周边需求可以无限延伸。虽然这让企业失去了“焦点”,但另一方面,业内最成功的企业,比如苹果等,都是跨界专家。他们善于整合上下游资源,完成跨境服务。
京东可以从实体店转向线上,然后整合物流。现在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向第三方开放物流等能力,本质上是发挥了一些物流仓储企业的作用。这也是顺丰从物流起步,向上游供应链和线上渠道拓展的理想路径。
尽管生鲜食品饮料的发展受到“产品质量”、配送、库存等问题的制约,但随着冷链配送体系和防震防破损包装技术的完善,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购买生鲜食品和饮料。生活用品在线。顺丰更青睐这类先行者,或将成为下一个京东。五年前,京东商城还很繁荣,但现在已经开始惠及大众了。三五年后,食品市场和酒庄可能是被颠覆的“传统行业”。
同时,顺丰速运在双十一前期推出的一系列社交营销也有一些亮点。其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微博活动吸引了超过4万名网友参与。网友只需上传自己的美食照片,顺丰就会送出自己选择的礼物。此次活动不仅宣传了品牌,加深了用户互动,话题一度位居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七位。
作为标准的“富二代”,顺丰速运依托富一代顺丰的物流优势,依靠品类优势,精通新媒体下的互动营销。用一句网络俚语来形容顺丰速运,就是“富二代”,你懂营销,谁也拦不住你。
作者微博@、微信公众号
【本文作者罗超,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获取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将受到追究。 ]
文章评价
匿名用户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