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出紧急通知,让支付机构盲目哭泣。
该来的终于来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注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相关工作的通知》紧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须于1月14日前注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2019。
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科普一下什么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账户。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用于节省用户预付款的资金账户。
冯庆给大家举了一个很通俗的例子。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在淘宝上购物的经历。我们要提前支付货款,但钱并不是直接转入商家的账户,而是放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中。确认收到货后,支付宝将进行汇款。汇给商家。这笔预付款就是所谓的“准备金”。
储备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已达到8000亿元,分析人士普遍预计目前规模超过1万亿元。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第三方支付准备金会存入银行,收取巨额利息,基本可以达到3%以上。
对于这些支付机构来说,通过客户备付金赚取利息就相当于无风险套利。只要吸纳客户储备,就能赚钱。对于一些中小型支付机构来说,准备金收入可以占到其年利润的90%。
但现在,国家突然下令取消银行准备金账户,这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少了一个利润来源。对于一些依赖储备金的支付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巨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既然如此,国家为何要取消准备金账户呢?
因缴费混乱,国家每年开出近百张罚单
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支付牌照越来越值钱,特别是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等在内的牌照,甚至可以卖到30亿。
为什么支付牌照这么值钱?不是因为储备吗?有了储备金,就可以形成庞大的资金池。有了它,那些不法支付机构就可以从事理财、投资、股票交易、借贷等业务。

一些支付机构会在多家银行开设多个准备金账户,以便利用这些账户进行多头头寸,获取超额银行授信额度。当然,你可以用这笔钱来随心所欲地赚钱。
最性感的玩法就是,本应是“T+1”的支付结算,做成了“T+N”(资金留存)甚至“T+0”甚至“TN”(信用借贷)。
总之,因为有了准备金,这些无良支付机构就可以为所欲为,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例如,2016年,上海长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暴露7.8亿元,涉及持卡人5万余人。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滥用支付行为被罚款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7年以来,央行共开出罚单94张,其中支付企业共计67家,累计罚款约2468万元。
可惜的是,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不怕开水。截至2018年上半年,他们已开出了50多张罚款单。
尽管屡罚屡禁,国家只能采取最严厉的措施,砍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储备账户。这将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不过,支付机构或许有点“悲哀”,因为依靠准备金“躺着赚钱”的日子即将结束。
这也意味着,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移动支付市场,洗牌进程将加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无疑将过得好。
金融事关国家安全,必须严格监管
金融是国家的命脉。这一点相信不用冯庆多说,大家都应该知道。特别是今年,国家决定放开金融,允许境外支付机构在华开展业务。这个时候,国家必须严格监管,防止境外机构洗钱、转移财产。
2018年8月6日,央行对国付宝、联华电子、支付宝、银盛支付四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开出五张罚单,共计近亿元被没收。

国付宝、联电因提供支付服务违法交易分别被罚款约人民币4,646万元、人民币2,640万元;
其中,中国支付宝还向不明人士提供服务或交易,不保留客户信息; UMP 还非法将国内汇款转移到国外。
银盛支付还被发现存在向境外非法贵金属互联网交易平台提供网络支付业务服务等违法行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支付巨头之一的支付宝也收到了超过400万元的罚款。
9月,国家又开出9张罚单,其中九拍支付因反洗钱不力被罚款逾4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与缴费相关的罚款已超过57起。
想想都觉得可怕。为了赚钱,这些支付机构愿意为腐败提供洗钱服务,转移国家财产,牺牲国家利益。国家能容忍这种事情吗?
在如此严格的监管下,第三方支付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第三方支付的定位、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国家监管越严格,我们的财务就越安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