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快点回来吧!”这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潘春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疫情的最大动力之一。
1月26日凌晨,由14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江苏省医疗队抵达武汉。第二天,80后的潘春“全副武装”冲进隔离病房。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危重病人,还有身体的快速疲惫。 “在一线,我们要24小时奋战,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目前,江苏有2492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湖北抗疫第一线。
事实上,无论是湖北的疫情前线,还是江苏的医院、社区、村庄、企业、交通路口,年轻人都在活跃。
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王伟表示,当前疫情期间,江苏各级团组织反应迅速、行动有力,展现了团组织在“战时”的良好工作状态。 。
“武汉需要我,我一定来”
宜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徐文娇今年不到22岁,是江苏省第一批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当她看到医院招聘时,甚至没有和父母商量就主动报名了。
“医疗物资紧缺,防护服一旦穿上就不会轻易脱下。工作时间不准喝水、不准上厕所,有时还得穿尿布。”她说。说。
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她的脸上出现了压疮,其中眼睛下方有两三个,鼻梁上有两三个。她的男朋友看到视频后感到心疼。她笑道:“这样真漂亮。”
1月27日,来自南京的中国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接到紧急任务。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急需专业技术人才。 “我有技能,如果武汉需要我,我一定来。” 26岁的技师苏忠雄说。
为了按期施工,这支百余人的年轻铁军将施工现场视为第二个家,几乎每天24小时奋战在一线。当他们累了的时候,就会找个角落简单的放松一会儿;当他们醒来时,他们会再次继续战斗和冲锋。
徐文娇和苏忠雄都是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优秀青年代表。疫情发生后,江苏省团委立即成立了-19疫情防控协调小组,区、市、县共青团组织也积极响应,形成了三级联动机制。
疫情当前,江苏企业参与建设和支援的脚步没有一刻停歇:镇江蓝圈新材料公司4天之内就接到了为火神山医院提供防火材料的任务。他们组建了青年突击队,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青年商会所属企业太仓苏州友源环保科技公司紧急部署,向雷神山医院捐赠168台高效过滤器;泰州市青年商会所属企业江苏硕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捐赠价值4.6万份。 1800万元药品和设备...
后方筹集捐款和物资的工作也在与时间赛跑。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通过“苏青一筹”公益平台发起线上募捐活动。 1月27日晚9时至2月11日中午,省、市、县团委共筹集善款2047.46万元。
共青团江苏省委还动员各级青联员、青商员共捐款1.31亿元。省市县团委、青联、青年商会共征集或采购各类医用口罩494.37万只、医用手套124.07万双、医用护目镜1.61万副、医用防护服4.72万套衣物、酒精消毒剂40.9吨。
2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
近日,江阴市委书记鞠林几乎一整天都待在口罩厂车间里。由于春节期间员工短缺,工厂两条生产线停工。他们组建了“青年突击队”,迅速招募了百余名志愿者,其中包括90后年轻企业家、小学音乐教师……目前,口罩产量已增至每天5万只。
这几天,苏州工业园区团委成立的口罩志愿者微信群刷屏。每天一早,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就来到车间帮忙生产。为了不上厕所,他们不敢喝水,不想浪费一分钟。
鞠代霞,淮安市团员,是一家机械设备公司的老板。面对疫情,她做出大胆决定,暂停超过600万美元的国外订单,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130条口罩生产线。
常州、南通、扬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的团组织也积极与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对接,帮助解决用工问题,保障防疫物资生产。
疫情发生后,共青团江苏省委启动志愿者应急机制。各区市充分对接本地服务需求,分类建立了3.6万人的青年志愿者后备队伍。 2月5日,共青团江苏省委拨付团费26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团组织抗击疫情。
每天深夜,来自苏州吴中区的30余名“零号行动”志愿者将为一线人员送夜宵。在徐州贾王区马庄村,青年农民乐团的年轻人精心编排了《疫情防控快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防疫知识入耳入心……
据统计,江苏有2.26万名青年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
线上线下,打响疫情“保卫战”
1月25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90后传染病护士王凤凤奔赴湖北前线。最让她担心的是她两岁的孩子。让她没想到的是,团里水区委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充当“后勤兵”。他们给家里送了口罩、消毒液,给孩子们带来了科普绘本,还不时打电话问候。
为缓解王峰峰的后顾之忧,南京市委致电每一个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家庭,了解家庭需求,提供生鲜配送、快递收货、代购跑腿等服务。
2月10日,江苏省委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向“最美逆行者”致敬:要坚决站在医务工作者身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随后,江苏省委成立省应急支援志愿服务队,招募首批46名青年志愿者。通过微信工作群“下单”,服务团队“接单”提供服务。
团岩市委启动“你的爱,我们来守护”项目,组织志愿者为28名一线医护人员子女配对,提供线上学业辅导和家人陪伴;南通大学招募22名大学生志愿者,为18名医务人员和人员子女配备“小班老师”;扬州大学成立“24小时在线作业辅导”志愿者团队,量身定制辅导时间表...
线下抗击疫情的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线上的“保卫战”也没有松懈。金勤,常州新区互联网社区联盟工委书记,常州市辟谣联盟负责人。现在,他和他的团队从早上五六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目前,联盟已辟谣8500余条。
作为官方微信公众号,“江苏共青团”也保持“一级响应”状态,及时发表言论,加强舆论引导。目前,已累计发布信息2491条,辟谣432条。
越来越多的江苏高校团组织组建了“网上突击队”:苏州大学的100多名志愿者整理了百余家医疗机构的信息,制作了8种语言的网页发布在网上,方便在线问诊;江苏大学全校园团支部开展“齐心协力抗疫”线上主题团日活动;江南大学师生创作歌曲《医者仁心》,南京工业大学师生改编制作医学版MV《为谁》用歌声致敬前线“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