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数字赋能,描绘智慧乡村新图景

2024-11-15
来源:网络整理

中新社四川新闻网9月9日电 (李阳)可视化电子公告牌、AI厨房、数字阅览室、5G智慧果园……走进绵阳市游仙区渭城镇铁良村,古朴的村庄感十足“科技风”中,田野、庭院随处可见数字元素。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铁良村依托数字赋能,融合智慧党建、数字治理、智慧农业、数字文化旅游等,打造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智慧乡村新画卷。古朴含蓄的传统村落“铁良”,正在演变成一座熠熠生辉的“金炉”。

游仙区渭城镇铁路村。游仙区新闻中心供图

用“数”治村,用“智”和质量治村

“夏季暴雨增多,房前屋后的排水沟要经常清理,保持畅通。如果发现堡垒或山坡有裂缝,一定要及时报告……”进入汛期, “数字铁炉”平台每天都会发布类似的防汛应急信息。 ,提醒村民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注意生活和出行安全。

“以前,这么重要的事情通知只能打印出来张贴在村口,或者通过广播播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缺乏反馈。”铁路村党支部书记涂先国感叹,“现在通过‘数字铁路’平台,紧急信息和注意事项可以直接发布到上面,村民不仅能‘看到’,还能让每一个村民通过电话‘听到’了! ”

“数字铁炉”平台是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智能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铁炉实践。村里接入电信、广电等运营商的技术设备和运营资源,实现5G全村覆盖、光纤入户。数字铁炉平台集农村智慧党建、农村数字经济、农村数字治理、农村便民服务于一体。可以协调调度涉及整个村庄的相关智能系统和物联网设备数据,实现村庄的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在小程序上,村民还可以随时查看学习资料、村务公开、村庄建设等信息,在线参与村级治理和发展。

“除了方便信息传输外,该平台还接入了‘中国电信魔镜监控’,覆盖了村里所有重要路口、重点区域以及村民家中的民用点。通过魔镜AI,可以实现重点车辆管理和涉水池塘。区域报警等,智能识别可以全方位保护村民的安全。”屠贤国说。不仅如此,“数字铁炉灶”还可以通过智能健康保健设备看到村里重点老人的健康数据。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将及时报警。家属和村委会发出预警,为村里重点老人提供安全健康保障。

招聘信息、生活费、惠民补贴、快递查询……各种便民服务,通过“数字铁炉”一键直达。 “以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日常任务,现在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效率大大提高。村民还可以使用小程序的‘一键举报’功能来报告情况,实现‘上下互通’,真正实现了干部群众‘零距离’沟通。”

绵阳市小程序开发_绵阳软件开发_绵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官网

游仙区渭城镇铁路村。游仙区新闻中心供图

以“数”促农产品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立足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经营粗放、竞争力弱、资源利用率低等瓶颈?铁良村“数字果园”应运而生。

走进铁路路村5G智慧果园,一排排桃树已结果实。 “我们村智慧果园占地180亩,其中桃林面积150亩。看似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但今年6月我们刚在果园安装了智能农业设备,桃子的生长情况我们几乎了如指掌。涂贤国说道。

目前正值深秋脆桃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近日,铁路村村民王成金正在用手机操作水利灌溉专用变频智能控制系统,对果园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确保果树“饱满”。 “喝好”,有效预防病虫害。

多年来,脆桃一直是铁良村的重点产业之一。为了实现科学种植、稳定增产,桃园全村都安装了智慧农业物联网设备和AI智能监控。可以在APP和电脑上实时监控果园的整体情况,包括果园内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数量、光照、日常养殖作业等数据都能全面掌握。通过精准操作,产品质量和良率将得到有效提升。

“有了这套智能农业装备,管理方便多了,水果也比以前长得更好了。”王成金表示,今年桃子的品质总体比往年提高很多,产量也预计比去年增加10%。关于。

农业增效,规模化经营是重要途径。在村支部的指导下,铁路村成立了金路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统一流转了全村60%以上的田地和林地,现已建成1200栋-亩“清美+现代农业产业园”、3600亩“铁炉·七里种养生态循环产业园”,采用生态有机肥种植脆桃、青李、枣、李等经济作物。产品以订单方式供应统一、康师傅等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 。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量,铁路路村还利用天府云商、抖音等平台进行电商直播,销售鸡蛋、腊肉、桃子、李子等农副产品。村内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开辟了农副产品出村新通道,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5000多元。

用“数字”享受您的观光之旅

绵阳市小程序开发_绵阳软件开发_绵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官网

铁炉村因三面环山,形似一座铁炉而得名。因村内土坯房数量较多,古树古井资源丰富,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拥有绵阳市最大的夯土建筑群。

清晨,走进铁良村,美丽的村庄笼罩在晨雾中,独特的夯土建筑映入眼帘——黄墙灰瓦,周围绿梅桃树……一幅如梦似幻的田园画卷。 。

“我以前去过铁良村,觉得这里既有故事,又有特色,尤其是夯土建筑和农耕文化,非常有趣!”每逢周末、节假日,铁良村总成为游客乡村体验打卡的热门去处。土地。前不久,来自绵阳市涪城区的游客王小英带着家人来到这里休闲,她高兴地说:“因为我喜欢这里,所以我想和我的亲朋好友分享,让他们也能在这里体验宜人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

旅游业的发展既要“慢”又要“快”。 “慢”意味着慢节奏、慢生活,“快”意味着快手续、快服务。铁良村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耕体验活动。还开展5G慢直播,在网络平台上进行24小时村风直播,提高村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曝光度,吸引游客,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此外,村里还建立了“印象铁灶”小程序,在其中可以利用VR技术俯瞰村里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您可以在“铁炉精选”板块预订民宿和餐厅,并在铁炉商城购买商品。特色农产品等,“数字旅游”提高游客参观舒适度。

“来到铁路村,我发现这里不仅有夯土楼,还有‘智慧书院’,可以让我在旅途闲暇时借书,非常方便!”来自山东的大学生孙芳华在读环境设计专业,对夯土建筑非常感兴趣,因此成为了铁良村的“回头客”。

孙芳华所说的“智慧书院”,就是位于铁路路村的铁路路书院。藏书5000余册,也是区图书馆分馆之一。目前,学院已实现管理智能化、数据可视化。全村已有2700余名村民在书院系统注册成为会员,可通过人脸识别借书。现在,书院已成为全村的文化服务中心,书画创作、手绘脸谱、摄影摄像等活动也经常在这里进行。今年,铁炉书院荣获绵阳市“最美农家书店”称号。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智慧”又是“品质”,“数字铁炉”是游仙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缩影。目前,游仙区已构建“一云、一网、多平台、N应用”的发展架构,打造集态势感知、事件预警、决策指挥等为一体的智慧城乡一体化平台。功能,整合各类政务数据1.1亿条;建成空间地理信息平台,建成60余平方公里实景三维建模。

智慧住宅、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数字化的脚步正在蔓延到游仙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正乘着“数字翅膀”优雅飞翔。 (超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