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数据显示,10月9日,乐惠运营主体乐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包括多名投资者退出、100%股权转让给京东汇正(天津)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京东信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同时,公司多名董事退出,新增甘娟为监事。
据悉,乐惠是一家专注于线下小微商户,为其提供移动聚合支付为主线的一站式云服务公司。服务超过50万商户(主要是餐饮和零售)以及每月付费消费者数量。超过3500万,支付服务总量近12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京东首次尝试探索聚合支付领域。今年6月,京东数科完成了对哆啦A梦的收购。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常大为此前还曾担任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聚合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最后一公里”业务,近年来不断受到巨头的关注和投资。
2019年8月,杭州首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聚合支付子公司富贝获得乐数科技数千万A轮融资。
2019年3月18日,聚合支付服务商立储扫贝宣布于近期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富友集团领投,高闻投资跟投。
2019年1月,阿里巴巴通过子公司恒生电子完成对“手钱霸”的C轮投资,投后估值约20亿元人民币;
2018年11月,腾讯还计划出资1600万元收购盛灿科技4%的股份。
根据拍盟2018年底发布的《2018年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18年聚合支付机构处理的交易笔数约为540亿笔,较2017年增长60.59% ,交易金额将突破21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05.39%。
目前聚合支付行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交易手续费,商户的每一笔交易都会为其贡献收入。此外,线下支付具有频率高、需求急的特点,可谓是“躺着赚钱”的行业。此外,聚合支付还有基于移动支付流量的衍生收入,如广告销售收入、增值业务销售收入、粉丝社区运营等。目前,广告资源销售收入在行业中占比较大比例,领先机构广泛探索各种“支付+”模式,如提供收银、ERP、综合财务管理等各类SaaS系统,渗透商户运营管理、消费生活服务等领域。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而兴起的聚合支付正在进入下半场。前期略显野蛮的生长和粗暴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潮流。而随着监管收紧,聚合支付企业面临着高昂的合规成本。另一方面,在线下市场的争夺中,巨头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通过投资聚合支付服务商来获得线下商户的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