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9月10日电 今天,天津市南开区召开推进“创新南开”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印发《“创新南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五项工作重点领域、27个项目、107个项目。具体事项包括高标准完成“创新南开”建设各项任务,挖掘区域内优质高校资源,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企业发展优质营商环境。南开在加快推进“五年计划”中展现了“现代天津”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南开区大力推进“创新南开”建设,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合作。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建设加快,智能科技、大健康等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中心城市首位。被批准为天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入选全国第二批“科技创新中国”试点城市,荣获“全国科普”称号。凭借“示范区”称号,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未来三年,南开区将推出促进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产业模式和业态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创新、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创新、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创新等五项专项行动。
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专项行动:高位规划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我们将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南开科技园,高起点加快建设两个大学科技园,壮大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全力打造“材料绿色创造与智能制造”海河实验室。建设高标准“科技创新中国”试点城区,推动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特征的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区域间高水平开放合作交流,着力打造全市协同创新试验区。
产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专项行动:优化做强科技服务、现代商业和商贸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智慧应用场景、数字内容创作、智慧生活三大新赛道硬技术。实施引进创新主体、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强化产业政策体系工程,吸纳新人才,打造MCN“国际港”、新增长能源引进中心、启航硬科技产业等新经济地标公园。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工业化、城市数字化,喜盈门3.8平方公里“智慧新城·数字特区”创新试验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市建设管理创新专项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双碳”重大决策部署,屋顶分布式光伏、“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等试点,走开放之路向南打造绿色低碳城区。着力推进“城市大脑”、“智慧停车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升级进程。实施非竣工建筑、分散平房升级改造,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设应急综合智慧平台,推动创建国家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提升区域“本质安全”水平。
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创新专项行动:从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社会新时代安保、民政综合惠民等七个方面升级强化发力,重点落实“双减”要求,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院建设,推进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和基层治理创新专项行动:从思想上“铸魂”、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上“强筋骨”、从基层党组织建设上“盘活血液”、在创建国家模范上“赢”文明城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我们在平安南开建设“挖源头”、作风建设“提精神”、更新理论武器等七个方面下大力气打通头部“金门”,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打造新时代文明践行品牌。摘要 创新社区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推进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
同时,南开区制定并颁布实施相关方案,重点增强原始创新源头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转化,推动高校科技建设园区建设,提高科技企业创新水平。努力引进行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