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到2019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12年,青春洋溢的包哥也从青涩少年变成了如今成熟稳重的男人。
更让我感叹的是,它从经典屏到全面屏,从触觉指纹解锁到3D人脸解锁,从3.5mm耳机孔到耳机孔,从塑料机身到金属机身到玻璃机身诸如此类的改变,意味着自身的不断进化、不断完善。
但!
只有一件事自始至终没有改变,那就是【静音按钮】的存在。
按照目前的手机市场来看,苹果其实可以取消这个按钮,仅仅依靠控制中心就可以实现“静音”操作。但从第一代到XS Max,为什么苹果不愿意放弃静音按钮的设计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静音按钮的“缺陷”:
1、静音按钮的设计需要机身开孔较多,不利于防水防尘;
2、静音按钮的设置必须占据原本“狭窄”的内部空间;
3、额外的静音按钮的设计无疑让苹果这些年付出了很多的代价;
4、即使是物理按键,也经常存在误操作的烦恼。一旦“静音”,就可能会错过重要的电话。
那么有人问了,这么多缺点,为什么静音键还没有取消呢?
包哥要讲讲静音键的由来啦~
据说乔布斯在一次测试第一代的会议上接到电话。就在他说话的时候。铃声响起后,乔布斯无奈,只能慢慢按下“音量-”键,慢慢调低音量,略显不舒服。方便的。
于是乔先生突然萌生了安装“静音按钮”的想法,让像他这样经常开会的用户可以实现简单的“一键静音”。
在iOS 7之前,苹果没有控制中心功能,因此【静音】始终依赖于静音按钮。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使用,用户已经养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如果他们想[静音],只需按静音按钮即可。很少有人去控制中心设置。
这无形中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设计。
另外,包哥还是觉得有静音按钮比软件控制方便很多。比如玩游戏时想要打开或关闭声音,不需要像安卓手机那样在下拉菜单栏中设置,这样会严重影响游戏。经验。
所以,一键解决的事情,比在屏幕上刷来刷去要方便得多。
仅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为什么苹果总是被说是一个考虑用户体验的手机品牌。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
不过,市场上仍有传言称,苹果之所以没有取消这个【静音按钮】是为了纪念史蒂夫·乔布斯,因为静音按钮的设计是乔布斯提出的。
不管怎样,这个【静音键】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传承了下来。甚至在2019年的几款新机中,在目前曝光的各个版本的渲染图中也能看到这一点。
我们来谈谈【静音键】的使用。当我们按下静音按钮时,屏幕上会显示【铃声-静音】标志。这说明我们的手机不是用来玩游戏、打电话、发短信、App消息通知的。就连微信短视频也会变得“静音”。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通过这种方式静音,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也不会受到影响。在这种状态下仍然可以发出的声音我们称为“媒体声音”,可以静音的称为系统音。
在现实生活中,你必须区分系统声音和媒体声音。当你打开静音键,音乐还在播放时,并不是静音键坏了。只是媒体声音不受静音按钮控制。如果您希望媒体声音静音,它也会静音。声音”,那么你只能一直按“音量-”键到最小。
如今,手机几乎只剩下带有静音按钮的手机了。由于其系统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静音,例如将手机翻转静音,或者自定义静音,因此无需模仿的静音按钮。设计。
可以通过下拉菜单栏快速设置情景模式。一般有三种模式,即铃声模式、静音模式、振动模式。
虽然使用起来不如物理按键方便,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正如上面包哥所说,只要游戏过程中不进行操作,就没有问题。
但也有安卓手机尝试模仿【静音按键】设计,那就是一加手机,从第一代到现在默默保留了这一设计,只不过是侧滑的形式。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在和苹果比较,或者向苹果致敬。
其他大部分厂商不采用静音按钮设计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必要!
根据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宝哥仍然认为无开孔手机将是未来的设计趋势。当充电孔、SIM卡槽口、耳机孔全部消失后,【静音键】仍然是必要的。什么?
希望保留[静音按钮]的人
点击【看】
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