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段与手机号码转移相关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江苏一名死者家属在商家申请将死者亲属的手机号码转移到自己名下某通信运营商大厅。工作人员强调,“转交”双方需要亲自到场处理此事。”
这种荒唐的说法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但总有一天,人们会离开这个世界。手机号、微信账号、支付宝、微博……这些账号相当于你在通讯和互联网中的个人身份和形象。这些可以遗传吗?我们解决了。
手机号码可转让、继承
电话号码是现代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手机号码可以转让和继承。
原户主去世后,家庭成员如需转让财产,须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及相应的公证文件,证明自己是唯一的继承人或已获得其他继承人的授权。办理地点应当为经营者指定的营业厅。
但如果是“美丽账户转让”等特殊情况,则需要按照美丽账户的相关规定进行。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略有不同。
您可以将哪些在线帐户传给您的孙辈?
网上账户的类型太多,最受欢迎的是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
微信和QQ
首先,你的微信账号的所有权不属于你,而是属于腾讯。
我们注册微信账号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理论上,这种使用权属于初始申请人。如果用户注册微信帐号后长期不登录,腾讯有权撤销该帐号。
根据微信注册规定,微信账号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出售。
非初始注册人不得通过赠与、继承、租赁、转让或者其他方式使用微信帐号。
如果微信或者账户钱包里有财产,死者家属不知道账户密码,那么家属可以联系客服并提交相关证明(身份证、关系证明、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等)至微信官方客服。依法继承财产。
支付宝
支付宝账户和用户ID仅供个人使用,不得转让、借用、赠与或继承。但支付宝账户内的相关财产权益可以依法继承。
如果用户死亡,其家属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其名下是否有支付宝账户。支付宝将保留账户中的资金和利息,直至相关继承人前来提取。继承人可咨询支付宝客服热线。
选择继承死者遗产的继承人也需要承担死者的债务。毕竟,继承人需要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如果继承了余额宝里的钱,他们还得还花呗。
但蚂蚁森林里种的树和农场里养的鸡是不能继承的。
微博
微博账号原博主去世后,须提供死亡证明、户口本等有效证件,以及亲属签署的委托书等证明文件。一旦通过微博验证并批准,该微博账号将受到保护并移交给新账号。持有者。
未经微博运营者同意,微博账号用户不得擅自买卖、转让、租用微博账号昵称。
苹果
苹果对已故用户账户的处理相对“直接、无麻烦”,甚至有点无情。
苹果的用户协议明确规定:“无生存权”: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您同意您的帐户不可转让,并且您对您的 ID 或帐户中的内容拥有的任何权利将在您死亡时终止。收到您的死亡证明副本后,您的帐户可能会被终止,并且您帐户下的所有内容可能会被删除。
如果 收到死者家属的死亡证明,死者的 ID 可能会被删除。
网易邮箱
网易邮箱不采用实名制,因此账号无法直接继承。
如果网易邮箱账户持有人去世,亲属需要获取邮箱信息。您可以上传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填写账户注册信息、常用登录区域等信息,通过“账户修复”修复邮件。
帐户
2013年,推出闲置账户管理员功能( ),允许用户提前设置账户,并与联系人共享部分账户数据,或者在账户闲置一段时间后向联系人发送通知。这些账户数据包括账户、云存储和其他服务。
这个功能可以看作是部分账户继承。管理员可以填写表格来获取用户数据或在用户去世后取消帐户。
虚拟账户的所有权在国内尚属法律空白
一位法人告诉爱范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网络理财、余额宝、游戏币、作品著作权等不具有个人性质的网络继承,应当可以继承。
但国家尚未对互联网遗产的继承给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因此虚拟账户的归属问题仍是法律空白。
目前,网络服务提供商普遍在用户协议中规定注册账户仅供个人使用。
数字遗产已经是全球互联网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互联网公司不破产、不删除数据库、不跑路、不清理服务器的理想前提下,社交网络迟早会成为最大的数字墓地。
几年前,一位统计研究人员公布了他对已故用户数量的统计:大约80年后,即2098年,已故用户的数量将超过活跃用户。
如何统计社交网络上的死亡用户数量?您只需获取对应网络平台的人口年龄分布比例和人口规模,然后乘以每个年龄段对应的死亡率,即可计算出该平台(或应用程序)的死亡用户数量。
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社交网络,目前处理已故用户的政策如下:
当平台获用户亲友告知用户去世后,该账户将被标记为“纪念账户”。如果用户设置了一个帐户作为其“代理”,则该帐户将被授予受限的访问权限。 ,包括允许更改用户个人资料图片、固定帖子以及要求平台注销帐户。
的用户政策还允许已故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成为他们的“代表”。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保留已故用户的账户并验证账户用户和已故者的身份,从运营成本来看是相当昂贵的。
全球各个地区虚拟账户的价值确定和继承规定也有所不同。
然而,除了虚拟账户之外,一些人认为,人们在音乐、书籍、电影和游戏中消费的数字内容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数字财产。但大多数数字内容平台都会在购买时的用户协议中明确注明内容消费的权利限制。
一般来说,平台不出售内容,用户只需购买许可证即可使用平台。该“许可”通常不会出售、出租、租赁、分发、传输、再许可或以其他方式转让给第三方。
你会让你的孙子继承你的社交媒体帐户吗?欢迎分享文章,让更多人了解~
让我的孙子接管我的社交账号
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