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缺席 2019 微信公开课,跳一跳热度不再,用户期待落空

2024-11-18
来源:网络整理

虎秀编辑刘然对本文也有贡献。

又是一年的微信公开课。

去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创下跳一条记录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用户最初短暂的热情很快就消散了,跳一条也变成了一款快要沉睡的小游戏。

最近更新的微信7.0.0版本给用户带来了集体高潮,但这只是微信公开课专业版开始前的一个例行公事。就像去年一样,微信公开课专业版开始前的更新增加了跳跳等新的小游戏功能,就是为了让人张小龙的话很有针对性。

但令大家失望的是,张小龙并没有出现在2019年1月9日上午的会议上,据称直到8日晚才最终确定决定。虽然张小龙从未承诺出现在微信公开课上,但根据这两年的做法,从全国各地花钱买票飞到广州的人显然都认同了这个期待,也就是说,他们考虑他们心目中的大牛必然会出现在上午的主题演讲中。

有网友调侃:“可能是去打高尔夫球了。”去年10月7日,张小龙、李昊桐以-35杆的成绩赢得了高尔夫职业业余比赛的冠军,成为第一对在世界顶级职业业余比赛中夺冠的组合。中国队也创下了纪录。

他也自然讨厌循规蹈矩。他在2018年12月12日的腾讯员工大会上明确表达了对“套路”的厌恶:“用套路来欺骗、误导用户,让用户不去思考,沿着产品经理设计的路径前进(这些都是套路)”,“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喜欢被诚实对待,而不是‘套路’他们。”

第一位上台的微信公开课讲师、开放平台副总经理杜家辉,显然顶住了全场数千人的压力。他的开场白是:“我看到了大家眼中的失望,大家所期待的第一个上台的人肯定不是我,但如果我们有一点耐心,他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上午结束时,屏幕上打印出一行文字,大意是:请务必关注张小龙晚上7点30分在微信之夜神秘亮相。

世界上本来没有神,但支持他的人多了,他就成了神。中国人特别喜爱并善于创造神。

没有了张小龙,微信公开课的主会场不仅缺乏仪式感,还让会场显得死气沉沉。台上的讲师按照重要性依次讲述了小程序、小游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唯一的笑声出现在微信发布2018年数据报告时。当微信公布80后、90后、00后、55岁以上用户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时,台下的人会心一笑,避免走得太远。尴尬的沉默。

晚上7点30分,张小龙亮相微信之夜,现场座无虚席。虎秀当场打出了一些速记。不按套路出牌的张小龙又不同了。以前,他只能讲一个小时。这一次,他上台的时候就被提前警告过,他可能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这对于在场观看直播的观众来说是个好消息。能够听张小龙这个自认为不擅长说话的产品经理讲几个小时,是不能用任何价值来衡量的。 。

近两年,微信在小程序上投入巨资。这次,微信对在场的开发者和商家说:“你们只需要把小程序做好,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了。”有一种古代包办婚姻的感觉。

接下来说一下微信7.0版本的一些小感受。有人说,这个版本让人们看到微信回归社交。

7.0版本最大的变化就是用瞬间视频“记录眼前的世界”,而不是“用滤镜记录美好生活”。这有点像苹果对国内手机厂商的做法。各种手机摄像头以AI的名义,在拍照时可以识别各种物体,假装很了解你,给你平滑、提亮、增加色彩密度。当谈到时间时,坚持所见即所得。

相应的,微信7.0版本强调“因为你看到了,所以它存在”。张小龙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AI比你更聪明、更懂事,但你可以比AI更善良。”

然而,瞬间视频推出后,用户似乎失去了对其的热情。很多朋友在朋友圈不断感叹:恐怕太冷了。

至于7.0版本的其他功能,比如公众号文章的“赞”变成了“好看”,然后用户可以在“看看”中找到好友点击的好看文章,但这让很多人害怕我点击,因为我害怕用自己的可信度来为一篇文章背书,也害怕一不小心证明我是个傻子。

张小龙在2018年12月12日的腾讯员工大会上表示:“不要关注竞争对手,而是关注你的用户。”

作为用户,朋友圈里唯一让我兴奋的视频从10秒增加到15秒,然后这两天又莫名其妙地变回来了。我不止一次建议微信不要做那么多事情,尝试在微信帝国中培育一棵像抖音或快手那样的树苗。它最应该做的就是增加朋友圈视频的长度。如果不能增加到30秒,15秒应该就可以了。

三年来,微信一直在努力打造微信中的新微信,无论是小程序、小游戏还是即时视频。但现在是时候放弃这种幻想并专注于社交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微信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重量。微信正在变成QQ。甚至还放下了宣传“魏氏”的努力。微信公众号上的朋友对文章的评论也可以看到。最终,这两个功能都被悄悄删除了。

不得不说,张小龙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产品经理,可能是因为他对社交的痴迷和对人性的信仰。此次改版,整体界面视觉上更加简洁明了,看起来年轻了很多。但微信更懂年轻人吗?

张小龙的乐趣就是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一一回应所有的质疑。他认为微信的独特之处在于微信是一个异常,微信与众不同。

张小龙表示,微信已经过了七年之痒,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去年8月微信日活跃用户突破10亿。他认为,这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就。今年微信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他这次准备得特别充分,因为他需要仔细思考微信的下一个八年。

这也是张小龙自上次长达8小时的内部演讲以来,首次发表如此长的演讲。十点钟的时候,他已经要求大家休息两次,每次五分钟。我不得不说打高尔夫球有帮助。要保持足够的体力和高度的清醒。他表示,之所以安排在晚上发言,是因为可以随意加班,但白天则需要考虑拖延对后续议程的影响。

他坚持认为改变不应该由用户投票来决定,这也是微信坚持的原则之一。他说,微信7.0改版出来后,有5亿人投诉,1亿人教他如何做产品。

以下是虎秀打出的张小龙演讲的非常不完整的速记(虎秀在会场打字的头一个小时因操作失误丢失了部分内容,明天虎秀会发布完整版):

我很想问你,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怎样才能让用户上瘾呢?就我自己而言,没有多少人理解我的产品理念。

当它出来的时候,我也特别崇拜史蒂夫·乔布斯。他的产品设计理念来自于另一家公司的设计师。他有十个设计理念。我给大家读一下: 1、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 2. 好。好的产品是美丽的; 3. 好的产品非常好用; 4、好的产品是微妙的; 5、好产品是诚实的; 6、好的产品是长久的; 7、好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8、好产品是环保的; 9. 好产品少即是多...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现金流,也可能是流量。很多人并不关心它是否是一个好产品。这就是微信为什么会这样,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内容吗?微信为什么不搞活动设计?我之前已经解释过,微信不是克制的。微信的字典里没有词语限制。

我也观察到,很多产品在如何获取流量上存在误导。因为很多人也会在微信上抱怨一点。但微信坚持的是如何做好产品。

有一次,我问同事,哪个页面浏览量最多,是来自还是其他地方? (大家都笑了,以为是百度,其实不是)其实在PC时代,最大的页面就是IE浏览器4.4版本的页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投放广告?同样的,你其实也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微信已经存在8年了。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可能比你的家人和朋友还要多。如果你花很多时间在微信上,那么它就是你的朋友。如果您在微信启动页添加了广告,您需要先将广告从您朋友的脸上删除,然后才能与他交谈。

事实上,新版本有很多变化,很多人并不会适应每一个变化。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循用户的需求,我们就无法改变它。因此,我们只能坚持做好产品的原则,适应时代的变化。

让我回顾一下微信的历史。我给 Pony 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这是真的。还有传言说我去了某寺庙,这不是真的,但我不知道如何辟谣。连朋友都问我什么时候去寺庙的。

对于微信来说,重要的是我们打造这个平台的定位和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起点,就会像众多运营商一样成为流量差异化的平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非常清楚,如果平台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是短视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想做的事。

前期我们必须想办法通过信息获取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传统的商业模式需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租一个店铺,但在互联网上不需要这样做。在互联网上,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良好的服务。我们的宗旨是帮助人们以好的服务触达用户。

一开始我们想,如果公众号出来了会怎么样?我们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盲人按摩师。我们知道如何利用公众号让盲人按摩师的顾客找到他。所以公众号就是,一个人再小,也有自己的品牌。而且并不是以骚扰的形式来让用户关注,而是以用户认可的方式。如果不消除信息不对称,盲人按摩师的价值就无法体现。后来我们做小程序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想法。我们相信,我们正在帮助那些真正创造价值、体现他们的价值并让他们得到回报的人。

前两天看到朋友圈有人说盲人按摩师现在都用小程序了,顾客可以在小程序里订阅按摩服务。

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其实并不简单。如今,很多APP的目标已经变成了用户的停留时长。这违背了我的原则。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帮助用户体现效率,而不是让用户花时间在上面。我们必须有效地帮助用户。完成沟通任务。输入一行信息并点击发送后,您不必盯着手机。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您不必检查是否发送成功。

很多人也说,你得想办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我们就以此为目标吧。这是不可能的。

朋友圈里的朋友越来越多。微信是否鼓励大家多发朋友圈?数据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从微信统计总量来看,微信用户花在朋友圈的时间没有变化——每天半小时。我们非常惊讶。人类是非常有趣的动物。他们可以自行调整时间。他们不会因为内容太多而花费更多的时间。他们可以控制它。如果东西很难看清,他们会扫描得更快。如果他们看得不太清楚,他们就会扫描得更清楚。可以慢慢看,不过只有半个小时。

用户不会花时间关注您的内容。如果用户花了很长时间,他们就会发现你让他们的效率降低了。

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并不是让人们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吃喝玩乐和看手机上。我们之前说过一个观点——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面。这一观点至今没有改变。如果用户想找一个小程序或者浏览一个朋友圈,是不是会花更少的时间?这需要能够将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联系起来。

很多公司、大企业都在做小程序。我们并不担心这样的竞争。虽然他们的名字和代码接口和我们一样,但我并不担心他们对我们构成威胁,因为每个平台和团队都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你做这件事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用小程序来做生意,做只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的事情,我并不看好。

我们自己的驱动力完全不同。你需要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小程序,为什么需要中心化?如果我们垄断了上面的几个小程序和游戏,就没有其他开发者做小程序,我们就无法支撑自己的流量和公司内部的场景。

全球第二大游戏公司的负责人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问他会不会用这个来杀掉他们。我说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微信不会孵化公司内部的人来杀你。它不会这样做。 。我还想在这里澄清一下,人们可能会担心我们对我们投资的公司有偏见,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团队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以确保我们平等对待所有企业,包括我们所投资的企业。

我们当时所做的事情是非常非凡的。我们在酝酿、还没有弄清楚原型的时候就发布了(小程序)。这不是微信的风格。微信不会发布还没做好的东西。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给我们团队施加压力。如果我们不宣布,我们可能会撤退。我记得很清楚,我们上线小程序的时候,讨论了一个话题:小程序有哪些死法?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的未来有多么美好,而是讨论它有多么困难。我们觉得很难,但我们必须这么做。

为什么可以做到呢?很简单的一点就是APP就意味着需要下载安装,网页也是如此,只不过小程序是一个更友好的界面,就像公众号一样,体验比网页好很多页。对于小程序,我们设置了一定的布局空间供你进行操作,但你不会乱七八糟,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当然,一个平台不可能一下子就让用户非常喜欢。你必须要有耐心。我们已经走过了公众号建设的过程,不能心存侥幸。一开始,作为流量红利对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宁愿这个渠道慢慢开放,让它慢慢对它的用户和微信用户产生价值。不能说小程序非常成功,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线下,有人会用小程序当连接器来连接客户,更不用说线上了。但它还不够完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发布小程序时,线下通过扫码上线,线上通过搜索、社交上线。然而,我们在搜索方面做得还不够。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搜索直接访问小程序的页面数据。这是在线使用小程序的一种方式。我们很高兴看到团队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并取得了一些内部成果。这就是小程序和APP的区别。每个APP都是一座孤岛,无法连接,也无法访问内部数据。但在小辰谷,通过搜索,可以直接访问小程序中的文章内容。

另一个是小程序的评价体系。比如搜索当地特产,就需要有一个用户评价系统,我们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更有效的排序。

还有一点是,是否可以允许每个小程序发送通知?一切皆有可能,但有些事情你就是做不到。单独发送通知是好的,但所有小程序一起发送通知就不好,是垃圾短信。发送通知的功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我们会想一些在用户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发出通知的方式。例如,当用户需要时,我们会发送1到3条通知。我觉得这里还是有一些值得优化的地方。当然,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并不仅仅从B端去思考,因为有些用户确实忘记了,找不到自己用过的小程序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