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中介机构开始彻底摆脱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建立并壮大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最终谁会成为胜出的平台,目前还很难下定论。房地产互联网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春节过后,两起并购再次扰乱房地产行业。
58同城收购安居客从传闻到最终消息仅用了三天时间。两个业务规模相当、业务模式相似的在线房地产信息平台选择合二为一,试图成为更大的房地产信息渠道。
另一方面,链家地产几乎同时宣布收购德友地产。这家原本扎根北京市场的线下中介公司,正积极向其他地方拓展,希望借此打造其线上平台“链家网”,发挥其最大功能,成为全国性的房地产O2O平台。
中国的房地产互联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房地产市场变化带来的,也是互联网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房产信息平台模式:假房源问题仍难解决
一年前,还在积极谋求安居客赴美上市的梁卫平很难想象一年后将公司出售给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
无论是被收购的命运,还是2.67亿美元的价格,对于安居客来说都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这曾经是一个受资本和用户青睐的房地产网站。
事态逆转的导火索,是一年前安居客“肆意涨价”引发的中介抵制。随后,中介与线上渠道的战争也蔓延至搜房等其他平台。
那场中介风波不仅迫使安居客的上市计划再次被搁置,也从那时起,安居客、搜房网等信息平台赖以生存的“港口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表面上看是中介机构和网络平台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本质上是当大环境转冷、房地产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时,二手房所贡献的价值单纯转售流量的门户模式正变得越来越有限。逃避成为必然的结果。
无论是搜房网“全面向交易转型”的战略调整,还是58同城选择收购安居客,都是对房地产市场环境变化的应对。
与各家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房地产O2O平台不同,合并后的58安居客依然坚持原有的信息平台模式。
在房产信息平台时代,由于房源信息基本上只起到帮助代理商吸引客户的作用,为了增加客户数量,代理商的常见做法是不断刷新各大平台的房源甚至虚假房源,以获取更多的客户。增加曝光度。速度。随之而来的假房问题也成为该平台长期存在的问题。
即将离职创业的梁卫平在58安居客合并后的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假房源要通过平台的努力来解决,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依靠行业本身诚信水平的提升。”
作为平台,58同城此前已在天津组建了近100人的团队,通过核实信息确认个人真实房源。另一方面,58同城CEO姚劲波也表示,必须通过“与线下创业团队、线下交易机构的合作”来保证房源的真实性。
然而,新成立的58安居客集团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双方合并后的产品形态与之前没有什么不同。在原有的信息发布模式下,如何通过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来彻底解决假房源问题,真正发挥出平台的价值?
房地产电商模式:产业升级必然
梁卫平选择的第二个创业项目或多或少可以说明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他告诉腾讯科技,自己的创业方向仍然是房地产领域,是“房地产O2O项目”。 “过去信息平台做得不错,但往下看,房产中介服务、交易服务还存在很多痛点,我希望新创业就是解决这些痛点。”
近两年,房多多、吉屋、好屋中国等交易型房地产电商平台迅速爆发。前期,这类平台基本都是通过连接经纪人、代理商、开发商来打通新房交易的闭环。
面对供需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原本强调媒体属性的搜房网也开始高调转型,转向交易。
过去十五年,搜房网的业务主要依靠信息平台带来的广告价值,包括新房展示广告和二手房门户收费。在过去买家需求旺盛的市场环境下,即使是简单的广告模式也让搜房网实现了快速增长。
“过去的日子太舒服了,导致我们转型晚了。其实我们两年前就应该转型了。如果两年前就开始建设(交易平台),现在可能会淡定很多。”莫天权回顾了过去的一年。 2008年搜房网陷入困境时,人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环境恶化的速度比管理层预期的要快,这也导致搜房网的转型被推迟。
当房地产市场突然转冷时,找房问题也和安居客一样集中爆发。危机迫使搜房网做出改变。二手房挂牌业务全线降价,入股世联、和服辉煌,进入二手房交易自营业务。
新的房地产电商平台与转型中的搜房网,最终谁能统一线上线下,打通房地产交易闭环,还很难说。前者爆发迅速,但缺乏C端用户资源。后者拥有流量优势,但始终难以平衡与线下中介的关系。
从纯粹的信息到交易和服务,是房地产互联网产业升级的必然。作为新模式的代表之一,房地产电商平台吉屋联合创始人兼CEO潘国栋认为,“房地产网站的用户流量比较高,如何突破房地产网站的限制?”将网站仅作为一个广告平台,并与房地产分销模式相结合,真正服务于每个购房者,销售佣金收入越好,机会就越大。”
线下力量崛起:逆向打造房地产O2O平台
2014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息平台与线下中介的交锋,堪称房地产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此前,线上线下双方基本和睦相处,分享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此后,线下中介之间的不信任爆发。与此同时,一些规模较大的中介机构开始彻底摆脱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建立并强化自己的网络平台。
链家地产通过链家网进行的线上尝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链家的互联网转型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2009年开始筹划线上业务的链家,已完成了一系列以“实房”为核心的改革。
在宣布与搜房网等线上渠道彻底决裂后,链家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线上平台链家网。在链家看来,搜房引流效果的恶化和假房源泛滥是我们放弃这个合作多年、没有出事的平台合作伙伴的原因。
链家网在整个链家地产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重要的引流渠道,“四分之一的客户通过链家网找到经纪人”,另一方面是链家地产的服务商。在用户买房的过程中,“所有完成交易的客户中,70%以上都会使用链家网。”在彭永东看来,链家网和线下链家房产在北京市场“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中国房地产O2O的一个案例了。”
但链家地产,即链家O2O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线上线下混战中突破重围,从区域性房产中介龙头迅速拓展为全国性的房地产O2O平台。
除了刚刚宣布并购的上海第二大二手房中介德友地产外,链家与成都宜城地产也在2月份达成合并。
“平台的好处是网上很多东西都可以复用。今天上海可以这样做,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这样做。线上施工可以无缝对接、复用,线上施工也可以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再利用,需要一个一个城市的发展。”彭永东说。
可见,链家O2O选择的路径是通过线下扩张和收购,快速复用线上平台,最大化线上线下协同。在搜房、安居客等传统信息平台影响力下降、房地产电商平台竞争格局不明朗的背景下,链家正在积极拓展和加速线上线下运营。 “未来的房地产平台必须在线上和线下都强大,这样才能发展或生存,否则就很难形成规模模型和放大效应。”彭永东说。
尽管房地产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竞争对手众多,但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中国房地产互联网仍然面临着广阔的蓝海市场。
无论是优化信息流转效率、解决假房源痛点,还是打通线上线下交易实现交易闭环。无论是从线上到线下的交易,还是从线下到信息数据的反向同步,都将带来巨大的价值,前景广阔。
结论:但最终谁会是胜出的平台,目前还很难下定论。房地产互联网的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