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欠费上征信?橙分期业务引发质疑,套路贷风波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2024-11-18
来源:网络整理

如果您拖欠电话账单,您将需要提交信用报告。

据了解,橙分期主要通过直接折扣的方式吸引顾客到店购买产品,拉动店内手机、泛智能终端的销售,带动电信新品上架。

相关信息显示,橙分期目前的分期资金主要来自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招联消费金融和即时消费金融均为橙色分期业务的资金提供方。

目前,分期业务分为三个级别。套餐费用分别为129元、199元、299元。对应的终端直接降价分别为1170元、1365元、2340元。合同期限为24个月。

图片来自网络

申请橙色分期业务后,每个月都会返还相当于每月分期金额的红包。也就是说,用户需要偿还的分期费用相当于由中国电信承担。

那么,为何中国电信作为套路贷款仍被质疑?

主要原因之一是部分销售人员在向用户介绍业务时含糊其辞,使用“0元购”、“免费”、“折扣”等词语来模糊分期贷款的本质。

而这种“卖橙分期,不谈橙分期”的销售方式似乎已经成为橙分期销售业务中的“标准说辞”。

据消费者财经报观察,在一些微信公众号中,经常讨论橙色分期业务的各种销售技巧,但几乎都强调“避免提及‘橙色分期’这个词”。

图片取自微信公众号

这种做法无疑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

对于对分期贷款非常敏感和谨慎,甚至谈起网贷就变得不忠诚的用户来说,申请橙色分期贷款显然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

对于一些近期想要买房、买车的用户来说,信用报告上存在未结算的小额贷款,可能会影响其申请房贷、车贷。

更严重的是,由于不知道分期贷款的存在,部分用户未能及时还款,导致信用报告逾期,给生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由于每月红包支付可以直接用于还款,所以一般情况下,用户无需进行手动还款。这也让电信销售人员误以为自己可以轻易“隐瞒真相”。

天成金融某区域业务培训手册显示,办理分期业务时,可选择四种用户类型,分别是花呗用户、京东白条用户、信用卡用户和普通用户。

其中,前三类用户通过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办理分期业务,普通用户则办理橙色分期业务。

还款时,用户可以选择主动还款或自动扣缴两种模式。

橙分期业务每月返还的红包钱将返还至易付宝账户。系统会自动触发自动扣费。首先会扣除Yi Pay账户内的余额。当余额不足时,将从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

使用花呗分期时,橙子分期业务返还的红包将转换为还款券,可用于花呗分期还款代扣代缴。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国电信按照约定退回红包,就不会出现逾期情况。

但这种模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只要手机欠费,红包的发放就会暂停。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手机因为欠费而无法使用,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无法拨打电话、无法使用数据。

使用橙色分期后,如果您忘记支付话费,导致手机欠费,您的信用报告可能会被玷污。

消费金融协会从电信客服处确认,如果出现欠费,将会产生后果。如果长期欠费,该号码将被取消。这种情况就相当于违约了。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时可能会出现红包返还时间不一定与分期日期一致的情况。

因此,在第一期和第二期还款中,可能会出现需要客户手动还款的情况。

如果销售人员通过欺骗手段诱导用户办理业务,则大概率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造成逾期付款,影响用户的信用报告。

消费金融会在城分期某区域的业务交流QQ群中观察到,该区域一天内出现了4名逾期用户。除一名用户尚未确认逾期原因外,其余三人均因未缴费用所致。退回红包将导致逾期付款。

为什么要欺骗用户?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通过办理橙色分期业务,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佣金。

某地区橙子合约销售排行榜显示,截至6月19日,排名第一的企业已完成订单59单,返利金额1926元,平均每单返利约34.39元。

图取自某地区橙色分期业务兑换QQ群

甜橙金融重点推广橙子分期业务。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发展橙色分期业务,不仅会创建这样的区域销售排名,还会增加额外的奖励。

上述地区的激励政策显示,如果该地区在两个周末中的任意一天日完成订单量超过200单,则每笔订单将额外增加20元的销售人员奖励。

不过,中国电信内部数据显示,销售人员想要获得激励佣金,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是交易金额大于等于500元;二是没有提前结算;三是订单不退货;四是营业员账户绑定三星实名卡。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发现自己被分期贷款,一旦申请提前结算或者订单被退回,销售人员将无法获得激励。

事实上,电信公司不允许销售人员通过欺骗手段办理业务:

橙分期销售人员未按照橙分期程序和技巧履行告知义务的,一经发现,将扣除奖励或关闭账户。

电信客服告诉消费金融俱乐部,如果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了橙色分期,可以使用参与该服务的号码拨打。客服会协助反馈给后台。后台工作人员核对具体营业厅及业务受理情况后,会联系客户进行协调。

消费金融俱乐部联系了两名在微博上举报的网友,称自己在分期贷款上被骗了。他们表示,经反馈后,处理已经完成。

那么,销售人员为何要采用这种欺骗手段来拓展业务呢?

除了佣金激励之外,销售人员不惜使用欺骗手段推销橙色分期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业绩压力。

微博上有关橙分期的内容中,除了用户反映“套路贷”问题外,剩下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电信员工反映“指标”压力过大。

一名员工表示,全员营销“橙色分期业务”已成为常态。不过,据消费金融协会介绍,各地区的工作量和考核标准差异较大。

四川一位销售人员告诉消费金融报,在办理橙色分期业务方面,他所在的区域公司目前以鼓励为主,不会分配具体的目标任务。

“周边社区基本上都是现有用户,新装宽带的用户很少。”他告诉消费金融学会,“所以即使不申请橙色分期业务,公司也不会采取诸如此类的惩罚措施。”作为工资扣除。”

不过,消费金融学会了解到,山东地区对于橙色分期业务的发展将有具体的“目标量”。

山东地区橙分期日战报显示,当日各市辖区目标量从10个到260个不等,但累计开发量最大的区域仅有133个。

这些区域性指标一般都分配给具体的基层员工,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脑子里全是卡牌,橙色分期快要精神崩溃了”、“橙色分期还没突破零,脑子里全是要做什么,五点了还没睡着”凌晨一点”,这样的抱怨在微博上比比皆是。

今年2月某地区橙相活动期间,电网管理者被赋予破0、破2、破5的任务。

开发量超过0不扣罚金,开发量超过2一次性奖励300元,开发量超过500元一次性奖励5.但如果不破0,电网管理者将面临200元的罚款。

消费者金融协会查询发现,电信网格经理的薪酬主要由基本佣金、销售协助佣金和其他业务发展激励组成。据福建的一份招聘信息显示,当地电网管理人员的底薪仅为1500-2000元。

图片截自网络

200元的罚款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重了。

除了罚款之外,更让员工焦虑的是,如果未能完成目标任务,还可能面临其他形式的“惩罚”。

一名自称电信员工的电信员工愤怒地说,“老板强迫业务员办理橙色分期,办不到的就得请假加班。”

有网友调侃:一旦进入电信,就深似海,从此只是路人甲。

“我想哭,我怕截止时间过后用户来找我吵架。”一位电信销售人员焦急地说道。

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将面临扣除奖励或关闭账户的后果,以及欺骗用户的后果,但无论是业绩压力还是激励佣金的诱惑,这些销售人员仍然选择牺牲“用户的权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