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南岭镇:党建引领合作社,文旅项目成村民摇钱树

2024-11-19
来源:网络整理

深秋的福清市南岭镇风景如画:立东村“半日休闲”帐篷营地背靠青山、面朝绿水,文座村“霍比特人小镇”配备了美食“站”吃喝玩乐,吉兰村肉牛养殖蓬勃发展……南岭镇党委带头推动各村成立党支部牵头合作社,培育了一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以‘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和‘保底+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文旅项目成为了村民的‘摇钱树’。”南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全镇5个合作社全部“被有的合作社覆盖了所在村90%以上的村民。

南岭镇的发展模式是福清用党建工作撬动乡村发展“金钥匙”的一个缩影。支部主导的合作社按照“党支部领导、合作种植、老百姓分享红利、村集体增收”的模式运作。村民还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工作获得报酬,真正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赢、双增长”。

火车跑得快是因为有头带。党建领导在合作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福清积极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董事长。目前,福清市共有15个合作社,由党支部领导,村支书任主任。推动“两委”委员和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入职、交叉聘任。同时鼓励党员入股或折价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技术、地面附着物等。福清市有效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

“一个人办不了、不划算的事情,让集体来办。”福清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分社牵头的合作社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和项目开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治和组织优势,有利于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产业”+ “市场”联动等乡村振兴新模式。

福清还注重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牵头,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敦苗”成长实践团队的指导和支撑作用。制定印发《福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市质量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坚持规范建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加强引导和引导监督。 (记者 钱嘉仪荣群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