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的眼神、眨眼的眼神、搞笑的表情……当上级、主管、经理在使用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微信头像后,要求上级、主管、经理“下图整改”时,工人们难道就不服从吗?对于这个开放性的话题,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更有持温和态度的。职场资深人士提醒,微信头像虽然代表自己,但也是他人了解自己的一个窗口。建议在自我展示和企业形象、社交沟通的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
不同的观点
微信头像之争网友热议
近日,市总工会公众号“神工社”发起了“被领导批评后你会更换微信头像吗?”的微调查。近万名网友参与投票,并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
网友们有不同的选择,但主导态度是坚决的“不改派”。 33%的网友认为“通讯只是微信的用途之一,头像的自由是他们最后的固执”。有网友留言调侃道:“你要我就不改,然后告诉领导,这是情侣头像,我要是改了,会影响我们情侣关系的!” 16%的网友表示,“他们不仅不换头像,还故意用奇怪的头像来降低与领导沟通的欲望。”
与坚决不改变的人相比,还有21%的网民是“改革者”,表示愿意改变自己的头像,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没必要因此不高兴”。领导者。”网友“妈妈”在留言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被要求改变,因为领导很好,所以我就改变了。”另有10%的网友本身就非常注重微信头像的展示效果,选择头像时时刻刻保持专业、成熟,以免受到领导批评。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既然现在职场都要用微信,换个严肃一点的头像对工作会有好处。”
想要表达自己的同时也考虑到社会规则。 13%的受访者“双边”,采取“双微信策略”,在工作微信上保持专业性,在生活微信上展示个人爱好。他们认为这不会引起冲突。 。网友“”建议,“注册工作专用微信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但也能表达对你领导的尊重。”
互相理解
解决头像管理的新思路
专业人士对微信头像有最终决定权吗?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
“如果公司强迫员工更换微信头像,这显然是对他们个人权利的侵犯。”一位法律人士告诉记者,“微信头像属于员工个人账号内容,员工有自主选择和管理的权利,所以必须做出改变。”基于员工的自愿。”不过,他也表示,现实中,由于员工在管理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配合的员工肯定是少数。 “但如果公司无法解释合理理由,可能会因为员工不服从更换头像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涉嫌非法解除劳动关系。”
一家外资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李春表示,公司对员工的微信头像没有任何具体要求。 “即使是一个令我厌恶的头像,我仍然会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员工进行交流。”但从雇主的角度来看,她可以理解,根据一些公司的做法,“统一的头像风格有助于形成一致的企业文化,提升公司的专业形象,减少同事之间因风格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因此,诸如此类的行业如金融、教育、咨询等都会对微信头像提出一定的要求。”
“当然每个人的头像自由都必须得到尊重,但你也必须尊重别人解释你头像的自由。”于玲是一名心理工作者。她表示,微信头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个人的“第二”。 “露脸”对于建立第一印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心理学上有一个“简单接触效应”的原理。外界刺激的频繁出现,会增加其他个体对他的好感度。头像的选择和个人形象的塑造也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
“现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部分都是在网上,别人在你的头像面前聊天。一个像样的头像可以为你增添光彩,提高别人对你的正面评价,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为了解决头像管理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企业微信、钉钉等职场社交软件。通过注册工作号,员工无需“交出”个人微信,仍能满足大部分职场沟通需求。虽然这意味着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但这种方法无疑比强制更换头像更加人性化。李纯建议:“如果管理者仍然根据业务需要使用员工的个人微信账号,不妨大方一些,允许员工保留一定的个性化自由度,避免因为头像问题带来不必要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