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那个付钱的小男孩。我一次又一次被欺骗。我得到了兼职和红包,但这只是对我贪婪的考验。 ♫眼前的红包和兼职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都不会听~♫
——劝你不要上当受骗有多难?
流行期间
部分诈骗者针对上网课的中小学生
很多人都容易上当受骗
“淘宝刷单”、“红包返利”等诈骗
并被欺骗
(一)红包返利诈骗
案例再现
4月7日,榆林市民唐女士的孩子在使用手机时添加了一个陌生联系人。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称扫码即可获得双倍返利。孩子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扫码并登录了支付宝。登录后,对方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孩子先后3次向他转账1280元,最后对方失踪。
骗子的心理活动:“爱占小便宜,好逸恶劳,好逸恶劳是很多人的坏习惯,为什么不利用人性的弱点来骗点钱呢?哈哈哈。”
受害者感想:双倍返利,好机会,不要错过。
诈骗套路
1、犯罪分子通过QQ群、QQ空间等渠道添加受害人,然后将受害人拉入“QQ红包群”。
2、在QQ群中发布高额现金返利的虚假信息,然后以虚假的返利成功截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
3、添加受害人QQ或微信,请求转账。
4、如果受害人要求回扣,他会利用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各种借口。
5、当骗局被发现后,对方通常会被删除或屏蔽。
警方提醒
不要相信各种短视频网站上出现的“红包返利或现金返利”等信息。您一定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转账,更不要填写敏感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二)兼职诈骗案件再现
4月4日,南郊永济路一居民通过网络账单被骗9000余元。
4月5日,恒安路一居民通过网络账单诈骗被骗走6700余元。
4月6日,南门口一居民通过网络账单被骗2400元。
4月11日,一家氮肥厂的居民通过网购被骗2000元。
4月11日,新建北路一居民通过网络支付被骗10余元。
4月14日,苏庄泽一居民通过网络账单诈骗被骗3000元。
4月15日,南郊游家湾一居民通过网络账单被骗10余元。
4月15日,葡萄园一居民通过网络诈骗被骗600余元。
骗子的话:当今社会,谁没有兼职?骗钱的人真多。有我们这样好的平台,别说你不敢做,只是你想做,平台也不一定接受!如果你想尝试一下,我会先把你加到‘试单群’。您下了订单,如果您觉得合适,我会推荐您加入“刷新订单群”。 ”(看似正式,但口头上同意的人上钩,实际上是在进行心理战)
受害者感想:第一次成功让我对作弊订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开始想:每单5块钱,我一天至少可以做三十、四十个订单,如果不跑完150个元,一个月就能搞定。那就是我口袋里的四五千了——对于我这样一分钱不挣的学生来说,恐怕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兼职”了。我是不是应该继续完成剩下的订单,说不定对方会把本金和佣金一起退还呢?
诈骗套路
(薄利多销-取得信任-下大单-不退款)
1. 骗子声称使用网上银行或支付宝购买所提供链接中的商品。购买成功后,点击确认收货,5至10分钟内返还本金和至少5%的佣金。佣金将随着本金的支付而支付。随着金额的增加,甚至可以达到50%,一天就可以赚几千块钱。
2、提前询问卡内余额,精准诈骗:兼职诈骗时,客服会询问兼职者卡内或支付宝的现金流情况等,以便准确诈骗对方现金情况。 3. 要求购买虚拟物品以减少支付流程。骗子提供的链接产品基本上都是游戏点卡、充值卡等虚拟产品。这些虚拟产品在购买后会自动发货并直接付款。付款过程没有确认,钱直接存入诈骗者的账户。
4、一项诈骗任务包含多个陷阱。骗子利用所谓的发单系统,欺骗受害人上当,声称完成任务后会返还本金和佣金。然而,这项任务往往蕴含着谜团。一个任务通常包含多个订单,每个订单需要多次购买商品才能完成。受害人完成所有订单后才能退款,并且订单金额会越来越大,骗取更多钱财。
5、以卡账单为由拒绝给受害人退款。在订单支付过程中,“客服”(骗子)会以系统卡账单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偿还一定订单才能激活,继续骗取钱财。即使受害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对方也会以提现需要缴纳所谓押金等为由拒绝退款。
警方提醒
不要贪图蝇头小利。任何以假订单为名的高额回报都是骗局。
(3)游戏账号诈骗
案例再现
1、卖游戏账号能赚100块钱吗?没想到,我被骗了1400多元。
3月7日下午6点左右,一名小女孩来到海宁市公安局徐翔派出所。小女孩姓朱,今年16岁,是一名初中生。她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报案。据小朱交代:3月6日中午,他上网课休息时在家玩游戏,被陌生人加为好友。对方问她是否愿意以每个100元的价格出售游戏账号。小朱一开始不想卖,后来觉得花不了多少钱,还能赚100块钱,就同意了。随后,对方让小朱登录一个网站并在那里进行交易。小朱打开网站后,按照流程注册了账号,并根据提示出售了自己的游戏账号。卖掉后,小朱发现100元确实到了网站账户上。她想提取现金但无法提取,于是她联系了客服。
之后的套路就和其他电信诈骗几乎一样了。客服首先表示,小朱注册时并未支付1元激活费用,但现在需要支付400元激活费用。得知小朱手上只有195元,客服让她先转入指定银行账户。小朱照做了,但是钱还是提不出来,客服说还得继续转账激活。小朱一头雾水,向同学借了1000多元,并通过微信转账将1200多元转给了对方。当然,最终卖账户的钱还是提不出来,转入的1400多元也被浪费了。
2、想做代练,帮助别人打游戏,却被骗了546元。海宁市长安镇小廖,15岁,初中生。 2月7日8点左右,小廖在上网课时,看到某平台上有一个寻找游戏培训师的帖子,他有些感动。他以前听人说过,帮人练游戏可以赚钱。随后,小廖添加了一个昵称“希一”的QQ账号。 “喜一”向小廖索要游戏信息,并向小廖索要148元押金,小廖答应了,并以发红包的方式支付。随后“希翼”以小廖的账号等级太低为由,要求小廖支付50元的升级费,小廖也同意了。之后,要钱的名目有很多,有148元的“效率钱”、200元的“会员开通费”……肖廖以红包的形式给了对方。最终,“希翼”直接删除了小廖。小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当天下午就急忙前往盐仓派出所报案。
诈骗套路
1、犯罪分子通过QQ群、微信、支付宝等软件添加受害人,然后诱导受害人转账。
2、当骗局被发现后,对方通常会被删除或屏蔽。
警方提醒,近期,学生上网时间较长。建议家长和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检查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建议只保留上课所需的APP,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等软件和APP全部卸载。
2、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请勿阅读、忽略或点击来自未知来源的电话、短信或链接。不要理会在网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利,也不轻信中奖。 、赚外快等,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听取或相信任何转账或汇款的要求。
3、家长应妥善保管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上当受骗,转移大额资金。同时,您还应关注孩子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的余额。
4、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如果遇到无法辨认的事情,或者受到侵犯,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藏在心里。
防止欺诈的提示
保密个人信息并谨慎管理密码和帐户
警惕陌生电话和可疑短信
邮政包裹是禁止的,请不要惊慌。医保欠费会骗你的。
冒充检察官的来电者谨防冒牌骗子
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歹徒,立即毫不犹豫地报了警。
如果亲朋好友有急事,请先联系他们汇款。
赢了退税,给你便宜钱,就是哄你汇款的目的。
理财投资暴利多是骗局,别理会
判断刷信用卡所欠电话费的真实性
升级网银虚假信息钓鱼网站,切勿点击
不要轻易相信与金钱有关的信息
不管怎么骗人,我心里有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