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6月6日是5G发牌三周年纪念日。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5G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其大带宽、高速率、高VoNR高质量等特点早已被用户所熟知。 5G手机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带来了诸多体验升级,但有一项技术尚未落地,那就是5G双卡双通。
说到5G双卡双通,就不得不提这家公司:联发科。
早在去年底,联发科就率先在其旗舰芯片天玑9000上推出了双5G双卡双通。
双卡双待 (DSDA)
该功能的发布,标志着自2004年全球首款双卡手机诞生以来,双卡技术终于实现了最重要的技术突破,从而成功达到了双卡的“终极形态”,即:基于5G的双SIM卡(卡槽)、双待(待机)、双通信(连接)。
双卡技术的演进
作为芯片领域的老牌玩家,联发科近年来在芯片技术上发力,进步神速。他们的天籁系列SoC,从天籁1000(2019年11月发布)到顶级旗舰天籁9000(2021年12月发布),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品牌的全系列化。逆袭,加入业界顶级旗舰SoC芯片行列。
目前,包括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红米K50 Pro、vivo X80、X80 Pro天玑9000版、荣耀70 Pro+等在内的众多一线品牌旗舰机型均采用天玑9000芯片。联发科已经形成了与竞争对手势均力敌甚至反超的局面,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令整个行业刮目相看。
█ 双卡技术的演进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世界上第一款双卡手机诞生于2004年。
双卡手机之所以出现,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彼时,中国大陆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只有GSM网络,而中国联通除了GSM之外还有CDMA网络。 CDMA在通话音质、设备功耗、安全加密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深受商务人士的喜爱,而这些用户都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手机号码。由此,中国联通推动产业链发展,开发出双卡手机。
最早的双卡手机是双卡单待(一部手机插入两张卡,但只有一张卡处于待机状态)。不久之后的2005年,双卡双待手机(一部手机插两张卡,两张卡同时待机)也出现了。
进入3G时代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通信速率的下降和网络标准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用户对双卡双待的需求。
当时主流芯片厂商已将“Dual SIM Dual(DSDS)”列为标准芯片技术,并大力支持。有了芯片,手机厂商就可以更快、更轻松地开发和制造双卡双待手机。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是全球第一家推动双卡双待大规模商用的芯片厂商。联发科于2008年推出首款双卡双待单芯片。
4G时代,双卡双待手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逐渐达到80%以上(2016年)。
双卡双待技术本身也不断发展。例如,从固定主副卡槽位到“盲插(物理卡槽位不限制主副卡位置,用户通过软件设置来设置主副卡)”。再比如从GSM/CDMA双模,到多模,再到全网通。从仅支持2G的副卡,到支持3G/4G、双卡双4G的副卡。
5G时代,在4G双卡双待的基础上,很快实现了双5G双卡双待(最先推出该技术的仍然是联发科)。但双5G双卡双待双通迟迟没有实现,一直停留在双5G双卡双待单通阶段。
直到去年年底,这一纪录再次被联发科打破。天玑9000率先支持多制式双卡双通,包括双5G和4G的多种组合,最终实现双5G双卡双通。
双卡技术演进时间表 █ 双卡双待双通技术原理
双卡双待双通讯为什么这么难?我们还是要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分析。
双卡技术的核心难点在于射频系统。
手机的通信能力是由基带系统和射频系统(包括天线)共同实现的。简单理解,基带负责信号处理和处理,而射频负责信号发送和接收。 SoC芯片实现基带双卡双待双通,问题不大。但无线电频率很难。
过去,在3G/4G时代,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双通。不过,那是建立在“增加独立射频系统”的基础上的。
两个射频系统意味着体积增大、机身变厚、功耗增加、电池寿命缩短,同时还会对Wi-Fi、蓝牙等模块造成干扰。因此,这种“增加新的射频系统”的方法并未得到商业推广。
芯片厂商的解决思路只能是基于射频系统的复用。
此前的双卡双待单通模式采用的是卡1和卡2“分时”使用射频资源的方式。
双卡双待单通:待机状态
由于时间粒度很小,网络侧会认为卡1和卡2同时处于待机状态。然而,当其中一张卡进行通话时,它将完全独占所有射频资源。此时另一卡只能断开网络,无法接听来电(忙音提示用户)。
双卡双待单通:SIM 1 通话状态(SIM 2 已断开/未接)
那么,5G双卡双待双通是如何实现的呢? ——
在不增加新硬件的情况下,联发科通过软件架构改进,动态划分射频资源,模拟两个射频系统,允许卡1和卡2同时使用。
双卡双待双通
在待机状态(未通话),网络侧也判断卡1和卡2同时处于待机状态。通话过程中,一张卡(例如卡1)拨打电话,另一张卡(卡2)保持网络连接,可以拨打和接听电话。
双卡双待单通VS双卡双待双通█ 5G双卡双通,到底有多难?
毫无疑问,5G双卡双通通信的实现难度极大。
首先,5G是一种极其先进和复杂的通信技术,其通信频段组合是4G的数倍。
对于常见的频段组合,可以灵活切割射频资源,分别模拟上下行两个信道。然而,由于射频资源限制和发热,该方法无法用于一些特殊的射频组合。这时就需要采用“分时”和“同时”的整合方法,这就更加困难了。
对于特殊频段,采用上下行混合
其次,5G双卡双通还面临通信协议的挑战。
5G的通信协议比4G更复杂。软件架构模拟射频系统后,卡1和卡2的射频资源不完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否则会影响网络侧的判断。
更麻烦的是功耗调整。
双卡单通变成双通,功能增强,势必会对功耗产生影响。如果双通道通信的加入给手机带来了更大的功耗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5G具有大带宽、高速率、高VoNR高质量的特点。想要提升用户的5G双卡体验,必须在系统上做大量的优化工作。
联发科之所以敢于发布5G双卡双通功能,说明他们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
据了解,面对难度极高的5G双卡双通问题,联发科投入大量研发资源,集结全球团队,成立5G双卡双通研究工作组进行研究通过自动化测试和大数据分析进行探索和研究。反复试验。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研发和深度优化,联发科终于在天玑9000版本上支持5G双卡双通技术,意义重大。
█ 5G双卡双通的实际应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际场景来看看双卡双通能给我们日常的手机使用体验带来哪些改变。
双卡双通通信的首要场景一定是游戏。
游戏应用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尤其是在线网络游戏,需要用户保持网络持续畅通。在双卡双通之前,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玩游戏时,如果另一张卡有电话业务,数据业务就会暂停,游戏就会断开。
双SIM卡时,当SIM卡1使用数据业务进行游戏时,SIM卡2仍可以随意接听或拨打电话。你的游戏玩法不会受到影响,你再也不用担心丢分或者被队友批评。
双SIM卡:可以同时玩游戏和打电话
对于商务用户来说,双卡双通也是非常必要的功能。当卡1通话时,如果卡2有来电,不会提示忙音,而是正常振铃。此时,用户可以选择接听或挂断电话。总之,重要的电话(比如领导或者客户的电话)不会错过。
双SIM卡:避免错过重要电话
双卡双通为手机用户提供两个同时活动的通信链路,减少业务中断。在用户手机使用时间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价值意义显而易见。
█ 总结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4月,中国大陆5G手机出货量为1458.5万台,同比下降31.9%。这其中既有与-19疫情相关的因素,也有实际市场需求的因素。用户购买5G意愿下降明显。
在此背景下,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更好的创新方向,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才能刺激市场新的增长。
5G双卡双通无疑是联发科带来的又一“硬创新”。他们真正深入研究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找到了真正的痛点,并通过自身技术的长期积累和积累,解决了问题,引领了技术创新。
天玑9000支持的双卡双通功能已经成为旗舰芯片的5G技术标杆。
从集成5G基带到双5G、双VoNR、双5G SA,再到如今的5G双卡双通,联发科的技术创新实力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这些持续的创新努力正在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用户认可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联发科在成为行业领导者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