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聂映蓉实习生周思怡
孩子中考刚过不久,成绩还没有出来,市民李先生很苦恼——频频遭到招生电话的“轰炸”。有时他一天会接到10多个来自不同私立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电话。而且对方还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名字、学校、刚刚中考的状态。
学校可以这样用电话“轰炸”学生吗?招生人员从哪里获取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日前,李先生向长沙晚报新闻热线举报了相关情况,棒棒团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父母
我每天接到10多个招生电话,甚至还受到侮辱。
李先生的孩子原本就读于芙蓉区一所公立初中,不久前刚刚参加中考。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消息,中考成绩将于7月3日公布。然而,在成绩公布之前,李先生却频繁接到招生电话。
“一天我接到了十多个招生电话。”李先生说,每个打电话的人都自称是长沙市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培训机构的招生办老师,几乎每个人都直接这么说。孩子信息:“您是XXX(李先生孩子的名字)的家长吗?”
电话中,这些招生老师知道了李先生孩子初中、中考考生的身份,要求李先生添加自己的微信,邀请李先生来学校参观,希望为孩子入学在他们的学校。
当李先生询问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时,他们往往含糊其辞。随后,李先生询问了孩子同学的家长,不少家长也表示收到了大量的报名电话。李先生判断,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
6月24日,李先生接到一位自称是长沙中央铁路航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老师的电话。对方问他的孩子中考成绩如何。李先生不忍心打扰,回答道:“我的孩子参加了考试。”跟你有什么关系?”结果对方骂了一句“傻X”,然后就挂了电话。
学校行政
打电话的人并不是招生老师,而是一位亲戚。
随后,记者以父母的名义拨打了李先生提供的电话,接听者自称是长沙中央铁路航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周先生。她主动添加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连续多天都与学校招生有关。随后,她还寄来了学校的招生简章以及载有学校学生成绩和排名的“高考喜讯”。
6月26日,记者向学校招生办公室反映了相关事宜。该校招生管理负责人陈老师回应称,给家长打电话的周老师并不是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而是招生办一位近期帮忙招生的老师的亲戚。来电。
学校招生人员从哪里获取考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该负责人回应称,招生人员会在抖音、百度等平台投放广告页面。家长登录相关页面并留下联系方式后,招生人员应联系招生人员。
对此,李先生表示,他之前从未听说过这所学校的名字,也没有登录过该学校的相关页面。 “我孩子的成绩还没有公布,我更不可能在这些学校的网页上留下联系方式。”
调查
聘请“招生顾问”,每天给数百名家长打电话
长沙多位原中考考生家长透露,他们和往年一样,也受到过招生电话的轰炸。本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兼职做“电话客服”的大学生。他的兼职工作是给长沙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名。每天,学校老师都会向他发放打印的学生家庭信息表。该表格不仅包含学生的姓名、性别和班级,还包含家长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
6月25日,记者在全市分类信息网站上搜索,发现近期发布的大量“招生顾问”、“招生老师”的招聘信息。记者作为求职者多次拨打招聘电话。岳麓区一所民办高中正在招聘“招生顾问”的廖老师表示,“招生顾问”加入工作后,会将各批次初中毕业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招生顾问”。 ”。一位“招生顾问”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如果成功吸引学生,他将获得每人100元至300元不等的佣金。
廖老师表示,他无法透露这些学生和家长的信息来源。他还“指导”了打电话技巧:“如果家长质疑我们从哪里得到联系方式,就直接挂断电话,因为这类家长往往不会听我们继续介绍学校的情况。”
另一位为职业学校招聘“招生顾问”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主要对象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如果“招生顾问”通过打电话招收学生,每人可以获得数千元的佣金。 。而且,他们还会向“招生顾问”提供准确的学生家长联系信息,而这些联系信息的来源是“保密的”。
案件
从培训机构甚至印刷店非法获取信息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6年,岳麓区警方就打掉了一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该团伙非法获取常德、邵阳、长沙等地近13万初中毕业生个人信息,并利用30名接线员一一致电学生或家长,为培训学校招收学生并获取利益。该团伙成员曾向警方透露,学生的个人信息有的来自培训机构工作的网络人员,有的甚至来自暗中保存学生名册的印刷店老板。
近年来,此类案件在全国多地发生,部分学生个人信息被以每条0.1元至0.3元不等的价格买卖。部分涉案人员因非法买卖、获取学生个人信息,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连带赔偿公共利益损失。
部门回应
提醒并督促学校以适当方式招生
6月27日,记者向长沙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反映了一些民办学校频繁给家长“点对点”打电话的情况。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相关招生规定中,并没有禁止学校传递电话的详细规定。通过电话方式开展招生宣传。
“但我们会要求学校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招生宣传,而不是随意做事。”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针对这一情况,在相关工作组中对这些学校进行提醒和督导。
对于学生和家长信息可能泄露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信息来源。他们一方面会向学校相关人员询问此事,另一方面也会向局基础教育处的人员通报情况。
学生家长需要注意的是,长沙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长沙市城市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初中毕业生统一网上填写申请,普通高中录取按照申请分批进行。执行。家长和考生如果愿意选择民办学校或职业院校,可以在熟悉学校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收费标准等基础上,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同时,他们还必须填写在线申请表。志愿者。
6月17日,长沙市教育局在《致全体初中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中提醒家长警惕招生陷阱,不要轻信任何声称拥有“初中毕业生”的个人、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内部指标”或代理。招生及其他信息;不相信任何非官方网站发布的招生信息和录取分数线;不得在政策外与学校签订招生考试相关承诺书、协议等。
专家意见
相关部门应联合打出治理“组合拳”
“很多学校可以通过招生电话准确地联系到中考考生家长,并且了解很多个人信息的详细情况。这暴露了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一系列问题。”长沙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子国分析说,如今,学生和家长除了在学校登记信息外,还利用校内外的许多信息平台、APP、网站,或参加各种培训、比赛,或参与问卷调查,注册个人信息、领取小礼物等活动,可能会收集个人信息。
张子国介绍,近年来,我国围绕个人信息保护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其强度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其中,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严厉打击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出售、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应同时或单独处以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张子国建议,市民如果经常接到同样的骚扰电话,可以通过录音或录屏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明确拒绝并明确同意。如果有证据表明对方继续骚扰您的电话或短信,您可以向工信部、互联网信息化等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工信部、互联网信息化等部门投诉。向互联网不良网络和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投诉。
“近年来,虽然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执法司法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信息泄露、骚扰电话等问题依然存在广泛。”张子国认为,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联合打出治理骚扰电话的“组合拳”。例如,运营商应做好应对骚扰电话的准备。对于源头认定和溯源核实,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要加强监管;教育、卫生、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标准管理;公安等部门要加大打击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的力度。打压的力度,会让老百姓在这个信息时代过上更“清爽”的生活,拥有更“平静”的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