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豆瓣阅读榜单第 14 名,版本选择与亲子共读经验分享

2024-11-21
来源:网络整理

110.《安徒生童话》

豆瓣阅读榜第14名

(书评每周更新一篇)

安徒生童话可能是很多人童年的重要陪伴,不言而喻,它们是经典。

因此,本次书评将重点关注版本的选择、作者的风格,然后简单阅读三个故事。

版本选择:关键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由于是公版书,所以市面上有很多版本。明星推荐两个版本。

一本是《安徒生童话集,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4册,163个故事),一本是《安徒生童话集,2021年,浙江文艺出版社》(4册,166个故事)。

两个版本的翻译者都是叶君健老师。前者是星星小时候读的版本,后者是他现在和女儿一起读的版本。

童话不是儿童文学或儿童读物。童年时期的读书,其实是孩子长大后度过一生的种子。父母不应该在买完书后就扔掉。那是不负责任的。

人们常说,书香门第出自好家,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诗意、有书香呢?父母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做一些筛查。

强烈建议不要使用各种奇怪的改编和缩写。我曾经在书店对比过十多个版本,有的确实很骗人。他们把好的文学作品改写成幼儿文学,失去了童话作品中意味深长、清新的语言风格,增加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理解。 。

尽量多阅读原著。你可能会觉得原来的工作很难,所以我宁愿跳过它,也不愿写得太满。慢就是快,傻就是聪明。不要为了打卡而浪费孩子的语感。

重写版、批判版、精简版都是为了吃别人嚼过的馒头,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重写版。不排除有好的评测版本,但这个选择的难度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好的小说是最有效的语文教材,有情节、有情境、有发展、有结局,它本身引导读者读进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的叙述语言。” (齐邦元《大河》)

小时候吃过山珍海味,就不会沉迷于路边摊了。山水看多了,就不会为了一块糖而迷路了。

此外,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如果你每天督促孩子读书、回答问题,而你整天玩手机、看抖音,可能很难让孩子信服。

愿我们和孩子在各自的阅读世界里绽放光芒。

作者风格:小语种文学巨匠

丹麦语在丹麦王国及其领土、法罗群岛和格陵兰使用,在德国、挪威和瑞典部分地区也有零星使用,约有 500 万使用者。

全球约有500万人讲温州话,还有500万人讲莆田话。因此,丹麦语确实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

对于初学者来说,丹麦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易读但难发音。

大多数丹麦语词汇都是从古挪威语演变而来的。由于它与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因此两种语言中有很多相似的单词。

但丹麦语的发音较难,大量单词在形式上不符合发音规则。此外,其中一种特殊的声门塞音被一些人描述为“带着一口痰说话”。

世界上最著名的用丹麦语写作的人应该是安徒生。

从风格上来说,安徒生的童话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的那种“一生可以读两遍的童话”。

曾经,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相信充满活力、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有一次,很久以后,当我已经知道童话故事的虚构性时,却仍然选择相信童话故事。

以《美人鱼》为例。这个故事其实非常反传统,不符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经典童话公式。

小美人鱼不断地失败,比如失声、长腿,但她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刀刃上。这种痛苦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很难理解。

与此同时,王子却始终没有爱上小人鱼。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爱情故事。在这样的痛苦中,小人鱼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爱情,就像坚持着一种信仰一样。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个女孩追求爱人的过程,而是每个人成长的过程。

小美人鱼的姐妹们说,如果她们杀死了王子,她们就可以不再变成泡沫,重新变成自己。然而,小人鱼坚持自己的信仰,甘愿赴死。当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读这个故事时,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又比如,《丑小鸭》的故事其实是安徒生自己的故事。安徒生一生往返欧洲各国29次,但始终没有找到“心灵的平静”。

童话故事里,丑小鸭最终会变成天鹅,就像书里说的“只要你是鹅蛋里的,即使你出生在鸭工厂也没关系”。

孩子们可能认为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而大人可能会明白这是描述成长的痛苦。

安徒生渴望拥有家庭和爱情,但由于内心的敏感和种种原因,他屡屡受挫,终生未婚。

他觉得自己丑陋,于是他把所有的欲望和幻想倾注到笔下,将自己细腻的情感写成一个又一个梦幻而悲伤的童话。

蛤蟆爱天鹅抖音_蛤蟆爱天鹅抖音_蛤蟆爱天鹅抖音

安徒生说:“我的故事是写给大人和孩子看的,孩子只能理解童话故事的外层,只有生活经历丰富的成年人才能理解内在的意义。”

最经典的中文译本是叶君健先生直接从丹麦语翻译过来的。事实上,英文译者在翻译时做了很多删减,所以直接从丹麦语翻译过来的安徒生童话会比较纯粹。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读到故事如此细腻的情感和曲折,知道那些感人的人物和悲伤的结局。

《拇指姑娘》:写下关于爱情的一切

星星父女曾一起读过《拇指姑娘》。我女儿觉得很有趣,因为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冒险故事;星星觉得其中有一丝悲伤。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以各种“爱”的形式写成……

从前有一个女人,她想要一个孩子。她去向女巫寻求建议。女巫说这很容易,就给了她一粒麦子,并让她把它种在花盆里。当花朵盛开时,拇指姑娘出生了,她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蓝色字体为剧情)

这个女人相当于拇指姑娘的母亲。这是关于父母的爱。很多人小时候都受到父母的宠爱。然而,无忧无虑的童年终究会随着我们的长大而消失。

有一天,一只丑陋的蟾蜍把她带走了,并娶了她为妻。蟾蜍在泥里用灯芯草和黄色睡莲装饰房间,为儿子与拇指姑娘的婚礼做准备。水中的鱼儿可怜小拇指姑娘,咬断了荷叶的茎。

蟾蜍对小蟾蜍的父爱是变态的,是一种基于掠夺的罪恶情感。这就像那些村里的“买家”为了所谓的种族延续,绑架妇女儿童,破坏别人的幸福生活一样。

拇指姑娘沿着荷叶飘到了异国他乡。一只圣甲虫飞过,把拇指姑娘带到了树上。其他甲虫认为她很丑,谣言就传开了。抓住她的圣甲虫也认为她很丑,所以抛弃了拇指姑娘。

圣甲虫是一种占有欲的“爱”,而不是真正的爱。起初,圣甲虫觉得拇指姑娘很漂亮,但周围人的偏见很快就动摇了他,他转身离开了。

拇指姑娘独立谋生,以露为饮,以甘露为食,日子过得还不错。冬天来了,拇指姑娘又冷又饿。只要她答应每天打扫房间并给她讲故事,田鼠就收留了她。拇指姑娘在这里过得很开心。

在安徒生时代,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很难在经济上独立。这一段体现了作者超越时代的伟大洞察力。妇女必须自力更生,通过劳动获得自由和独立。这种爱应该是“自爱”。

田鼠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是一只大鼹鼠。他看不见,也不喜欢阳光和鲜花,但他是个有钱人。田鼠充当媒人,说如果拇指姑娘嫁给了鼹鼠,她就会过上好日子。拇指姑娘很不情愿。

痣代表了一种非常流行的“爱”形式。对此,星爷并不认同。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你的生活需要由你自己来定义,而不是由别人来定义。另外,我们不应该陷入道德绑架,不应该被“为你好”、“爱你”、“善良”所束缚。

隧道里,有一只燕子的尸体。拇指姑娘为燕子感到难过,因为夏天一直都是鸟儿在给她唱歌。突然,她发现燕子并没有死,而是被冻住了。整个冬天,拇指姑娘都细心、温柔地照顾着燕子,并在花瓣里装满水供他喝。

这段话是关于对他人的同情和仁慈,以及珍贵的友谊。事实上,真正的友谊是非常难得的,需要很多的宽容和智慧。

春天来了,燕子准备南下寻找伴侣,并邀请拇指姑娘离开。拇指姑娘拒绝了,因为她担心田鼠不高兴。燕子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最难得的友谊是纯粹的理解、耐心的倾听和真诚的尊重。当然,如果遇不到这样的朋友,也不必沮丧。学会与自己相处,善待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拇指姑娘不高兴,她不喜欢死板的鼹鼠。她即将成为鼹鼠夫人。她再也见不到太阳了,只能和鼹鼠一起生活在黑暗的地下。她感到非常难过。她最后一次站在麦田里,向天空告别。这时,她有幸再次见到了燕子。他们一起飞走了。

这篇原文特别棒。灰暗的文字中突然出现了光明,在一切绝望的时候有了摆脱厄运的机会。这就是勇敢的拇指姑娘的幸运。

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来飞去,把拇指姑娘放在最美丽的花上。上面坐着一个和自己一样高大的英俊男子。他是百花中的王子。他们结婚后,拇指姑娘成为了这里的花皇后。

故事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没有长久的意义了。最后,深爱着拇指姑娘的燕子悄无声息地飞走了。

当燕子看到拇指姑娘找到了好归宿时,深深地为她高兴,但同时也有些难过。他多么希望自己能一直陪在拇指姑娘身边啊。然而他还是飞离了这个温暖的国度,飞到了遥远的丹麦,那里有一个会写童话的人。燕子在他的窗前筑巢,告诉他这个故事,于是天下人都听到了这个故事。

这种“爱却得不到”、“祝她更好”的爱,恰恰是人生中最常见、最难得的爱。

《拇指姑娘》里,能写童话的人应该是安徒生本人。

有人说,写童话的安徒生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爱情经历,一生从未谈过恋爱。

《柳树下梦》:失去的爱情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情绪,在另一篇童话《柳树下梦》中也有表现。

在一座大柳树下的小镇里,青梅竹马的少男少女虽然贫穷,但也很幸福。

后来,这个怀揣歌唱梦想和才华的女孩去了大城市,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歌手。

男孩一直梦想着能再见到女孩,努力学习手艺,成为一名优秀的鞋匠,来到大城市。他鼓起勇气表白,女孩却说她只能是他最亲密的妹妹。 (有人对安徒生说过这句话,见下文)

男孩悲伤地四处游荡,避开有柳树的地方。无意中,他闲逛到了法国,发现剧院门口围着一大群人围着一位艺术家。

这是男孩梦寐以求的女孩,手臂上却挽着一位装饰绅士,人们都说他们订婚了……

男孩决心回到有大柳树的家乡。路上的一个冬夜,他蜷缩在异乡的柳树下,感觉很像儿时的那棵柳树。

蛤蟆爱天鹅抖音_蛤蟆爱天鹅抖音_蛤蟆爱天鹅抖音

他在树下做了一个甜蜜的梦,梦中他和女孩一起走向了教堂。第二天,他被发现冻死在树下。

这是一个悲伤的童话,却有一个甜蜜的结局。在梦中的教堂里,男孩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祝福。

世界上有太多的痛苦和缺憾,但在梦里一切都是完美的,充满了令人泪流满面的甜蜜和幸福。

男孩渴望拥抱却又深深回避的那棵柳树,似乎象征着我们成年后所遭遇的各种追求和失落。

这里提到的女歌手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安徒生童话》中。

《夜莺》:希望人们学会爱

1997年的《安徒生童话》中,最后一个故事是《夜莺》。小时候,星星读到这句话很高兴。意思是读完整本书后,我可以再读一遍。

《夜莺》是丹麦作家唯一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故事。

宫殿里住着一只夜莺,它的歌声非常动听,给忙碌的渔民和贫穷的女孩带来快乐和安慰。皇帝和大臣们都不知道有这种鸟的存在。直到外国人在书上提到,才终于找到了。

夜莺是一只普通的灰色小鸟,并不美丽,但它的歌声却触动了皇帝的心,让他流下了眼泪。

不久,日本天皇送来了一只人造夜莺。它镶嵌着钻石、红宝石和碧玉。只要上紧发条,它就会唱出真正的夜莺的歌声。宫殿里的人们孜孜不倦地聆听着它的歌声,真正的夜莺静静地飞回了树林。

一年后,人造夜莺所唱的曲子甚至会被听者记住。它体内的主发条也坏了,即使修好了,一年也只能鸣叫一次。后来,皇帝也病倒了。当他临终时,他叫来人造夜莺为他唱歌,但这只鸟因为没有上发条而无法动弹。

这时,窗外传来小夜莺的歌声。此刻,它是特地来给皇帝唱一首安慰和希望的歌的。随着歌声的响起,“皇帝虚弱的四肢里的血液开始急速流动”。他恢复了体力,也恢复了意识。身旁的死神化作一团冰冷的白雾,消失在窗外。

这是一个有些悲伤的故事。

孤独的自由与虚假的占有,漆黑的夜晚与优美的歌声,拙劣的模仿与先天的技巧,不可避免的衰老与永恒的希望,这些元素在安徒生的笔下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小时候读起来会很有趣,成年人读起来会很沉思。

这个精彩的故事不仅仅是安徒生想象出来的。和他的许多童话故事一样,《夜莺》也是安徒生根据现实生活创作的。它比其他童话故事更加真实,并且包含着他自己的个人感情。

故事中的夜莺原型是作家一生挚爱的歌手、被誉为“瑞典夜莺”的女高音珍妮·林德。

安徒生一生从未得到过珍妮的爱。两人分别时,珍妮含蓄地说:“我希望在哥本哈根有一个兄弟,你愿意做我的兄弟吗?”

分居后,安徒生决心用最美的词语来形容珍妮的歌声,很快就写出了这个独特的童话。可以说,《夜莺》是作家痛苦爱情的升华。

重读童话:学会爱,学会爱

回顾这三个故事,我并不是想告诉你人生充满痛苦和遗憾,而是想与你分享成年后的感悟:

——爱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认识并成为真正的自己。

《拇指姑娘》中的燕子看到女孩找到了王子,它默默地飞向了广阔的天空。

“夜莺”并没有因为国王的疏忽而感到怨恨。它依然用歌声偿还着最初的泪水。

男孩也没有因为得不到女孩而停止爱,依然有那首《柳树下梦》。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生活在尴尬之中,能够真正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少之又少。

庆幸的是,我们总能遇到觉得人生值得的恋人。当然,用任何美丽的人或事物取代你的爱人也是如此。

天地之间,我们都是孩子。重读童话,可以让心中保留一点点的干净、柔软和真实,珍惜爱情的魔力。

童话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人们学会爱。故事里,爱可以拯救一切。这有点夸张,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爱并不能拯救一切。

然而,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说法,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爱可以防止世界变得更糟,甚至可能让它变得更好。

每个人都走自己的路。他们可以用全部的热情飞向蓝天,他们可以用全部的热情唱出优美的歌,他们可以用全部的热情拥抱美丽的梦想。

飞向燕子的天空;

去听夜莺的歌声;

做吧,柳梦。

分享